解局 | 拜登對決特朗普進入新階段 這場大選或「最分裂」

2024年03月12日02:25:04 國際 1492
解局 | 拜登對決特朗普進入新階段 這場大選或「最分裂」 - 天天要聞

2020年2月3日,在美國華盛頓,正在審理美國總統特朗普彈劾案的美國國會參議院聽取控辯雙方總結陳述時,一名抗議者在國會大廈前展示標語。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新華社華盛頓3月11日電 隨著在總統選舉黨內初選中取得多州勝利,美國總統拜登和前總統特朗普已分別在民主黨共和黨內基本鎖定總統候選人提名。兩名老對手9日現身「搖擺州喬治亞,開始相互點名攻擊。美國媒體評價,兩人「對決式」訪問喬治亞開啟「戰鬥」模式,選戰自此進入新階段。

拜登與特朗普政策主張差異明顯,這場選戰勢必再度加劇美國黨爭和輿論撕裂,催生更多亂象和風險也在所難免。新華社記者為您解局——

開啟「對決」 點名「互撕」

拜登和特朗普造訪喬治亞前,美國大選進程迎來兩個重要節點:一是5日的「超級星期二」,有十幾個州和美國領地的選民當天為競選人投票,兩人各自在黨內取得大勝,基本鎖定黨派總統候選人提名;二是拜登發表國情咨文,「不點名」批評特朗普破壞美國民主。特朗普則反唇相譏稱拜登是美國民主的威脅。隨後,兩人迅速調整調門,為終極對決的選舉新階段拉開序幕。

解局 | 拜登對決特朗普進入新階段 這場大選或「最分裂」 - 天天要聞

3月5日,選民在美國弗吉尼亞彼得斯堡的投票點參與投票。新華社發(溫斯特德·巴恩斯攝)

兩人9日現身喬治亞。美國《國會山報》文章寫道,拜登和特朗普「對決式」訪問喬治亞,開啟二人「大選戰鬥」。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說,兩人在喬治亞集會的地點相距不過100公里,但在立場上,兩人相距「一個政治宇宙」。

拜登在亞特蘭大市對支持者說,他與特朗普「價值觀截然不同」,並抨擊特朗普在墮胎、稅收、移民等問題上的立場。他說,如果特朗普重返白宮,美國將充滿「怨恨、復仇和報復」。

當天,特朗普在大約100公里外的羅馬市舉行集會,圍繞移民和邊境安全問題炮轟拜登,指責他放任移民從美國南部邊境非法湧入,稱拜登的「罪行」永遠不會被原諒。

喬治亞州在2016年總統選舉中被特朗普拿下。4年後,拜登以微弱優勢贏得該州。美國選舉信息網站「真正透明政治」認為,喬治亞今年仍是「搖擺州」之一,而「搖擺州」通常對美國總統選舉結果有著關鍵影響。《國會山報》預計,今年在喬治亞的爭奪戰將異常激烈。

「最具分裂性」的總統競選

定於11月5日投票的美國總統選舉分為兩個階段,初選是第一階段,民主、共和兩黨競選人在此期間爭奪各自黨派總統候選人提名。初選結束後,兩黨將在夏天各自舉行全國代表大會正式提名總統和副總統候選人,之後進入兩黨對決。由於拜登和特朗普提早鎖定提名,兩黨對決提前。

由於兩黨政策主張迥異,各自支持者所期望的國家發展方向截然不同,《華盛頓郵報》指出,2024年選戰將是近年來時間最長、最昂貴、或許也是「最具分裂性」的總統競選。

民意調查機構蓋洛普公司去年8月發布的一份問卷顯示,過去二十年來,共和黨和民主黨在聯邦政府權力、全球變暖和環境、教育、墮胎、外貿、移民、槍支法律、政府在提供醫療保健方面的作用以及所得稅公平等重要問題上「高度極化」。

解局 | 拜登對決特朗普進入新階段 這場大選或「最分裂」 - 天天要聞

2022年7月9日,墮胎權支持者在美國首都華盛頓舉行示威遊行。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這一問卷結果不斷為現實所驗證。美國媒體指出,拜登7日晚借國情咨文演講宣傳自己、打擊特朗普。拜登說,他將努力推動恢復美國憲法對墮胎權的保護,而特朗普一旦上台必將推動實施全國性墮胎禁令。談到槍支暴力問題時,拜登再次呼籲禁止銷售攻擊性武器和高容量彈匣、加強購槍者背景調查,並指責特朗普執政期間不作為。

特朗普在社交媒體上迅速回應,稱拜登將政府「武器化」,以打擊政治對手,其國情咨文「憤怒、極化且充滿仇恨」。

國會兩黨人士對拜登演講的反應形成鮮明對比。民主黨人認為拜登向美國民眾傳遞了重要信息;眾議院議長、共和黨人邁克·約翰遜則批評拜登的演講黨派色彩過於強烈。美國《政治報》文章說,拜登此份國情咨文高度政治化,人們更可能記住其基調而不是內容。

誰能「變革」 民眾對兩人都不滿

目睹拜登和特朗普隔空「開撕」,很多民眾認為,兩位參選人並不能帶來「變革」,只能激化黨爭、撕裂輿論,引發不滿。

紐約時報》一篇文章寫道,美國渴望「變革」,美國人喜歡一個承諾新事物的候選人。而拜登和特朗普,一個現任總統和一個前任總統誰有能力「變革」?

解局 | 拜登對決特朗普進入新階段 這場大選或「最分裂」 - 天天要聞

這是2023年1月20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拍攝的白宮。新華社記者劉傑攝

一位不願透露姓名的獨立選民告訴新華社記者:「無論是現任總統還是前任總統都沒能提供承擔這份職責應有的東西。他們已經失去了對現狀的理解能力。」

密蘇里州共和黨選民湯姆·沃特斯認為,現有選項都很糟糕。他說:「令人遺憾的是,兩黨都找不到合適的總統人選。」

美國馬里蘭大學國際和安全研究中心研究員克萊·拉姆齊說,拜登和特朗普再次對決將加劇人們對美國政治體制不為普通民眾服務的感受。

此外,兩人本身存在爭議。特朗普身陷4起刑事案件、共計受到91項重罪指控,還在2起民事案件中合計被罰款數億美元。他否認全部指控,並指責拜登以及民主黨持續針對他進行「政治獵巫」。

拜登面臨支持率低等挑戰,多數美國人不認可他治理經濟、處理移民和邊境安全等方面的表現。拜登在移民問題上的表態以及對巴以衝突的應對也引發黨內不滿。(記者:孫丁、熊茂伶、許緣、鄧仙來;編輯:陳丹、王豐豐、刁澤、徐力宇)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被前男友威脅,多次報警遭漠視,日本女孩失蹤4個月成白骨 - 天天要聞

被前男友威脅,多次報警遭漠視,日本女孩失蹤4個月成白骨

日本警方在神奈川縣一處住宅發現一具部分白骨化的遺體,疑為男戶主曾經追求的一名20歲女孩。這名女孩曾經和該男子交往,分手後一直遭到他的跟蹤騷擾,多次報過警,然而警方行動消極,去年12月該女孩失蹤,警方近日搜查嫌疑人住宅時,意外發現這具遺體。岡崎彩咲陽4月30日晚,神奈川縣警方對川崎市一處民宅進行搜查,在地板...
普京:一直在考慮繼任者問題,但最終選擇由人民決定 - 天天要聞

普京:一直在考慮繼任者問題,但最終選擇由人民決定

據參考消息報道,當地時間5月4日,在俄羅斯總統普京上任25周年之際,俄羅斯電視台播出了一部關於普京的新紀錄片。在這部由賽伊達·梅德韋傑娃和帕維爾·扎魯賓製作的紀錄片《俄羅斯·克里姆林宮·普京·25年》中,普京回答了一系列問題。對於俄烏衝突的核升級風險,普京表示,俄羅斯擁有足夠的力量和資源來結束俄烏衝突,並...
日本女孩失蹤4個月成白骨,警察多次漠視求救引眾怒 - 天天要聞

日本女孩失蹤4個月成白骨,警察多次漠視求救引眾怒

日本川崎市20歲女孩岡崎彩咲陽失蹤4個月後,警方5月3日確認在一個民宅中發現她的已經部分白骨化的遺體,此前一直跟蹤騷擾她的27歲無業男子白井秀行因涉嫌棄屍被捕。岡崎彩咲陽生前曾經多次報警,但受到警方的漠視。
美國民眾會支持干預他國選舉嗎? | 國政學人 - 天天要聞

美國民眾會支持干預他國選舉嗎? | 國政學人

政策目標如何影響美國民眾對選舉干預的態度作者:Dov H. Levin,香港大學政治與公共行政學系國際關係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黨派選舉干預、外國選舉干預、美國外交政策和戰略公共外交;Paul Musgrave,喬治城大學卡達分校行政學副教授。研究領域包括美國外交政策和國際關係理論。來源:Dov H. Levin and Paul Musgrave. 「..
深觀察丨「新關稅政策帶來的痛苦會是上一次的50倍」 - 天天要聞

深觀察丨「新關稅政策帶來的痛苦會是上一次的50倍」

來源:總台環球資訊廣播 連日來,美國首都華盛頓特區、洛杉磯、紐約、丹佛、芝加哥和費城等多地民眾舉行大規模抗議活動,反對美國政府的多項政策。抗議民眾表示,美國政府推出的所謂「對等關稅」政策實施僅一個月,便給美國社會帶來巨大衝擊。
吉林一女官員被查!當過掃黑辦主任,她曾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 天天要聞

吉林一女官員被查!當過掃黑辦主任,她曾說「吃人家的嘴短,拿人家的手短」

吉林省長春市紀委監委近日通報,長春市雙陽區委政法委原常務副書記王芙薌涉嫌嚴重違紀違法,目前正接受長春市雙陽區紀委監委紀律審查和監察調查。公開信息顯示,王芙薌,女,漢族,中共黨員,1965年12月出生,1987年7月參加工作。1996年,王芙薌到雙陽區委政法委工作,曾任雙陽區委政法委副書記、綜治辦主任、掃黑辦主任等...
背後博弈揭秘! - 天天要聞

背後博弈揭秘!

運20背後博弈已經展開。運20去了貝魯特,緊接著川普就像埃及施壓,中美之間的博弈從幕後慢慢的走到了台前。運20此次行動的背後可以說是中東地緣博弈的開始。別看黎巴嫩雖小,卻是連接敘利亞、地中海與伊朗的樞紐,毫不誇張的說其戰略價值一點不亞於敘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