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門漁船撞擊後的善後工作,大陸和海巡署已經進行了15輪的閉門會議商討,然而並沒有什麼有效的結果,本月3日在即將進行的第十六次會議到來之前,台灣海巡署的官員卻突然撤離現場,導致這一次的會談不了了之。
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金門漁船撞擊事件已經很難在短期內解決了,大陸和台灣之間在這個問題上是存在不小的差異的,否則這種閉門會議也無法進行十五輪,不過從目前透露的消息來看,雙方的差異依然在於對本次漁船撞擊事件的定義。
據國民黨金門縣立委陳玉珍的消息,大陸和海巡署對遇難人員的賠償金這部分內容雙方存在的差異並不大,目前的主要分歧還在於對此次漁船撞擊的定性問題。
大陸方面認為此次事件的主要因素是因為台灣「海巡署」艦艇的惡意撞擊導致,而台灣方面則認為,海巡署艦艇在這一過程中並無錯誤,對於大陸的「三無漁船」,在越界警告無果後正常執法過程中引起的碰撞事件。
在這裡大陸遇難家屬需要的是一個遲到的道歉,但是對於道歉部分,雙方糾結的不是這個形式問題,而是道歉的內容本身,就目前來看,台灣不願意承認自己惡意撞擊導致的事故,而是正常工作流程出現的意外問題。
海巡署堅定這個認知,其實背後也是台灣當局的態度,目前蔡英文和賴清德雖然沒有明確表達過態度,但是對於台灣海巡部門在金門水域所謂的「合法」權力看似是要堅持到底的。
民進黨當局這種態度已經是一種玩火行為,他們一方面想要緩和大陸的關係,避免台海問題劇烈衝突,另一方面又想迎合綠營,害怕失去自己的基本盤,因此在這個道歉的環節中一直停滯不前。
對於民進黨目前所展現出來的態度,台灣內部已經矛盾重重,畢竟蔡英文目前的舉動無疑是將台灣推向危險的邊緣,而且民進黨為了進一步迎合綠營,海巡署的報告中對於「碰撞」二字避而不談。
另一方面所謂的「海委會」主管管碧玲把立法機構的專題文章標題擅自改成了「取締事故」,再次規避撞船問題,而管碧玲則稱這樣的行為是有先例的。
對於台當局目前的所作所為,藍白二營都表示了自己不滿的態度,在漁船撞擊之後,雙方的談判一直無法走在積極的道路之上,藍白二營為了避免台海關係走向失控的邊緣,已經開始行動。
在閉門會議一度陷入僵局之後,陳玉珍在公開場合呼籲台灣當局授權金門地方機構可以與大陸地方直接溝通的權力,以地方對地方的形式來解決問題,不過她的這一提議被大陸方面拒絕,對此陳玉珍為了解決問題,已經以個人的名義前往了廈門。
此次金門漁船撞擊事件其實很明了了,過去大陸一直寄希望於和平的方式解決台海問題,因此對台灣的種種行動一直在步步退讓,只要他們不越過紅線,那麼一切都可以坐下來談。
但是隨著時間的推移,部分「台獨」分子利用對話的幌子來篡取自己的政治利益,甚至是在一個中國原則上指手畫腳,因此大陸此時表現的態度已經釋放出一個清晰的信號。
過去所謂的分界線是不存在的,台灣方面也沒有所謂的金門附近水域的執法權,不管是金門還是台灣都屬於中國的一部分,在這個區域的任何問題,擁有執法權力的只有中國海警。
此時台灣所謂「海巡部門」非法進行針對大陸漁船的行為已經是越界行為,這一點是不容質疑的,過去大陸為了台灣的和平解放,對他們的小動作睜一眼閉一隻眼的時代已經一去不復返了。
如果台灣當局依然想要以過去的方案在這個問題上和稀泥,大陸方面是堅決不允許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