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中國新聞網
中新社香港7月1日電 題:在「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聆聽「尖叫30秒」
中新社記者 戴夢嵐
驟雨初歇,薄霧瀰漫,香港賽馬會(簡稱「馬會」)沙田馬場跑道草皮更顯青翠。7月1日是香港回歸祖國28周年紀念日,「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在此上演,10場賽事吸引約2.45萬名觀眾入場,中國內地遊客同比增長近三成。

7月1日,「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在香港賽馬會沙田馬場舉行,吸引眾多民眾到場觀賞賽馬。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備受矚目的賽事是18時舉行的「香港回歸杯」。發令鈴聲一響,賽駒在騎師策騎下衝出閘門,四蹄奔騰、奮力奔跑。當馬群由遠及近,越過賽道拐彎處,看台氣氛瞬時沸騰起來。約30秒的直道衝刺時間,幾乎所有觀眾都在歡呼尖叫,有馬迷振臂吶喊賽駒名字,為其加油打氣。
「馬照跑,舞照跳,股照炒」,是香港回歸祖國後保持生活方式不變的通俗表達。28年來,賽馬已不僅是體育運動或博彩產業,更成為香港的文化名片。
今年77歲的市民王永堅接受記者採訪時說,他看賽馬幾十年,一周兩場賽事,只要在港,總會親臨。「在沙田馬場或者跑馬地,和朋友邊喝啤酒,邊看賽馬和表演,聊聊天、放鬆下,我覺得比在酒吧有意思。」
「在現場看馬匹衝線,比電視畫面更有衝擊感!」第一次看賽馬的廣東遊客李女士說,沙田馬場的看台視野開闊大氣,令人震撼。賽馬是香港區別於內地的特色旅遊資源,她會建議周圍的親友都來體驗。
來自斯洛維尼亞的遊客夫婦帕特里克和埃拉托告訴記者,本地朋友熱情推薦他們來看賽馬,馬匹追逐讓人興奮,每位觀眾都享受節日。

7月1日,「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在香港沙田馬場舉行,吸引眾多民眾到場。當日焦點賽事之一「香港回歸杯」中,賽駒「光年魅力」勝出。圖為賽駒「光年魅力」的兩位馬主(前排左五和前排中)、騎師潘頓(前排右一)等合照。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賽馬還代表著香港獨特的慈善運作模式。作為非營利機構,馬會結合賽馬、會員會所、有節制體育博彩、慈善及社區貢獻的綜合營運模式,盈餘都以納稅和慈善捐贈的形式回饋社會。馬會當晚公布,全天10場賽事共錄得投注額近15.5億元。
近年來,賽馬更成為香港和內地加強合作的獨特橋樑。馬會當日宣布,將全力支持第十五屆全國運動會(簡稱「十五運會」)以及全國第十二屆殘疾人運動會暨第九屆特殊奧林匹克運動會(「殘特奧會」)廣東賽區賽事,並為馬術比賽提供高水平技術支持。
馬會行政總裁應家柏表示,作為愛國愛港的世界級馬匹運動和慈善組織,馬會長期支持國家舉辦大型綜合運動會。期待通過支持十五運會及殘特奧會,進一步發展粵港澳大灣區以至全中國的馬術運動,再次向世界展示中國在體育領域的卓越標準和良好聲譽。

7月1日,「香港共慶回歸賽馬日」在香港沙田馬場舉行,吸引眾多民眾到場觀賽。中新社記者 陳永諾 攝
「馬兒往前跑,香港向前進。」香港賽馬會前主席陳南祿曾如此形容賽馬之於香港的意義。28年過去,噠噠的馬蹄聲與看台的尖叫聲依然交織,攪動香港這座城市的激情。對資深馬迷王永堅來說,這28年的感受樸素卻真實——「回歸後,內地和海外遊客都來香港看賽馬,香港更熱鬧了。跑馬就是這樣,越熱鬧越好看。」(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