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國務卿布林肯在參加慕安會期間,發表了一番令全球震驚的言論。
他表示,在國際體系中,如果不在餐桌上,就會在菜單上。
也就是說,你要麼是點菜的人,要麼淪為一盤菜。
這就是典型的叢林法則,弱肉強食,強者點菜,弱者變成菜。
這也是西方價值觀的核心,所謂的「美國夢」的內核。
「美國夢」的解釋是,只要你努力,你就能成功,無論你來自哪裡,什麼膚色,什麼層次。
經過包裝的「美國夢」看起來人畜無害、積極向上,但其內核就是叢林法則,告訴每一個進入美國的人什麼是競爭。
不過就像美國,尤其是民主黨人最愛宣傳的「美國夢」一樣,在涉及叢林規則方面的解讀,美方都會美化一下,讓它看起來更光鮮,更漂亮,更容易迷惑人,顯得不那麼赤裸裸。
現在布林肯直接說了出來,撕掉了光鮮的外衣,讓人們直觀地看到美國醜陋的精神內核以及畸形的價值觀。
(美國國務卿布林肯)
朝中社批美
據俄羅斯衛星通訊社報道,朝中社發表評論文章,批評布林肯的「菜單」言論。
文章指出,所謂「大國」的外交政策總管,在討論世界安全的國際會議上肆無忌憚地說出低劣庸俗的妄言,令人瞠目結舌。
美國再次讓世界認識到,其談論的「基於規則的國際秩序」就是弱肉強食的叢林法則。
「正如內外所公認,無論從國家的起源來看,還是從發展到現在的過程來看,不吃弱者就不能生存的國家就是美國。」
(美國轟炸他國)
美國一直在吞食弱者
朝中社的文章指出,美國建立在滅殺印第安人的血泊上,在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前,美國發動了上百場侵略戰爭,將領土擴張到原來的十倍以上。
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美國通過在半島、越南、伊拉克、阿富汗、敘利亞等世界各地進行戰爭和軍事干預養肥了自己,進而得以一直維持其霸權地位。
美國的霸權就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之後形成的,在蘇聯解體時達到了霸權的頂峰。
在美國登上霸權高峰的道路上,不只是一些小國慘遭入侵,連盟友也沒什麼好果子吃。
但凡美國認為一個國家對其地位構成威脅,就會想辦法將其吃掉。
歐洲盟友以及日本,都是美國登頂之路的受害者,充分說明,在美國眼中,叢林法則適用於任何場景,並不會因為你和美國是盟友就能逃過被美國吞食的命運。
(以色列空襲加沙地帶)
以色列給美國露了一手
朝中社指出,進入21世紀後,多極化新秩序逐漸形成,美國依然沉迷於對實力的自信,頑固追求霸權性的生存方式,不斷破壞全球穩定和安全。
比如說現在的俄烏衝突,美國在過去的兩年中,就一直在歐洲大吃特吃。
朝中社提到了當前中東出現的混亂,之前,美國《紐約時報》把中東比作「動物王國」,而美國在這個王國中是獅子。
朝媒還用布林肯的言論解讀了巴以衝突,稱巴勒斯坦和中東一些國家民族成了菜單上的食物,以色列作為「大廚」,給美國露了一手。
這些都證明了美國就是一個習慣吞食弱者,且依賴吞食弱者的國家,這是美國建立的基礎,也是美國實現霸權的基礎,現在美國已經形成了路徑依賴,但未來的世界不會再是美國飽食作樂的時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