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2024年03月02日10:55:05 國際 1193

引言

提到美國歷史上最反華的總統,人們首先想到的,可能會是朝鮮戰爭時期,揚言要對華使用核武器杜魯門,以及現如今挑起晶元貿易戰的特朗普拜登

然而,上面這些人最多只能算「無腦反華」。因為他們均選擇了在最不該出手的時候「硬碰硬」,最終輸得一塌糊塗。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相比之下,反華意圖隱藏最深、反華手段最險惡的柯林頓,才是真正的「世外高人」。

柯林頓總是一副溫文爾雅,人畜無害的樣子。他不僅在北京大學開過講座,還曾於戴維營前見證巴以和談

然而,在不為人知的暗處,他精心設計了一套以美國為核心的全球貿易剝削體系,試圖將美國的潛在競爭對手套牢在金字塔的最底端。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柯林頓

這套體系的受害者不僅有中俄,還有第三世界的廣大發展中國家

時至今日,美國依舊能夠通過這套體系攫取全球產業鏈最上游的豐厚利潤。

那麼,柯林頓的那套體系是如何布局的?有何特殊之處?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一、柯林頓歐洲霸權戰略——北約東擴,單一化俄羅斯產業

1994年,柯林頓在初步解決國內經濟頹勢的問題之後,正式提出了他的霸權戰略——「參與和拓展」。

所謂「參與」就是干預,而「拓展」就是擴張。

柯林頓認為,美國應該憑藉自身在軍事和經濟領域的壓倒性優勢,一舉成為國際秩序的主宰。

與前兩屆總統相比,柯林頓的目標更明確,定位也更精準。他把霸權爭奪的舞台放在歐亞大陸上,試圖通過掌控歐亞大陸來主導整個世界。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那麼,柯林頓的「參與和拓展」,具體到歐亞大陸上的各個地區,又是怎樣實現的呢?

這裡先來說說歐洲。

對於柯林頓而言,歐洲最大的問題,就是俄羅斯

彼時的蘇聯雖然已經不存在了,但新生的俄羅斯,經濟體量太過龐大,軍事實力也不容小覷。因此,美國始終沒有放下對他們的戒備之心。

哪怕是在構想中的俄羅斯,也被美國放在了產業鏈下游的位置。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按照柯林頓的構想,俄羅斯將被打造成產業低端且結構單一的能源輸出國以及商品輸入地,而那些附加值相對較高的產業,則交給美國最信得過的歐盟國家去做就行。

至於美國自己,只需要控有一些重要企業的股份,並掌握相關領域的核心技術,就能坐享其成。

為實現這一構想,美國一方面扶持歐盟,一方面忽悠俄羅斯。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眾所周知,葉利欽時代的俄羅斯,普遍對西方抱有幻想,希望能夠藉助美國的外力實現國家轉型,最好是直接融入到國際體系當中。

於是,葉利欽前期直接將西方專家的建議奉為圭臬,以至於開國前期就吃了像「休克療法」這樣的大虧,導致大量資本外流。

但這對柯林頓來說,還遠遠不夠。因為俄羅斯即便轉型成民主國家,也依舊是一個不受控的俄羅斯,不符合美國的利益。

畢竟,俄羅斯的前身是強大的蘇聯,其又繼承了前蘇聯絕大多數軍事力量。該國的大殺器時時刻刻對準著美國。因此,美國決定趁他病、要他命。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葉利欽與柯林頓

作為戰略的一部分,柯林頓通過外交手段忽悠俄羅斯放下戒備。

1993年,美俄首腦會晤在溫哥華舉行,柯林頓發表《溫哥華宣言》,向葉利欽宣布,俄羅斯正式成為美國的戰略合作夥伴。

1994年1月,柯林頓訪俄,又發表了《莫斯科宣言》,承諾兩國的核武器將不再瞄準對方,白令海峽兩岸近一個世紀的對峙從此宣告終結。

但實際上,柯林頓的這一系列舉動,只是為了麻痹俄羅斯,誘導俄羅斯盲目追求西方,進而忽略對東歐及高加索周邊地區的施加影響。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另一方面,美國趁機啟動北約東擴進程,並於90年代後期從俄羅斯周邊國家當中擴招新成員國。

甚至公然宣布:「歐洲任何一個國家,都不應該被排除在北約之外」。直至今日,北約已擴招到俄羅斯家門口。

為進一步孤立俄羅斯,美國中情局又在烏克蘭喬治亞吉爾吉斯等前蘇聯加盟國策划了一系列「顏色革命」。此舉極大削弱了俄羅斯對裏海的控制權以及與中東能源國的聯繫。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北約東擴

直到這時,俄羅斯才意識到自己上當受騙了,趕忙採取措施想要恢復大國地位。

但為時已晚,被美歐下套多年的俄羅斯,經濟發展只能依賴出口石油和倒賣蘇聯裝備。柯林頓的目標算是實現了。

二、柯林頓亞洲戰略——西起扶持以色列,聯合沙特,打壓兩伊;東起聯合日韓菲越,遏制中國

解決完歐洲,再來看看同一時期柯林頓是怎麼對付亞洲的。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上世紀七十年代,石油輸出國為反對美國支持以色列,而聯合發起的石油危機,重創了美國,使美國深深意識到石油這一命脈的重要性。

柯林頓制定的中東目標,旨在控制石油供給,維護美元石油體系。

為此,柯林頓在其任期內,一面改善以色列與周邊國家的關係,促成巴以和談,埃以和解,以約建交。一面向沙特販賣武器,以打壓伊朗伊拉克敘利亞這些當時的中東刺頭。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與戰火紛飛的中東相比,亞太這邊就要和平許多。因此,柯林頓在這一地區的霸權戰略以經濟綁定為主。

整體上,他利用包括亞太經合組織世貿組織在內的多邊合作組織,積極推動亞太經貿自由化與開放化,逐漸使亞太地區淪為美國的商品、金融服務輸入地以及產業轉移地。

並全力阻止發展中國家產業升級,確保他們無法威脅到美國霸權。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具體到各個國家上,美國的態度又有所差異。

日韓是美國的盟友,因此得以承擔終端工業品的製造任務,有機會承接像半導體這類的高新技術產業

中國是美國的潛在戰略競爭對手,所以不被美國接納,只能承接一些較為低端的勞動密集型產業,做臟活和累活。只有當歐美日韓研發出新一代或者更為高階的產品時,那些殘羹剩飯才會輪得到中國。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按照柯林頓的預想,未來的中國,只能靠剝削廉價勞動力和犧牲生態環境來發展經濟,套在低收入的枷鎖中永世不得翻身。

而處在關鍵位置上的美國,只需要動用美聯儲收割工具,就能坐享全球經濟發展成果。

但他卻忽略了重要的點,那就是國際局勢的不確定性,以及中俄等廣大發展中國家謀求變革的決心。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三、柯林頓體系攪亂,中國崛起

於是,柯林頓的布局亂了。

中東恐怖主義逐漸活躍了起來。相繼製造了美國世貿中心爆炸案、宰赫蘭美空軍住所爆炸案、以及坦尚尼亞大使館爆炸事件。

最終柯林頓政府在1998年做出回應,轟炸本拉登的庇護所——阿富汗

到了小布希執政的第一年,本拉登又送上了一份大禮——911恐怖襲擊。至此,柯林頓體系被嚴重攪亂。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中東反美勢力的存在,嚴重威脅到了美國利益的核心——美元石油體系。迫使美國將戰略重心轉移到中東地區,進而擱置了對中國的剝削及打壓。

中國則抓住這個機會,奮起追趕。製造業方面,發展出了幾乎涵蓋所有門類的全產業鏈,美國及其盟友能生產的大量商品,中國大部分都能獨立完成,並且質優價廉,擁有絕對的競爭優勢。

科技創新方面,中國將低端製造業時期積累下來的大量資金投入到科技研發當中,推動產業結構從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導向型轉變。培養出了以華為為代表的一批尖端企業,在國際市場上與美國企業競爭。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現如今,美國依舊沒能擺脫中東這個泥潭,並且在此基礎上又多了俄烏戰爭這個麻煩。

當美國正在竭力阻止俄羅斯衝破北約枷鎖的時候,中國早就像十幾年前那樣,有條不紊地規劃著後續的發展。

結語

然而,當前的國際局勢依舊不容掉以輕心。柯林頓體系只是被擾亂了而已,並沒有完全崩盤。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像美國實施的科技壟斷、金融收割等手段都是柯林頓時期打下的基礎。

美國無法接受一個不以他為主導的世界格局,但中國也決不允許自身的發展成果被收割剝奪。

因此中美矛盾還會繼續存在,且將長期存在著。

美國霸權往事:柯林頓建立全球貿易剝削體系,想遏制中國發展經濟 - 天天要聞


參考資料:

1、吳向榮.對沖視角下的柯林頓政府對華戰略[J]大連海事大學學報(社會科學版) 2021年05期
2、丁浩金.柯林頓總統與世界貿易體系[J]世界經濟譯叢 1993年05期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 天天要聞

克里姆林宮談特朗普與普京的潛在會面

克里姆林宮發言人德米特里·佩斯科夫(Dmitry Peskov)5月5日表示,俄羅斯總統弗拉基米爾·普京(Vladimir Putin)和美國總統唐納德·特朗普(Donald Trump)之間的會晤在許多方面都是必要的,但尚未安排。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 天天要聞

延斯·施潘當選德國聯盟黨新任主席

當地時間5月5日,德國聯邦議院聯盟黨議會黨團選舉延斯·施潘接替弗里德里希·默茨擔任新任主席。延斯·施潘已在德國聯邦議院任職20多年,2021年大選失敗後,在聯盟黨作為反對黨時期,延斯·施潘擔任議會黨團副領袖之一。施潘主要參與經濟政策制定。此前,他還曾擔任衛生部長、財政部議會國務秘書。 (總台記者 康玉斌) ...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 天天要聞

美民眾日常生活遭關稅無差別衝擊 特朗普:不擔心經濟衰退

美國政府濫施關稅,從護膚品到服裝,從傢具用品到藥品,美國民眾日常生活各個方面遭受無差別打擊。近日,美國媒體就分析了關稅政策是如何影響美國普通民眾生活的。美國媒體主持人:《紐約時報》近日分析了如果沒有中國製造的產品,美國家庭會是什麼樣。報道指出哪些日常用品可能面臨價格飆升或短缺,簡而言之,那太多了。事...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 天天要聞

法國宣布投資1億歐元吸引外國科研人員

新華社巴黎5月5日電法國總統馬克龍5日宣布,在美國減少對科學的資助之際,法國政府將通過「法國2030」國家投資計劃額外提供1億歐元來吸引外國的科研人員,特別是來自美國的科研人員。當天「選擇歐洲科研」大會在巴黎索邦大學舉行,旨在鼓勵全球的科研人員選擇歐洲和法國作為工作地點。馬克龍、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以及歐...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 天天要聞

特朗普:不排除動武

據央視新聞消息,當地時間5月4日,美國全國廣播公司播出的一檔節目中,美國總統特朗普再次就其「奪取格陵蘭島」提議進行說明。針對「使用軍事力量吞併格陵蘭島」的說法,特朗普表示「不排除」這種可能。他在採訪中表示,他對武裝奪取格陵蘭島這件事情的發生仍持「懷疑態度」,但他表示這種可能性「肯定」存在。「我們非常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