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選舉形勢大好,可是如今還沒和拜登打擂台,卻先拿中國「開刀」立威,準備新一輪的「貿易戰」,中國怕不怕?外交部回應斬釘截鐵。
儘管距離美國總統選舉還有大半年時間,甚至兩黨內的初選流程都還沒走完,但形勢一片光明的特朗普,已經在考慮自己重返白宮後,要對中國採取什麼樣的政策了。
近日,美國《華盛頓郵報》援引多名知情人士的消息稱,特朗普私底下已經和自己的顧問,討論了關於對中國所有商品徵收高達60%關稅的可能性。
特朗普這是準備打新一輪的對華「貿易戰」嗎?可如今還沒和拜登打擂台的他,想這些是不是太早了?難道說,特朗普是想拿中國「開刀」立威,拉取更多的選票?對此,還有網友疑問,假設成真中方會怕嗎?
特朗普的目的並不重要,在外交部例行記者會上,發言人汪文斌表示,我們不對未經證實的消息發表評論。中美經貿關係的本質是互利共贏,維護中美經貿關係健康穩定發展,符合兩國和兩國人民的根本利益,也有利於全球經濟增長。
事實上,特朗普提出這樣的觀點不是沒有可能,要知道,他本來就是一位成功的商人,擁有億萬身家,所以很多時候,他和那些有著豐富從政經驗的總統看待問題的角度不一樣,在處理問題時所用的邏輯也不同。特朗普追求的目標就是經濟利益最大化,所以在對付中國時也以經貿手段為主。
特朗普想對中國商品徵收60%關稅的原因也很簡單。因為美國的大多數商品都依賴從海外進口,而中國商品物美價廉,在美國本土的需求很大,佔領了不小的美國市場。
所以,我國在中美貿易中一直處於順差地位,特朗普認為,這對美國不公平,美國對中國的貿易逆差太大了,中國從美國賺取了太多錢,美國很吃虧,必須要改變這種局面。所以,在總統任期開始後不久,特朗普就挑起了中美「貿易戰」。
之後中美雙方進行談判,美方要求中國增加對美國商品的進口,逼迫中方再買800億美元的美國商品,否則不排除會繼續增加對中國商品的關稅。不難看出,特朗普的商人思維貫穿始終,將其商人的本質體現得淋漓盡致。
但商人終究是個商人,他沒有考慮到美國目前存在的一些問題,包括通貨膨脹和經濟下行等等。近些年來,美國的通貨膨脹問題持續惡化,對中國商品增加關稅,只會提高美國進口商、製造商和消費者的成本。
美國財政部長耶倫也曾表示,降低關稅有助於抑制通貨膨脹問題,調整對華關稅有助於緩解通貨膨脹的壓力。
當然,也有人認為,《華盛頓郵報》這篇報道是在給特朗普潑髒水,將其塑造成一個「瘋子」形象,讓市場和選民產生更多的恐懼,然後把票投給拜登,增加拜登勝選的可能性。畢竟《華盛頓郵報》是民主黨的喉舌,所以其報道未必完全可信。這也不是拜登第一次利用輿論來操縱政治了。
但不管這篇報道可不可信,不管美國誰當選總統,中方都沒什麼好擔心的。無論誰當選,都是危機並存的,對中國而言都要慎重考慮中美關係,以及可能對自身發展崛起的影響,時刻保持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