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政府自稱,過去一年來,沒有進口過「任何俄羅斯石油產品」。
然而,不止一家媒體揭露說,英國宣布對俄羅斯實施石油制裁以來,仍然從俄羅斯進口了6.6億歐元的原油產品。
英國廣播公司(bbc)2月5日報道稱,俄羅斯石油通過煉油廠環節的「漏洞」進入英國。
報道稱,儘管因烏克蘭戰爭而受到制裁,但過去一年仍有數百萬桶由俄羅斯石油製成的燃料進口到英國。
所謂「漏洞」是指俄羅斯原油在印度等國提煉,產品銷往英國。
這並不違法,也不違反英國對俄羅斯的石油禁令,但批評人士稱,這破壞了旨在限制俄羅斯戰爭資金的制裁。
英國政府發言人對bbc辯解說,自製裁生效以來,「英國沒有進口過俄羅斯石油和石油產品」。
發言人表示,國際公認的「原產地規則」是:原油一旦在另一個國家提煉,就貿易目的而言,它的原產地被歸於提煉原油的國家。
這樣,受制裁的俄羅斯石油就在印度被「洗」成了印度石油。
bbc說,就此事試圖採訪三個印度煉油廠,但對方都沒有回應置評請求。
那麼,英國通過這種渠道一共進口了多少其實來自俄羅斯地下的石油呢?
能源和清潔空氣研究中心(crea)網站2月5日公布了他們的統計:6.6億歐元。
文章說,英國和歐盟對俄羅斯實施的制裁規定,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和石油產品。然而,制裁中存在一個漏洞,使得那些沒有對俄羅斯實施制裁的國家(如印度、阿聯酋等)可以合法進口俄羅斯原油,將其提煉成石油產品,並將這些石油產品轉而出口到英國和歐盟。
crea 負責人艾薩克·萊維表示:「這一漏洞的問題還在於,它增加了世界對俄羅斯原油的需求,而銷量一旦開始增加,價格也會隨之上漲,從而增加了流向克里姆林宮用於戰爭的資金。」
crea的分析發現,自從七國集團(g7)開始禁止進口俄羅斯原油並實施油價上限以來,僅英國從俄羅斯原油中進口的石油產品,就使得克里姆林宮獲得了大約1.65億歐元的稅收收入,這相當於迄今為止英國向烏克蘭提供的人道主義援助金額的28%。
上面這句話的意思就是:俄烏開戰以來,英國每向澤連斯基政府提供100元援助的同時,也通過間接購買俄羅斯石油向普京政府提供了28元財政收入。
於是,crea得出的結論就是:自俄烏開戰以來,英國援助烏克蘭的總額達到132.7億歐元,僅次於歐盟和美國,位居第三。「不幸的是,儘管有這些援助,英國遏制俄羅斯入侵的努力還是失敗了,因為英國的政策間接地支持了俄羅斯的軍事預算」,「間接地支持了這場殘酷的戰爭」。
crea估計,自歐盟/七國集團對俄石油禁令實施以來的近12個月,英國進口的石油產品中有超過3%是由俄羅斯原油生產的,這部分產品的進口價值約為6.6億歐元。
在另一份研究論文中,國際組織「全球見證」估計,2023 年全年,英國進口了約 520 萬桶由俄羅斯原油生產的精鍊石油產品。
這其中,有大約460 萬桶是航空燃料,用於滿足英國5%航班的需求,價值約為5.1億歐元。
在這些交易里,英國當然也是受益國,一位石油行業消息人士對bbc說,由於英國燃油不能自給自足,它必須從其他地方購買,如果不從印度購買,就可能在其他地方支付更高的價格,並將成本轉嫁給消費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