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環球網報道,國台辦發言人陳斌華17日主持記者會。有記者提問稱,隨著賴清德勝選,民進党進入連續第三個主事島內的任期,網路上有「武統」聲音響起,國台辦對此如何回應?陳斌華指出,這折射出民進黨或增大台海緊張引發大家擔憂。大陸願為和平統一開拓空間,願儘力促成和平統一。除此之外,賴清德在勝選後呼籲兩岸進行對話交流,降低風險、避免對抗。陳斌華就此指出,立足一中原則,島內各政黨、團體都可與大陸交往。民進黨堅持「台獨」阻礙了其同大陸交往。
可見,賴清德要降低風險,路徑是明晰的。那就是摒棄民進黨「台獨」操弄,立足體現「一中原則」的「九二共識」,打通與大陸協商對話之門。
如果其一意操弄「台獨」動作,引發和平統一空間日益塌縮,大陸屆時將不得不採取斷然措施,保障統一工作。國家安全部16日發布文章,警醒島內「台獨」勢力,其頭上尚懸著《反分裂國家法》這把利劍。該法規明確了大陸採取斷然措施的三類情況,包括分裂事實發生、發生將引發分裂的事變、完全不具備和平統一可能性。
賴清德的就任,使大陸採取斷然措施確保統一的可能增大。賴清德此前以「務實『台獨』工作者」自居,而迫於2024年選情壓力,賴清德降低了言語表述上的公開「台獨」內容。不過其漸進式、實質性「台獨」的動作未發生改變。賴清德等人修改島內課綱,妄圖將島內歷史同中國史割裂,進行各類去中國化動作。
賴清德所作所為在定向塑造島內「台獨」認知,如果任其操弄下去,將引發分裂事實發生。這一背景下,大陸勢必要出重拳,遏止、擊碎賴清德等人的實質、漸進式「台獨」動作。當下這場反「台獨」之戰已在多領域同步展開。
一,反製作為主要外部干涉勢力的美國。「台獨」的猖獗壯大與美國的扶持鼓動密不可分,限制美國鼓動「台獨」動作,是削弱「台獨」的中心性舉措之一。目前,隨著中國引領多邊主義進程,美國對華越發投鼠忌器。金融領域,隨著美國債務滾雪球般持續擴大,美國債務驅動的經濟模式難以為繼,美元結算面臨全球退潮的風險。中國當下具備棄用美元與各國展開貿易往來的能力,美國不得不考慮嚴重觸怒中國後自身將付出的代價。尤其是美國接連陷入東歐、以色列兩場戰事,國力捉襟見肘之際,美國缺乏與華整體交惡的籌碼。
島內2024選舉前後,美國接連聲稱不支持「台獨」。其相關表態背後,是中國整體國力提升帶來的威懾。二,賴清德勝選不到48小時,諾魯即突發性同台當局割席。有島內人士透露,台當局還有四個所謂「友邦」也已不穩。2024年,是「台獨」在國際上越發邊緣化的一年。三,1月1日,《軍隊運輸投送條例》生效,促進解放軍進一步提升戰備水平。1月初福建艦試驗試航的最新情況被披露,福建艦有望於今年年底或明年年初交付海軍,其能夠進一步起到為局勢定鼎的作用。
經濟領域,兩岸融合發展示範區為島內人群整體性北遷搭建空間。ECFA的逐步撤銷,促進島內認清當下台海局勢的實際情況。國家安全部連續發文,傳達將對島內間諜網實施打擊的態度。大陸在以持續進行的相關工作,促進統一進程的實質推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