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媒體報道,韓國新任外長趙兌烈日前表示,在中美科技戰導致世界經濟和安全界限模糊的情況下,韓國將提升融合經濟和安全的外交力量。對此,有報道分析認為:趙兌烈此言實際上是指過去「安美經中」的外交模式已經不再奏效。
韓國所謂「安美經中」外交政策,指的就是在安全方面依賴美國,而在經濟方面依賴中國。不過,韓國的這一同時依賴兩個大國的外交戰略,往往容易受到中美關係的影響。因為與中國願意和所有國家發展外交和經貿關係不同,美國總是熱衷於阻止盟友與中國等戰略對手發展關係。所以,韓國在安全方面嚴重依賴美國的情況下,其對華經貿合作政策難以避免會受到很大影響。
就拿晶元來說,受美國對華晶元出口管制政策的影響,韓國晶元在華市場萎縮60%以上,導致該國的對華貿易從之前的長期順差變為長期逆差,這對靠貿易出口拉動經濟發展的韓國而言,就是一枚難咽的苦果。另外,美國近期還在考慮禁止從中國進口低端晶元,這對韓國晶元行業來說,又是一記打擊的重鎚。不過,儘管韓國追隨美國吃盡了苦頭,但出於在安全領域上對美國的嚴重依賴,迫使韓國在很多時候不得不咽下這枚苦果。
在對華貿易方面被撞得頭破血流之後,趙兌烈日前還表示,「世界上正在變成一個由強權邏輯主導的叢林,當前將經濟和安全相分離的外交工作模式,已經很難持續。而無視意識形態來追求實際利益正面臨機構性困難,當下應當深思韓國定位在哪裡,今後將走向何方的問題」。顯然,對韓國而言,隨著中美之間的鬥法越來越激烈,美國對盟友在對華合作方面的限制也越發喪失底線。在這一背景下,韓國想要在兩個大國之間獲取安全和經濟利益,基本已經不大可能了。
按照專家的說法就是,趙兌烈的這番言論,確實有向美國屈膝的趨勢。不過,韓國想要因此放棄「安美經中」的外交政策,並非易事。因為美國對盟友的要求,是與中國徹底脫鉤。不過,這種連美國自己都做不到的缺德事,韓國就更難以做到了。所以,趙兌烈不久前以外長候選人的身份在議會聽證會上明確表示,中韓關係的重要性不亞於美韓同盟關係,因此,他承諾在擔任外長職務後,將努力尋求中韓、美韓雙邊關係的和諧發展方案。
韓國的外交處境現在非常艱難,一方面隨著半島局勢持續惡化,韓國對美國安全保護的依賴急劇上升。另一方面,隨著全球需求疲軟,韓國貿易出口連遭重創,他們更需要中國龐大的市場來維持韓國的產能。在這樣的情況下,中國和美國,韓國一個都得罪不起。而美國要求韓國與中國實現經濟脫鉤,這無疑就是要了他們的老命。即便韓國當局不敢違背美國主子的意願,但韓國各界也不會答應的。
日前,大韓貿易投資振興公社發布報告指出:中國2024年出口有望呈恢復勢頭,有利於韓國的經濟發展。所以,韓國商界人士呼籲當局:必須深化與中國的合作,助力全球經濟復甦。
顯然,在對華關係方面,趙兌烈口裡是向美國做出妥協,但韓國的外交新舉動卻似乎走上一條不同的道路。日前美國糾集韓日兩國副外長舉行所謂的「印太對話」會議,在美國國務院發布的會後的聯合聲明中,被塞入諸多涉及南海和台海的敏感內容。不過,據韓國《中央日報》報道,韓國在會後發布的新聞稿中,卻沒有這樣的內容。對此,有分析認為,儘管美日韓在會上可能討論了上述內容,但韓方在涉及南海和台海問題上表現謹慎,說明他們清楚這些問題對中韓關係的敏感度。
所以說,在美國的重壓下,韓國可能會屈服於美國的壓力在對華政策上做出某些妥協,但想要如美國所願與中國脫鉤,那是不可能的。顯然,在有關中韓關係問題上,美國施加給韓國的壓力如果太大,有可能會迫使對方做出反彈。弄不好,韓國出於實際利益的考慮,他們可能被迫摒棄「安美經中」的外交策略,當然,被拋棄的可能是「安美」而不是「經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