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廣播電視總台央視綜合頻道7日播出年度反腐大片《持續發力縱深推進》第二集《政治監督保障》。
李再勇,貴州省政協原黨組成員、副主席,曾任六盤水市委書記等職務,2023年3月被立案審查調查。2013年到2017年,李再勇擔任六盤水市委書記期間,推動興建了23個旅遊項目,其中有16個項目已被貴州省列入低效閑置項目。這些項目每一個遠看都成群連片、規模浩大;靠近一看,有的人跡稀少、冷冷清清;有的經營停滯、大門緊鎖;有的甚至成了半拉子工程,荒草叢生。而李再勇當初為了建這些項目,不顧當地財政實際承載能力盲目舉債,僅債務利息一項就給國家造成了9億餘元的重大損失。他主政六盤水的三年多里,當地新增債務達1500億餘元,從2013年到2017年債務增長率超300%,給當地留下了極其沉重的包袱。之所以形成這種局面,原因在於李再勇想的不是當地的發展,而是自己的「發展」。
六盤水是一座因「三線建設」而興的工業城市,煤炭、建材、鋼鐵是傳統支柱產業。李再勇一上任,就提出要「換道超車」,全力發展旅遊,要將六盤水打造成百年不落後的世界級旅遊目的地。由於當地自然風光資源不多,也不是傳統的旅遊目的地,一些幹部和群眾也曾提出過質疑。

時任貴州省六盤水市市長 周榮:六盤水這個地方生態比較脆弱,山體比較破碎,我們的旅遊資源不是我們的強項。有些我們也是明確反對的,但是沒有實際效果。
然而,李再勇對不同聲音一律聽不進去,強行拍板、強力推進,給各個區縣下達硬性要求。
黨中央三令五申,要嚴控新增政府債務、嚴防隱性債務風險,嚴禁通過融資平台違規為政府項目融資,李再勇卻都置若罔聞,不顧六盤水財政實際承載能力,新成立了6家融資平台公司,把融資額納入幹部績效考核指標,項目有的包裝成企業項目要求公司去融資借貸,有的壓給區縣去籌資並實施,「一把手」如此錯誤導向之下,有的區縣為完成任務,也不惜違法違規操作。

李再勇:對幹部來講這就是一個天大的壓力,可以說各種手段都用上了,包括當時供銷社的這種融資平台都把它用上了,無中生有給你生出來了,小題大做給你大出來了,背上了一屁股的政府債務。

中央紀委國家監委第十監督檢查室副主任 張新:在李再勇的推動之下,應該說六盤水市各級政府一時上行下效,盲目地進行舉債,甚至一度出現了一塊土地同時多次抵押貸款,隨意更改融資資金的使用等一些違規行為。上上下下以發展旅遊業論英雄,到處是工地,一片虛假的繁榮景象。

這虛假的繁榮景象,就是李再勇想要的「政績」。至於未來能不能盈利,債務還不還得上,全不在他考慮之列。

李再勇:如果當時我借的這筆錢要由我來還,我肯定不會去借,但是由政府來還我就去借了,反正過幾年一換(崗位),一拍屁股走人,後邊繼任者誰來接誰承擔責任,有點擊鼓傳花的味道。

這些低效閑置項目的共性特點,是一味求大、求快,缺乏論證,導致脫離市場客源和消費力實際。李再勇最為重視的梅花山滑雪綜合體項目就是個典型例子。他號稱要打造「中國西部滑雪之都」,既不考慮六盤水只有一個多月滑雪季,也不考慮六盤水已經原有兩個滑雪場,仍拍板興建包括29個子項目的梅花山滑雪綜合體,舉債30多億,其中打造近萬米的「亞洲第一索道」就花了9個多億。如今除了冬天那一個多月,其餘時間遊客稀少,舉步維艱。經查,僅梅花山滑雪場建設導致的生態環境破壞帶來的直接經濟損失就達8600萬餘元。

張新:他不是不知道生態的紅線在哪裡,也不是不知道他這樣大搞形象工程會給當地脆弱的生態環境造成巨大的破壞,但是由於他的「政績」衝動,不惜以破壞當地的生態環境為代價。
巨額砸錢卻不見收益,隨之帶來惡性的連鎖效應。有的項目債務到期還不上了,就繼續借新債還舊債;還有的拆東牆補西牆,長期拖欠工程款,甚至挪用本應優先用於群眾安置的款項,直接損害群眾切身利益。扭曲的政績衝動,透支的不僅是巨額資金,也在透支政府的信用、透支百姓的信任。
(來源:央視新聞客戶端)
更多精彩資訊請在應用市場下載「極目新聞」客戶端,未經授權請勿轉載,歡迎提供新聞線索,一經採納即付報酬。24小時報料熱線027-867777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