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去年伊朗對韓國「扣船事件」發生後,伊朗方面代表阿巴斯·阿拉格希提出解決方案,即韓國「歸還」伊朗在韓銀行存款共計70億美金(目前已縮水到60億美元)。這70億美金本來是伊方通過國家中央銀行存在韓國友利銀行和IBK銀行的,但後續美方制裁併干涉要求韓國拒絕還款。伊朗因此踏上了漫長的「討債」之路,期間困難重重。最終經過「條件交換」和談判後,今年美方才首次鬆口歸還。
今年9月,伊朗政府宣布釋放5名美國公民,這是按照美國務院提出的新條件來做的,這筆資金按照約定順利轉到了卡達央行。在此期間美國又為伊朗「取錢」設立了條件:美國必須要監控這筆錢的流向,且伊朗政府組織不能插手,錢還必須要換成物資使用。雖然被限制了用途,但伊朗方面能「拿回」各方認為已經很不容易了,畢竟美國很少有歸還其他國家欠款的先例,但這件事後續又有轉折。
30日,美國國會眾議院通過議案,準備永遠禁止伊朗獲得被美國凍結的60億美元資金。該提案宣稱伊朗為哈馬斯等「中東恐怖組織」提供資金,以及參與哈馬斯對以色列的襲擊行動,是「支持恐怖主義」。所以為了保證對伊朗的制裁措施,美國將不會允許向伊朗方面輸送任何一筆錢。不僅如此,共和黨人還要求對資金「不再進行任何解封」,威脅要制裁任何參與處理資金轉移的政府或個人。對於這一提案,民主黨人並沒有表示支持,而是認為需要重新研究。
分析人士指出,美國的承諾根本靠不住,當前有很多證據指向美國政府根本不打算還錢了。其一是這筆錢原本是伊朗國家售賣原油所有,現在他們開始炒作伊政府和哈馬斯組織有關係,兩件事之間根本不存在必然聯繫,也不能成為「不還錢」的理由。其二是在沒有確切證據的情況下,美方僅憑藉一張嘴就認定伊朗「支持哈馬斯」,所以要永久凍結他們的資金。種種跡象能夠表明錢可能是從一開始美方就沒有還的打算,後續都是在給伊朗「拖時間」而已。
值得一提的還有,上個月在這件事經過美國眾議院之前,美國務卿布林肯在新聞發布會上表示,伊朗現在「還沒有拿到任何一點資金」,美方雖然是承諾歸還了,但日期方面還需要進一步商榷,當然要看伊朗的表現來定奪。對此有評論稱:「美國的籌碼無窮無盡,因為其掌握國際話語權,隨時可以通過臆造論題來污衊對手換取實際利益;需要認識到的一件事是,錢到了他們的手中,不太可能會有『回來』的機會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