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戰爭是一場侵略戰爭,正如刀朗唱的那樣:「無論你咋樣洗呀,那也是個髒東西。」
澤連斯基不是個好政治家,或許是演英雄人物演多了,剛氣有餘而智慧不足。
俄烏關係非一日之寒,烏克蘭方面明顯缺乏協調彼此關係的政治智慧,最終將烏克蘭人民帶入戰爭的火坑。
俄羅斯入侵烏克蘭,成就了澤連斯基。
一心想成為英雄的演員終於有了展現的機會,而且,自己還能決定打或不打、降或不降,這就權力的好處。
打贏打輸他都是英雄,因為百姓崇拜敢打的,痛恨軟弱的。打贏了,流血的是老百姓,打輸了,他可以流亡美國,毫無生命之憂。真是時勢造英雄,普京給了澤連斯基這個機會。昔日崇拜的大哥終於以另一種方式照顧了這個粉絲。
在國際上,澤連斯基是反法西斯英雄,在國內,澤連斯基是民族英雄。都說英雄不問出處,演英雄的演員終於成為現實中的英雄,世事無處不充滿詭異,換句話說,世事無處不充滿機會。
縱觀俄烏衝突全過程,我感覺這一仗早就結束了,近一年來我們看的不過是餘波。
前三個月,俄軍來勢洶洶,大有佔領基輔之勢。(下圖為前3個月俄軍進攻圖)
兵發三路,進入烏克蘭,大有拿下整個烏東的氣勢。
然而,僅僅3個月後,形勢就變成了下圖所示:
你可以說,俄國鬼子被趕出去了,你也可以說,是俄軍撤回了。但如果從「一切反動的東西,你不打他就不倒」的角度講,那一定是被打出去了。
然而,這一年俄烏戰爭消息不斷,那麼他們在幹嘛?
幹了兩件事。
第一件事,烏軍在東部,且只在東部繼續趕走侵略者,因為北部早已收回了。兩軍焦著點就只在東部。
第二件事,烏軍時不時向俄境內和克里米亞發幾發炮彈什麼的,結果,每次都遭到俄軍更大報復,有一次還將炮火打到了基輔總部。通過觀察發現,如果烏軍不向俄境內開火,基輔就是平靜的,反之亦然。經過幾次試手,烏軍似乎消停了,有些得不償失。
我們再看上面那圖,目前俄所佔,正是當時俄公投入俄的4個地區,當前爭奪戰也反限於這裡。
這仗,沒大打頭了。
澤連斯基現在想的和做的,都是戰後重建問題,他跑到華爾街和歐州所要商討的也是戰後重建問題。
那仗還打嗎?打是面子,重新劃分烏克蘭利益是里子。找三五個烏東交接點,沒事放幾炮(援助多多放,援助少少放),這樣,面子里子都有了,剩下的給媒體玩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