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羅斯點頭後,中吉烏鐵路意外「擱淺」,中國能成功化解壓力嗎?

2023年11月11日13:08:04 國際 1486

原本中吉烏鐵路最大的阻礙在於俄羅斯,但如今俄羅斯終於點頭答應,原本計劃在今年秋天正式開工建設,計劃卻意外「擱淺」,一時間我國再度面臨巨大壓力,那麼,這一問題究竟該如何化解?

俄羅斯點頭後,中吉烏鐵路意外「擱淺」,中國能成功化解壓力嗎? - 天天要聞


中吉烏鐵路的重要性

中吉烏鐵路是一條從我國西部邊境地區,延伸至中亞吉爾吉斯斯坦和烏茲別克兩國境內的跨境鐵路,起點為我國新疆的喀什,終點至烏茲別克的安集延,分為南北兩條路線,其中南線從喀什出發向西途徑烏恰縣,然後從伊爾克什坦口岸出境進入吉爾吉斯斯坦,然後經過該國的薩雷塔什,穿越三處山口,與卡拉蘇的鐵路接軌,最終抵達烏茲別克的安集延,該線路全長523公里,其中可利用的現有鐵路僅50公里,其餘部分均需要新建。

北線則是從喀什出發,向西北方向延伸,從吐爾尕特山口出境,從吉爾吉斯斯坦的恰特爾克爾湖南側繞過,然後一路向西延伸,在科克揚加克於巴吉什站鐵路接軌,然後途徑賈拉爾拉巴德,抵達卡拉蘇,與南線鐵路匯合,最終抵達安集延,該線路全長577公里,新建線路長485公里。

俄羅斯點頭後,中吉烏鐵路意外「擱淺」,中國能成功化解壓力嗎? - 天天要聞


該鐵路一旦建成,將成為我國抵達中亞、中東、以及歐洲的最短路線,貨運里程將直接縮短900公里,可節省至少1周時間,且該項目 將進一步完善新亞歐大陸橋的南部通路,擴大大陸橋的影響範圍,戰略意義重大。

早在1997年就已經被提出,當時,我國以及吉爾吉斯斯坦、烏茲別克三方都在積極推動這一鐵路的建設,但俄羅斯方面卻百般阻撓,俄方擔心該鐵路的建設,可能會導致自身利益受損,且吉烏兩國一旦藉此迅速發展,俄羅斯對中亞的掌控能力也將進一步下降。

不過2022年初俄烏衝突爆發後,俄羅斯與西方關係陷入僵局,於是迅速轉變策略開始向東看,這條被擱置了25年的鐵路項目,終於得到了俄羅斯方面的諒解和同意,中吉烏鐵路項目也總算是提上日程。

俄羅斯點頭後,中吉烏鐵路意外「擱淺」,中國能成功化解壓力嗎? - 天天要聞


今年五月,在中亞峰會上,我國與中亞各方再度指出該鐵路的重要性,都一致推行儘快落實該鐵路的建設,甚至在今年年初,負責協調過境鐵路建設項目辦公室,就已經在吉爾吉斯斯坦首都比什凱克正式開設,我國還專門派出200名專家抵達吉爾吉斯斯坦,對該項目進行實地調查和評估,加緊制定相關技術經濟論證,吉方總理還曾證實,中吉烏鐵路項目將與今年秋天正式動工建設。然而就在萬眾期待下,一帶一路高峰論壇剛召開完畢,中吉烏鐵路卻傳出暫時擱淺的消息。

中吉烏鐵路未能如期開工的原因

在中吉烏鐵路未正式進入調研等工作之前,本以為該項目最大的阻礙在俄羅斯身上,然而實際上項目的潛在問題遠不止於此。

俄羅斯點頭後,中吉烏鐵路意外「擱淺」,中國能成功化解壓力嗎? - 天天要聞


首先,雖然原上這條鐵路是我國與吉烏兩國之間的項目合作,但卻牽扯到了其他中亞國家的利益,俄羅斯是另一方面,哈薩克也並不想看到這條鐵路誕生,未來,哈俄等國家都非常擔心這條鐵路會改變中亞的地緣格局,打破如今的區域平衡。

其次,在鐵路的規劃討論過程中,我國推行的一直都是1435毫米的標準軌距,這也是我國鐵路的標準,但吉烏中亞國家現有鐵路卻基本都是蘇聯時期建造,所以軌距也都是俄羅斯標準的1524毫米寬軌,在中吉烏鐵路上,他們推崇繼續使用這一寬軌,但如果鐵軌無法統一,就要面臨中途換乘等重大障礙,反而會給我國在中亞地區的貿易往來造成諸多不便。

俄羅斯點頭後,中吉烏鐵路意外「擱淺」,中國能成功化解壓力嗎? - 天天要聞


再就是這條鐵路預計需要耗費60億美元,中亞複雜的地勢和惡劣的環境,也將給鐵路建設帶來一定挑戰,這就需要更先進的技術做支撐,但吉爾吉斯斯坦又不想將鐵路項目完全交給我國建設,自身有沒有足夠的實力,只是一味地想要中方多花錢少分紅是不太可能的。

面對諸多問題和考驗,吉爾吉斯斯坦方面其實是非常著急的。但對於我國來說主動權其實還是在我們,畢竟俄羅斯或是哈薩克再不願意,以目前的局勢,也不會站出來反對這一項目的實施,而技術資金上吉烏方面還是要依靠我國,況且,多年來,中亞各斯坦國一直想擺脫對俄羅斯的依賴,所以與中方合作也已經成為未來可以預見的大趨勢。接下來,中吉烏鐵路能否順利展開,就需要看各方誰先做出妥協。

俄羅斯點頭後,中吉烏鐵路意外「擱淺」,中國能成功化解壓力嗎? - 天天要聞


我國在中亞的其他選擇

在今年召開的一帶一路高峰論壇上,哈薩克與我國簽署了一項新協議,那便是在我國新疆的塔城巴克圖口岸到哈薩克的阿亞古茲之間,建設一條新鐵路,這也將是繼阿拉山口、霍爾果斯出境的兩條中哈鐵路後的第三條鐵路。這條鐵路從克拉瑪依一路向北,與百口泉站接軌,隨後向西在巴克圖口岸出境,進入哈薩克的巴赫季口岸,後繼續向西北經烏爾扎爾抵達阿亞古茲。線路全長約489公里,在我國境內可與克塔線接軌,克塔線是我國在2019年建設的一條從克拉瑪依至塔城的鐵路,未來這條鐵路可作為中哈第三條鐵路的基礎鐵路,且克塔鐵路還是奎屯至北屯鐵路的一條支線,經過該鐵路還能夠與蘭新線相連,進而抵達我國腹地。

俄羅斯點頭後,中吉烏鐵路意外「擱淺」,中國能成功化解壓力嗎? - 天天要聞


未來這條中哈新鐵路有望連通此前土耳其提出的中間走廊計劃,該走廊計劃沿線經過土耳其、喬治亞、亞塞拜然、哈薩克、土庫曼等國家,處於俄羅斯主導的北方走廊和伊朗主導的南方走廊之間,與一帶一路類似,也是實現亞洲與歐洲之間的直接聯合,2015年,我國還與土耳其之間簽署了一帶一路和中間走廊對接的相關備忘錄,自俄烏衝突爆發後,過去傳統運輸線和貿易通道都受到不小衝擊,為了防止局勢給地區合作造成影響,這也讓各方勢力都產生了建設新路線的想法,而這條中間走廊的地域範圍也隨之迅速擴大,未來與一帶一路以及我國在中亞的各合作項目實現對接,將形成新的大陸橋,從而打開區域發展新局面,而目前來看,這一走向已經是不可阻擋的大趨勢,而我國在中亞等地區的建設,也有了更多選擇。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歐盟反補貼稅堵得住中國車嗎? - 天天要聞

歐盟反補貼稅堵得住中國車嗎?

一些車企將加快本地建廠,一些車企將退出歐盟市場文|顧翎羽編輯|尹路 6月12日,歐盟委員會發布公告稱,如無法與中方達成解決方案,將從2024年7月4日起對進口自中國的電動車徵收臨時反補貼稅。該公告稱,對抽樣的三家企業——比亞迪、吉利汽車和上汽集團,將分別徵收17.4%、20%和38.1%的反補貼稅;對參與調查但未被抽樣的...
汴梁審判|發錯種子,紅瓤西瓜變黃瓤,咋賠償瓜農? - 天天要聞

汴梁審判|發錯種子,紅瓤西瓜變黃瓤,咋賠償瓜農?

西瓜是人們夏季解暑的一種必備水果,隨著氣溫的不斷升高,夏日炎炎,本該是西瓜銷售的旺季,可瓜農老李卻犯了難,眼瞅著地里的西瓜一天比一天爛的多,承諾收瓜的小孔也不再到瓜地來收瓜了,心急如焚的老李無奈到法院尋求解決。
【八五普法進行時】網貸刷流水可能涉嫌幫信罪! - 天天要聞

【八五普法進行時】網貸刷流水可能涉嫌幫信罪!

看到「無抵押、免擔保、當天放貸」的簡訊後,為提高銀行卡流水,將銀行卡交由對方使用,沒想到卻被犯罪分子利用,近日,肅南縣檢察院就辦理了這樣一起案件,被告人曾某以幫助信息網路犯罪活動罪被判處有期徒刑一年二個月,緩刑一年八個月,並處罰金3000元。
酒泉金塔:以數字賦能司法辦案 開啟輕罪治理新模式 - 天天要聞

酒泉金塔:以數字賦能司法辦案 開啟輕罪治理新模式

為深入推進數字檢察戰略,推動主動創穩工作提質增效,實現執法司法工作與社會治理互融互促,近日,金塔縣檢察院正式上線運行「金檢慧公益監管平台」,開啟「不起訴+社會公益服務+數字化監管」輕罪治理新模式。
女市長落馬始末:注重保養 包養十幾名「小鮮肉」  女婿也在其中 - 天天要聞

女市長落馬始末:注重保養 包養十幾名「小鮮肉」 女婿也在其中

俗話說「當官不為民做主,不如回家賣紅薯」,現實生活中,很多官員都忘記了為民做主,兩袖清風的美好品質,這些官員的眼睛只看得到金錢和權利。我國廣東省曾有一位女市長名叫李啟紅,這位女性官員既貪財又好色,包養了十幾個情夫,其中有一位居然還是自己的女婿。
中國女遊客在泰國被性侵!監控畫面曝光!男子為慣犯,不少於5人受害 - 天天要聞

中國女遊客在泰國被性侵!監控畫面曝光!男子為慣犯,不少於5人受害

據《曼谷郵報》6月12日報道,一名泰國男子因涉嫌偽裝成摩的司機性侵一名中國女性遊客而被捕。警方透露這名男子是慣犯,他穿著橙色的摩的司機背心,偽裝成摩的司機,每晚都會尋找那些喝醉的女性下手。警方稱,案發當天,受害女子在酒吧喝醉後在曼谷鬧市區通過某網約車平台叫車,嫌犯冒充摩的司機接走受害女子,將女子帶至旅...
韓國火雞面被指會辣到人中毒,丹麥衛生部要求緊急下架 - 天天要聞

韓國火雞面被指會辣到人中毒,丹麥衛生部要求緊急下架

6月11日,丹麥獸醫與食品監管局(Fødevarestyrelsen)發出通告,要求緊急召回韓國三養食品生產的三款暢銷火雞面,原因是這三款火雞面含有過高的辣椒素,存在讓人辣到中毒的健康風險。據丹麥獸醫與食品監管局公告,涉事的三款火雞面包括三
確保健康安全是前提 巴黎奧運會迎高溫挑戰 - 天天要聞

確保健康安全是前提 巴黎奧運會迎高溫挑戰

今年北半球的夏天,或將接受極端高溫的考驗,對於將要舉辦奧運會的法國巴黎來說,高溫更是一個無法迴避的問題。據法國氣象部門的預測,法國今夏的氣溫將高於正常水平。2024年巴黎奧運會期間,將有10500名運動員和30萬名觀眾抵達巴黎,應對炎熱的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