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廉行寧鄉 連接你我」寧鄉市第十四屆廉政文化周啟動。
紅網時刻新聞記者 姚宇超 長沙報道
思想引行,市委書記講清廉黨課;修身潔行,聆聽身體力行,開展「廉行寧鄉」體悟活動;共同踐行,推進清廉單元建設……10月30日,為期一周的「廉行寧鄉 連接你我」寧鄉市第十四屆廉政文化周正式啟動。一系列精彩紛呈的活動,讓廣大黨員群眾在耳濡目染中品味清風、正心修身,凝聚寧鄉高質量發展的澎湃動能。

「廉行寧鄉」背後的故事分享會。
讓本土唱主角:13個故事挖掘「廉行寧鄉」底蘊
跟著「導遊」,在中共寧覺支部陳列館,感受革命先輩無私奉獻、勇於鬥爭的紅色精神;在南軒文化園,打開「寧鄉人會讀書」的密碼;在韶山灌區「英雄關」,難忘自力更生、艱苦奮鬥的歲月;在國家級工業園區里,細數寧鄉建設工業強市進程中的一座座豐碑……
10月30日,一場寓教於樂、感人至深的「廉行寧鄉」背後的故事分享會,沉浸式帶領著大家廉游6大主題精品線路。13個娓娓道來的故事,讓現場觀眾深受感染,意猶未盡。
為進一步加強廉潔文化建設,增強廉潔文化的感染力、吸引力、親和力,積極營造風清氣正的社會氛圍,形成良好的道德風尚和廉潔文化理念,前期,寧鄉通過整合紅色文化、人文古迹、山水名勝、陳列展館、清廉單元等五大資源,打造了紅色傳承之路、文化探尋之路、艱苦奮鬥之路、工業強市之路、鄉村振興之路、清廉共建之路六大主題、20條清廉線路,推出了「廉行寧鄉」清廉建設品牌,深度挖掘了本土的廉潔文化和故事。
在當天的清廉黨課上,寧鄉市委書記張作林表示,清廉建設是一項長期性、系統性工程,要實現「清廉共享,你我同行」的長遠目標,必須把「清廉共建,你我同行」做在當下。
一條線路就是一個教育主題,一個廉潔故事就是一堂微黨課。如今,廣大黨員群眾沿著20條線路邊走邊學邊悟,已成為寧鄉推動廉政教育常態化、清廉建設全域化、廉潔價值全民化過程中一道亮麗的風景線。

豐富精彩的節目。
讓集體唱主角:把廉潔清風吹到群眾身邊
「我們生在紅旗下,長在春風裡。今天我遊覽了花明樓紅色旅遊區,了解了革命先輩的英雄事迹。」「石侖關、少奇故里……假期不用去擠景點,在寧鄉美景中散步有別樣的心情。」「秋天是個豐收的季節,約上三五好友跟大自然親密擁抱,既收穫友誼,也踏尋廉行寧鄉足跡!」
今年國慶節以來,「廉行寧鄉」體悟活動在全市掀起熱潮。一段段感悟,一張張照片,記錄著大家發自肺腑的感受。
「廉行寧鄉」打破了原來坐在室內接受廉政教育的模式,讓廉政教育走進大街小巷、走進田間地頭、走進企業一線,走到故事現場,引導干群共同倡「廉行」,潤「廉心」,促「廉興」。
「通過『清廉村居』的打造,不僅優化了村民的生活環境,也提高了大夥的精神追求……」11月1日,在寧鄉清廉單元建設推進會上,夏鐸鋪鎮鳳橋社區大力推進清廉村居建設的做法獲得頻頻點贊。
當天會議表彰了一批清廉機關、學校、億元、企業、村居建設示範樣本,展示了寧鄉清廉建設成果,推廣先進經驗,推動清廉寧鄉建設全域推進、全面共進。
集體唱「廉」 ,共促發展。一系列舉措,將廉政教育延伸到了最遠處、最深層,引導全社會增強廉潔意識、凈化社會風氣。
讓時間唱主角:十四年固守打造寧鄉廉政品牌
廉政文化建設是一項打基礎、利長遠的工作,沒有「畢其功於一役」的速成法,必須健全機制、常態堅持、久久為功。
寧鄉歷來高度重視廉潔文化建設。從2010年開始,在每年10月的最後一個星期舉辦「廉政文化周」活動,組織開展多種形式的文化活動,以「周」活動引領推動全市廉潔文化建設。
活動緊密結合中央精神,年年有主題、屆屆有新意,從「關鍵少數」延伸到每個黨員,從黨內教育轉向全社會參與,從統一內容變為個性訂製,從集中辦活動到下沉基層抓落實,讓清廉文化在潛移默化中浸潤人心,走出了一條獨具特色的廉潔文化建設之路。
通過14年的固守,寧鄉逐步構建了「市委全面領導、黨政齊抓共管、紀委組織協調、部門各負其責、社會廣泛發動」的工作機制,各鄉鎮(街道)和市直各單位在積极參与市委統籌活動的基礎上,在單位、系統內部開展系列活動,形成上下聯動、左右協同、多維共進的工作格局。
「廉政文化周」已逐漸成為具有廣泛影響力、強大引導力的廉政文化品牌,寧鄉崇廉尚潔的社會氛圍日益濃厚,廉政文化建設的群眾基礎日益夯實。
今後,寧鄉將持續發力,久久為功,奮力開創全面從嚴治黨嶄新局面,努力交出寧鄉政治生態建設和高質量發展的優異答卷,為實現「三高四新」美好藍圖、踐行八個「走在前、作示範」、建設社會主義現代化新寧鄉作出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