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聯解體、「泥足巨人」倒下,是上世紀九十年代對整個世界影響至深的重大事件之一。
在其中,首任俄羅斯總統葉利欽是一個不可能被繞過的名字,俄共主席久加諾夫指責其「出賣了2500萬居住在前蘇聯的俄羅斯族人」,幫助外敵摧毀了前蘇聯。
在這一歷史事件中,葉利欽到底發揮了怎樣的作用?
久加諾夫:葉利欽出賣了2500萬俄羅斯族人
久加諾夫最為世人熟知的身份是俄共主席,與此同時,他也被認為是好幾屆俄羅斯總統選舉中葉利欽最有力的競爭對手之一。
在久加諾夫的總統參選綱領中,包含了鮮明的民族主義主張——他譴責西方攻擊俄羅斯民族的傳統道德和文化傳承,並指責葉利欽「出賣了2500萬居住在前蘇聯各共和國內的俄羅斯族人」。
眾所周知,前蘇聯的解體道路由戈爾巴喬夫及其核心圈子於1991年8月鋪就,但實際解體標誌則是12月8日《別洛維日協定》的簽署。而俄羅斯首任總統葉利欽,正是推動並簽署這一協定的三個重要人物之一。
在別洛維日會晤
時值1991年的最後一個月,蘇聯經歷了幾個月的搖搖欲墜,逐漸踏入徹底崩潰的前夕。從波羅的海三國開始,一個個加盟共和國逐漸脫離,構成蘇聯的15個加盟國中只剩下俄羅斯和哈薩克尚未宣布獨立。
面對蘇聯解體已成定局的局面,時任俄羅斯總統的葉利欽與白俄羅斯最高蘇維埃主席舒什科維奇開始私下頻頻接觸。他們認為,最好將烏克蘭總統克拉夫丘克也拉進來,進行一次斯拉夫國家的三方會晤。
最終,他們選擇了位於白俄羅斯西部密林深處、風景秀麗的狩獵勝地別洛維日。之所以選擇這兒,一大原因是為了盡量低調、掩人耳目——這裡不但是許多蘇聯領導人鍾愛的度假地,連東歐的重要人物也對此青睞有加。
葉利欽率領俄羅斯代表團來工作訪問,另一方烏克蘭方面,克拉夫丘克則是應「私人邀約」到這裡來打獵的。
由於克拉夫丘克抵達較早,東道主甚至還真的給他安排了一天的狩獵行程。對外放出的種種煙幕彈,當然都是為了瞞過當時仍在努力確保蘇聯「不至於分崩離析」的戈爾巴喬夫。
《別洛維日協定》
至於戈爾巴喬夫本人,他對類似的危機倒也不是全無感知。多年後戈氏在自己的回憶錄中寫道:那時的克拉夫丘克是葉利欽的「積極合作夥伴」,而葉利欽,則在「用公開的和秘密的手段搞垮蘇聯」。
此前,戈爾巴喬夫曾經邀請克拉夫丘克前來商談關於未來道路的話題,但並沒獲得對方回應;他還請葉利欽代為說服克拉夫丘克,但葉利欽也只是把戈氏的意思原樣轉達出去而已。
甚至直到翌日,蘇聯自己的國防部長明明先一步得知了《別洛維日協定》簽署、蘇聯真正解體的消息,都不願意主動向戈氏進行報告。可見在當時,戈爾巴喬夫即使想要掌控局面,也早已到了心有餘力不足的地步。
親歷此事的俄羅斯總統法律顧問沙赫賴曾經回憶,當日盛大晚餐之後,俄、白、烏三國大佬圍坐在一起開始商討,將近午夜時便達成了即將震驚世界的決定:解散蘇聯,成立獨聯體。
一旦決定,這三名大佬即刻要求隨行的法律專家連夜起草《獨聯體章程》,以便爭分奪秒、儘快完成簽字儀式。但因烏克蘭代表團成員不願意熬夜加班,最後這項工作實際上落到了俄、白兩國的專家頭上。
於是,葉利欽和舒什科維奇親自坐鎮,兩國法律專家連夜趕工。僅僅只花了一夜的時間,這三個國家的大佬便完成了有關「分家」的商討,並簽署文件公諸於世,意味著「蘇聯」作為國際法主體的歷史就此宣告終結。
在久加諾夫看來,《別洛維日協定》是「背信棄義行為的產物」。他將一手炮製這一協定的主導者稱為「陰謀家」,認為該協定既無人投票、也不經討論,卻至今仍被視為「民主的開端」,實際上是「人類歷史上最大的政治犯罪之一」。
久加諾夫言論中提及的「陰謀家們」,自然也不可能缺少俄羅斯首任總統鮑里斯·葉利欽的席位。
葉利欽的「休克療法」
那麼,在推動前蘇聯大廈轟然倒塌、掌控了一個由自己擔任總統的俄羅斯之後,葉利欽做了些什麼?或者說,他從這一系列舉動中可以獲得什麼呢?
葉利欽當政時期,最為著名的政策當屬「休克療法」。這是以葉利欽為首的俄羅斯民主改革家們為當時經濟困局開出的「藥方」,要點在於模仿西方經濟體制、推動俄羅斯經濟完成轉軌。
戈爾巴喬夫在其個人回憶錄中曾經不無譏諷地記述——俄羅斯總統在新年講話中宣稱即將到來的1992年是「特殊的一年」,迫在眉睫的目標是創建新生活的基礎,但是困難時期並不會太久,「也就六到八個月」。
但實際上,葉利欽的講話儘管雄心勃勃,話中承諾的兌現卻並不容易。「休克療法」很快就強力推行了下去,但施行了兩年之久,經濟的確實現了「休克」,付出高昂社會成本之後卻並沒有解決實際問題,局面反而還不斷惡化。
最後,副總理蓋達爾不得不引咎辭職,葉利欽也於1994年被迫宣布放棄這條道路,又在1996年承認這種「試圖抄襲西方經濟的改革」是錯誤的。
「休克療法」給俄羅斯帶來的負面影響極為深遠,受其傷害的遠遠不止那兩年而已。由於缺少資金保障、生活日益貧困,曾經「估價1萬億美元」的俄羅斯科技潛力漸消失,多達17萬科技人員流失到他國,其中不乏自身領域中的大佬級人物。
據國際機構估計,那幾年俄羅斯僅「人才流失」這一項,就至少遭受了500億美元以上的損失。
另外,外貿自由化一刀切的策略使得外國消費品迅速血洗了俄羅斯市場,民族工業受到毀滅性打擊,其國民經濟陷入「出口能源換消費品」的低級循環之中。「盧布危機」的餘波一直到了普京手上都還未能完全平息。
寡頭與財富
有人說俄羅斯簡直就是「一步跨入市場經濟」,因此引發了遍及全國的強烈震蕩和陣痛。然而過程之中,也並不是沒有獲利者。在急劇的私有化過程中,權勢階層找到了掠奪國有資產的天賜良機。
按照證券私有化的相關規定,廠長可以在本企業範疇內額外獲得5%的持股,再加上低價從職工手中收購、官商勾結等等一通操作猛如虎,若干億萬富翁就此一夜誕生。一些本身就位居要職、擁有權力的人員,聚斂財富的數量更為驚人。
在那些事關經濟命脈、國計民生的領域——顯著例子就是石油、天然氣——局面的瘋狂和失控尤其令人瞠目結舌。
最多只花了五年時間,俄羅斯就完成了社會財富的重新分配,一個全新的私有者階層就此誕生——若干家族閃電式地聚斂了大量財富,控制經濟命脈的同時又插手政治,權勢赫赫揚揚,他們有一個共同的名字稱為「寡頭」;
而在寡頭們錯綜複雜的關係網中,又時時可見葉利欽家族的身影。
著名的「七寡頭」之一別列佐夫斯基,身上自帶數學家、金融大佬、媒體大亨等等光環,與政壇高層關係極深,美國學者保羅·克勒布尼爾科夫甚至直接稱之為「克里姆林宮的紅色教父」。
葉利欽的外孫女婿傑里帕斯卡,是全俄羅斯最年輕的寡頭。他手握著全球第二大的鋁業公司,後來又收購了全俄最大的手紙廠。俄羅斯流傳著一個笑話——「俄羅斯人的屁股現在都由傑里帕斯卡負責」,調侃的正是這件事。
法國《巴黎人報》曾經發布新聞,披露葉利欽之女季亞琴科在德國、法國等地都擁有城堡別墅,更別說莫斯科郊外的洋房了。此外,她和她的丈夫還掌控著大量的產業資源,而這一切財富的來源,與其利用自身地位挪用公款的事實緊密相連。
一旦對葉利欽家族的財富和勢力有所了解,那麼輿論和網路上之所以常年流傳著「葉利欽交權之前,要求普京保證其家族利益」的說法,自然也就不足為怪了。
參考信息:
《俄羅斯選舉的發展趨向》;馮紹雷 相藍欣主編. 《轉型理論與俄羅斯政治改革》
《[俄]久加諾夫:戈爾巴喬夫、葉利欽等幫助外敵摧毀了蘇聯》;政治經濟學研究
;2022第1期
《內幕曝光:蘇聯是這樣解體的》;中國青年報;2001年12月10日
《戈爾巴喬夫憶蘇聯解體:葉利欽與布希有秘密聯繫》;澎湃新聞;2021年12月25日
《葉利欽現象析》;鄭異凡著;《蘇聯春秋》
《葉利欽留下的特殊遺產:寡頭干政》;《普京傳:他為俄羅斯而生》
-END-
作者:延津
編輯:莫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