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受颱風影響,京津冀等多地因極端降雨引發洪澇和地質災害,對當地造成重大損失。罕見災情牽動社會各界的心,資本市場上,騰訊控股、阿里巴巴、京東集團等科技巨頭企業紛紛捐款捐物用於防汛救災,相關捐贈金額達千萬元甚至上億。此外,多家上市車企也在捐贈隊列。

多家企業捐款助力防汛救災,兩家巨頭公司捐款上億元
梳理髮現,在諸多捐款捐物的企業中,有公司捐贈金額超億元。
8月2日,騰訊控股(00700.HK)旗下基金會追加抗汛救災捐贈資金1億元。該筆捐贈資金將用於響應受災地區緊急援助需求、過渡安置、災後重建、復工復產、困難群眾保障等工作。
此前,騰訊基金會已聯動多家機構開展救災行動,啟動常態備災資金近700萬元,用於清理淤沙、環境恢復、轉運安置等。應河北涿州市政府需求,騰訊基金會聯合公羊救援隊,支持當地被困人員的航空轉運、人員舟艇轉運及物資運輸、水淹車輛移除等救援行動,並同時聯絡藍天、上海三棲等多家救援隊伍,開展一線救援行動。
8月2日,北京位元組跳動公益基金會宣布捐贈1億元,聯合公益機構,為京津冀及福建等受災嚴重的地區提供緊急救援,解決部分災區物資缺乏的情況。
此外,阿里巴巴(01688.HK)、京東集團-SW(09618.HK)、拼多多(PDD.O)等企業也拿出千萬元援助災區。
8月2日,阿里巴巴公益基金會宣布,將捐贈3000萬元抗災救災款,用於保障京津冀等地受災群眾的人身安全、採購和發放緊急救災物資,支持救援團隊,及後續災後重建工作。
8月2日,京東公益基金會宣布捐贈3000萬元物資馳援防汛救災。目前,首批物資已送達救災一線,與此同時,京東還組織當地快遞小哥將部分應急物資直接送達急需救援的老人、兒童和急重病人手中。
拼多多向中華慈善總會捐款3000萬元,馳援京津冀等受災地區。
8月2日,小米集團-W(01810.HK)公益基金會發布微博稱,緊急捐贈2500萬元,用於保障北京、河北受災群眾的人身安全、採購緊急救災物資和救援設備,及幫助災後重建工作。
小米集團創始人雷軍也在微博上表示,目前已向河北慈善聯合基金會、北京市門頭溝區接受捐贈事務中心、北京市房山區慈善協會捐款。捐款購買的救援物資已陸續到位。
網易-S(09999.HK)公益基金會決定首期向河北涿州等暴雨洪澇災區捐贈500萬元現金,以及價值500萬元的應急物資,用於支持當地緊急救災等工作開展。
8月3日,螞蟻集團通過「螞蟻公益基金會」向北京、河北捐款2000萬元,支援當地的防汛救災工作。據悉,其中1000萬元將捐贈給北京市慈善協會,支援門頭溝區、房山區的救災安置和災後恢復;剩餘1000萬元將捐贈給河北省保定市慈善協會,支援受災嚴重的涿州等地區。
兩上市車企帶頭捐款千萬元,更多捐款救助在路上
除了上述互聯網巨頭企業外,汽車行業公司的捐助也在進行中。
8月1日,理想汽車-W(02015.HK)宣布向北京市慈善協會捐款2000萬元,用於開展緊急救災,包括災後道路、橋樑、校園、家園等基礎設施的修繕,以及困難家庭救助等領域的工作。
理想汽車2023年6月份共計交付新車32575輛,月度交付量首次突破3萬輛,同比增長150.10%。今年第二季度,理想汽車累計交付量達到86533輛,同比增長201.6%。公司2023年上半年的交付量已經超過2022年全年的交付量。
理想汽車月度交付量首次突破3萬輛,成為繼賓士、寶馬、奧迪和特斯拉之後,第五家月交付量突破3萬輛的豪華品牌,也是唯一一家月交付量超過3萬輛的中國豪華品牌。
比亞迪(002594.SZ)宣布,捐款2000萬元用於緊急救災和災後重建工作。
受益於新能源汽車行業的快速增長,2023年上半年,比亞迪新能源汽車銷量在上年同期的高基數上實現強勁增長,市場份額持續提升,繼續強化在新能源汽車行業的領導地位。2023年上半年,比亞迪預計實現歸屬於上市公司股東的凈利潤為105億元至117億元,同比增長192.05%至225.43%;扣除非經常損益的凈利潤為93億元至103億元,同比增長206.99%至240%。2023年1-7月,比亞迪新能源汽車累計銷量突破150萬輛,其中,海外累計銷售超9萬輛,超越2022年全年的海外銷售總量。
寶馬集團官微消息,8月3日,寶馬中國宣布,緊急向北京市慈善協會捐款人民幣1500萬元,該筆捐款將根據北京市周邊門頭溝區、房山區等受災地區需求,用於採購生活物資、緊急救援設備及災後重建工作。
此外,更多企業陸續加入防汛救災行列。
貝殼集團通過北京貝殼公益基金會捐款800萬元,用於京津冀等地防汛救災使用。
北京星巴克公益基金會宣布捐贈100萬元,與北京平瀾公益基金會一同,緊急援助京津冀地區的防汛救災工作。此次捐款將用於受災人員的基本生活保障,支持救援隊開展工作,災區健康防疫及後續的村級應急能力建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