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在是否反對和大陸市場上「脫鉤」這個事情上,我們得先打出一個大大的問號。
在我們的口中一向是美歐,美歐。兩者似乎在嘴巴上就被掛在了一起。但是在美半導體的層層限制之下,我們迎來所謂的半導體黑暗時刻的時候,歐盟內部高層透露出了他們的意思——將和美國半導體一同對於我們開始進行最先進的晶元限制。
但事情的發展過程估計連美國都沒有料到,因為歐盟在此事表態後又變臉了。
他們鄭重的對大陸市場發聲:雙方市場的關係相當重要,而他們作為歐盟,並不是美國。他們應該有自己的一套方法,並且要繼續保持對大陸市場上的對話。甚至,就算強調了減少對大陸市場依賴的情況下,他們仍舊錶示他們是反對「脫鉤」局面的。剛好在這個階段,荷蘭又給我們來了一顆定心丸,就光刻機限制事情上,他們想拉攏歐盟層面出面,結果歐盟沒搭理,還表示要保持距離。
可這一切都不是一個定局,因為變臉之後的歐盟又重新進行了表態:「去風險」才是他們的正式概念,而這將作為他們今後對於大陸市場上的重要思想。這個態度,和當初的降低對大陸市場上的依賴掛鉤,畢竟基於市場依賴程度而言,這潛意識就是一種「風險」。換句話說,歐盟這是打算就「美歐」聯手,對我們大陸市場上進行限制了。
實際上,在過去的多輪表態中,他們內部高層提出的降低對我們依賴的風險,要和美國半導體一同限制,甚至是連半導體的一顆螺絲都不給我們言論,要比他們和大陸市場持續聯繫的言論要多得多。而且,在荷蘭之前公布的光刻設備禁令中,ASML也是把事情鬧大了。
原本歐盟這種不斷變化的態度,讓大家都看到了一絲希望。就算他們不和大陸市場有所關聯,但至少不加入到限制的行列,於我們而言也是一個利好。並且,歐盟除了在華為、中興設備通信上有些過分,真正也沒有涉及到半導體設備以及技術方面的限制。然而,ASML卻在DUV光刻設備限制具體設備文件出爐之後,表示:他們不止要遵守美國以及荷蘭出爐的限制規定,甚至也要遵守歐盟的規定。
不難看出,歐盟是打算淌著一灘渾水了。而個人之所以說ASML把事情鬧大了,是因為在這樣的局面下,以及光刻設備還要遵守歐盟的規定,意味歐盟已經被推上了一個不得不做選擇的路。而且,是一個他們內部有不少人不願意看到的局面。誠如不少歐盟國成員的「警告」一樣——他們是歐洲,而不是美國。
所以,在這個背景下,歐盟此前表態反對「脫鉤」的言論還真的應該再次打一個問號。而就個人覺得,歐盟的加入或許會讓限制的變數更大。此前,美國半導體就打算有進一步收攏限制的意思,如對英偉達、美光、AMD等特供版的晶元也打算限制,目的大概就是為了降低放開三星和SK海力士豁免期的霸權能力削弱引起的連鎖反應。再加上,荷蘭的限制禁令一度被專業人士解讀為「經驗不足,技術實力不足,限制效果不大」,那麼一旦歐盟進入,就或將彌補這些短板,成全美技術上的一步步逼緊。
總之,當下的形勢算不得樂觀。但剛剛也說了歐盟的態度總是再變,具體最後會承受這個變動還不一定呢。對此,你們是如何看待這個事情的呢?歡迎大家對此進行留言評論、點贊和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