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一前夕,區四套班子領導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

2023年06月29日21:45:16 國際 2827

今年是中國共產黨建黨102周年,七一前夕,區委書記陳傑,區委副書記、區長高奕奕,區人大常委會主任李萍,區政協主席凌惠康,區委副書記陸奕繹等區四套班子領導分別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向他們送上親切慰問和誠摯祝福,感謝他們為黨和國家作出的突出貢獻。

七一前夕,區四套班子領導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 - 天天要聞

在老黨員趙祿寶家中,陳傑詳細詢問了其生活及家庭狀況。趙祿寶退休回滬後積极參与各項志願者活動,憑藉自己黨務工作經驗,把黨的相關精神及時傳達到大場鎮各企事業單位和居村委員會,深得廣大黨員的喜愛和尊重。曾榮獲全國模範人民調解員、上海市優秀志願者、寶山區優秀共產黨員、上海市基層理論宣講先進個人、寶山區學習貫徹黨的十八大精神群眾性宣講先進個人等榮譽稱號。陳傑感謝他退休後仍紮根基層一線,為基層社區治理貢獻了力量。他表示,趙老服務基層一線,起到了很好的示範引領作用,服務引導廣大居民的同時也為年輕黨員做了表率。當前,寶山圍繞「北轉型」發展戰略,正不斷做大發展蛋糕,更好提升城市品質、不斷改善民生,讓百姓更好享受發展成果。陳傑囑咐趙老保重身體,同時叮囑街鎮及相關部門要時時關心關注好老黨員的生活日常,做好服務保障等工作。

七一前夕,區四套班子領導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 - 天天要聞

在老黨員陳裕卿家中,高奕奕關切詢問了她的生活起居、身體狀況等。陳裕卿曾多次被評為上海市「三八」紅旗手、志願者先進個人及優秀共產黨員志願者榮譽稱號,退休後仍不斷發揮餘熱,積極為社區事業作貢獻。高奕奕對她一直以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作用、積极參加社會志願服務活動付出的努力表示感謝。他表示,陳老退休不褪色,用實際行動詮釋了共產黨人的初心本色,為年輕一代樹立了榜樣。我們要向老黨員們致敬,學習傳承好他們的優良作風,讓榜樣的力量「一路生花」。同時,高奕奕還叮囑社區及相關部門工作人員要多關心老黨員的生活,及時幫助他們解決好生活中遇到的困難和問題,讓老人切實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

七一前夕,區四套班子領導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 - 天天要聞

在黨員王懿燕家中,李萍關切詢問她的身體健康狀況,並對她熱心參與社區工作表示讚揚。王懿燕身患疾病並多次手術,家庭生活拮据。但她積極樂觀、熱心公益,長期擔任黨小組長、樓組長支持社區工作,特別在疫情封控期間,帶領樓道居民互幫互助,共克時艱。李萍說,王懿燕積極發揮餘熱,用心服務群眾,充分發揮黨員先鋒模範帶頭作用。相關部門、街鎮、居委要關心關愛睏難黨員、老黨員,始終帶著感情、帶著責任做好服務保障工作,用心用情用力為他們排憂解難,把黨的溫暖送到他們身邊。

七一前夕,區四套班子領導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 - 天天要聞

在困難黨員李慧英家中,凌惠康對她給予親切的慰問和關懷,詳細了解和詢問她的日常生活情況和身體健康狀況。李慧英身患重病,治療費用高昂,家庭生活情況困難。但她堅強樂觀,多年來持續關注小區的社區治理,力所能及地參與社區志願服務,以各種方式在基層發光發熱。凌惠康對她作為基層優秀黨員熱心公益、樂於奉獻的精神表示肯定和讚揚,並叮囑街鎮、居委在各方面給予她更多關心和愛護,為困難黨員個人和家庭切實紓難解困,讓他們真切感受到黨和組織的溫暖。

七一前夕,區四套班子領導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 - 天天要聞

楊秀清的父親是一名軍人,在她10歲時,父親犧牲在抗美援朝戰場上。楊秀清曾是一名人民教師,她和愛人退休後繼續發揮餘熱,積极參与小區治理等活動,發揮著共產黨員的先鋒模範作用。陸奕繹說,老黨員是黨的寶貴財富,他們默默無聞、兢兢業業在各個崗位上,為黨和國家建設做出了積極貢獻。我們要加大對老黨員的關懷和幫助力度,切實解決老黨員的實際問題,把他們的冷暖放在心上,真情實意幫助他們解決困難,讓他們時刻感受到黨和政府的關懷與溫暖。

七一前夕,區四套班子領導走訪慰問老黨員、困難黨員 - 天天要聞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3小時!破案! - 天天要聞

3小時!破案!

離車上鎖 記得抽鑰匙。防範電動車被偷盜,離開車時,要隨時隨地鎖車,並將車鑰匙隨身攜帶。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 天天要聞

探尋跨區域非法獵捕野生動物治理鑰匙

被不起訴人的住所地和違法行為地均在不同的州、市甚至不同的省份,如何落實行政處罰?日前,貴州省玉屏侗族自治縣檢察院通過向異地行政機關制發檢察意見書,並以辦案為契機,實現湘黔四地聯動會簽行刑反向銜接工作協作機制,為一起跨區域涉非法狩獵行刑反向銜接案件畫上圓滿句號。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 天天要聞

科技讓高原老人安享晚年生活

自2024年7月以來,拉薩市城關區已為1263名高齡、空巢、失能等特殊困難老人家裡配備了護理床、制氧機以及床頭「一鍵呼叫」等智能設備,這些設備的數據都會連接到市級智慧養老數據聚合平台,實現統一管理,為老人們的生活提供便利與安全保障。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 天天要聞

2021年,貴州一男子靠養牛發家致富,年收入高達700多萬

2021年,貴州一男子憑藉一手獨特的養牛方法,養殖一頭牛他就能凈賺一萬多元,更讓人嘖嘖稱奇的是,他還巧妙地運用自己的智慧,創立了一套以養牛為主的立體循環農業模式,通過使用這種模式,他的年收入高達700多萬元,那麼他的這套養牛方法究竟有何獨特之處呢?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 天天要聞

拉林鐵路守望者:在雪域「天路」托起365個「扎西德勒」

「回溯至2021年,青藏鐵路拉林線開通之際,我便投身到這條線路的工作當中,能夠深度參與拉林鐵路的運營,這份榮耀始終在我心間熠熠生輝。」4月1日,西藏自治區黨委宣傳部攜手青藏鐵路集團公司,於拉林鐵路共同開啟「坐著高鐵看中國·尋訪藏家桃花源」主題採訪活動。身為青藏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 天天要聞

戈壁藍莓吃上「定製餐」

站在山南市扎囊縣阿扎鄉的戈壁腹地,目之所及不再是記憶中的黃沙漫卷。成片的智能溫室在烈日下泛著銀光,這片曾在戈壁荒灘種出聖女果而聞名的「戈壁田園」,如今,能讓土壤要求極高的藍莓也在此紮根,上演著現代農業最震撼的逆襲劇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