菲律賓最近有些過火,不僅聯合美軍在南海周邊展開了一系列軍事演習,還將4座菲律賓基地租借給了美軍,讓美軍在南海周邊有了據點。菲律賓的行為是對中方的嚴重挑釁,中國駐菲律賓大使發出警告:如果菲律賓政府真的關懷在台灣地區的15萬菲律賓勞工,那麼就應該明確反對「台獨」,而菲律賓向美國新增開放緊鄰台海的軍事基地,就是給當前的緊張局勢「火上澆油」。
似乎是中國的警告生效了,4月19日,菲律賓參議院外交關係委員會舉行聽證會,菲律賓議員就美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向菲律賓外長馬納洛發出質詢:對美軍開放的軍事基地是否會成為「武器庫」的一部分。馬納洛對此回應稱:該協議允許雙方進行軍事培訓和聯合演習、人道主義方面的合作,其他合作事項則需要通過菲律賓的同意才可推進。《加強防務合作協議》並不「針對」第三方,菲律賓的外交戰略是「與各國保持友好關係」,所以菲律賓不會同意美國在本國基地部署「防衛台灣的武器」。
對於在印太地區設立「保衛台灣的武器庫」,其實美國早就開始準備了。美國2023年國防授權法案里就規定了,美國總統可以在亞太地區存放用於「防衛台灣」的「應急武器庫」。4月19日,韓國總統尹錫悅在接受路透社採訪時大言不慚的聲稱:「台灣問題是國際問題,韓國將會和國際社會共同反對依靠武力改變現狀」。尹錫悅也成為首個公開支持「反對改變台海現狀」的韓國總統,有分析認為尹錫悅如此高調錶態,不僅僅是親美,展示對美國的唯命是從,還要配合美國的反華戰略,公然反對中國收復台灣,不排除韓國會提供軍事基地和彈藥庫以方便美國在干預台海局勢時使用。在此之前,日本就高調渲染要阻止中國軍事力量發展,在琉球西南部島嶼部署12式反艦導彈和陸上自衛隊。
所以菲律賓的態度也備受關注,菲律賓若加入美國的「干預台灣」戰略,將意味著菲律賓徹底坐在了中國的對立面,無論對於菲律賓自身,還是解決「南海爭端」都不會有任何好處。4月3日,菲律賓決定允許新增四處美軍基地,這四處軍事基地的位置都異常敏感,其中卡米洛·奧西亞斯海軍基地和拉洛機場位於呂宋島北部卡加延省,梅爾喬·德拉·科魯茲營地位於呂宋島北部伊莎貝拉省,這三處基地在菲律賓最北端,跟台灣都是「隔海相望」,最近的卡米洛·奧西亞斯海軍基地離台灣僅有400公里,美軍若是要從菲律賓干預台海局勢,這三處基地的位置是最理想的地方。而巴拉望省巴拉巴克島的基地在菲律賓西南部,離九段線非常近,是美國干涉南海局勢的絕佳地點。
菲律賓國防部長卡利托·加爾維茲也聲稱:如果台海爆發衝突,菲律賓應首先考慮的是在台灣15萬勞工的安危,但由於菲律賓力量不足,無法迅速撤離國民,因此要尋求美軍的「幫助」。
菲律賓國防部長的這番表態看起來就像是一種「借口」,這分明是在暗示美國可以用這一「借口」,在戰時去台灣「接人」。不得不令人懷疑,菲律賓外長是在唱紅臉,國防部長是在唱白臉,這一唱一和的表現,有可能是在為菲律賓國內支持美國「干預台海」進行試探,看看菲律賓國內輿論的反應。
有意思的是,菲律賓前外長艾伯特·德爾羅薩里奧在4月18日訪美途中「意外去世」,這個菲律賓前外長是個十足的反華派,同時也是「南海仲裁案」的發起者之一。在艾伯特·德爾羅薩里奧擔任菲律賓外長期間,中菲關係直線下滑。對於他的去世,菲律賓外交部發布唁文稱:德爾羅薩里奧是在4月18日「前往美國舊金山的途中」去世,還將德爾羅薩里奧稱作「推進保護國家安全、促進菲律賓人民權利和福利的堅定倡導者」。
由此可見,菲律賓國內的親美勢力依然很龐大,像艾伯特·德爾羅薩里奧這樣的人在菲律賓仍然能混得風生水起。
菲律賓新外長的表態,可以被視為在安撫中國。但是中國要的不是菲律賓怎麼說,而是菲律賓的實際表現。中國與菲律賓在經貿領域有廣泛合作,菲律賓的經濟發展很大程度上要依賴中國,與中國交惡,對菲律賓沒有任何好處。
對菲律賓來說,「請神容易送神難」,菲律賓將美軍請進了家門,將來想把美軍攆走就不是那麼輕鬆的事了。雖然菲律賓現在表態不會同意美國在本國基地部署「保台武器」,但是美軍對武器用途有「最終解釋權」,將來大可以謊稱這些武器用於自衛而非台海地區來搪塞菲律賓。也就是說菲律賓國內的美軍一日不撤,菲律賓將來勢必會被捲入台海戰爭。菲律賓應該儘早認清美國的虛偽本質,才能避免淪為美國的炮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