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歐盟委員會主席馮德萊恩即將同法國總統馬克龍聯合訪華,但從目前的情況看,這位歐洲「首腦」還沒有理清楚中歐關係發展的思路,人還沒到,就已經開始給中方提不合理要求了,其要求中國在俄烏局勢中發揮更為積極的作用,並阻止俄羅斯在烏克蘭的行動。
另據美歐媒體報道,馮德萊恩在此前的講話中,將中歐關係同中俄關係掛鉤,稱未來歐盟同中國的合作關係,取決於「北京對莫斯科的態度」。
馮德萊恩稱,歐盟同中國的關係仍取決於未來中方對烏克蘭危機的基本態度。
但同時馮德萊恩也表示,與中國繼續保持對話和合作仍全面符合歐洲利益。
此外馮德萊恩還從側面透露,歐洲可能試圖放棄,同中國《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下多年來的談判和合作努力,並重新評估對華戰略。
另據俄媒報道,4月馮德萊恩和馬克龍訪華的一個重要議題,是保證中國出口的鋰、鈷和其他稀土產品的對歐供應鏈。
俄媒指出,中國是全球第一大稀土出口國,而伴隨著新能源產業和高新材料產業的不斷發展,作為綠色產業重要領軍者和材料產業龍頭,歐盟在鋰礦和稀土等戰略礦產方面的需求直線上升,對中國在稀土資源上的依賴,比「對俄羅斯的能源依賴」還大。
根據實際情況,當前沒有國家能替代中國彌補歐洲對於稀土的需求。
因此如果歐洲未來希望建造更多的太陽能發電廠,在北海上建設更多的風力發電機,以滿足綠色能源發展需求並減緩對俄能源依賴,那麼維持和中國的稀土貿易格局是必須的。
這下,歐盟的政治要求和現實需求,其實都通過馮德萊恩表達出來了,但是其思路,完全稱不上是正確。
對於馮德萊恩在俄烏問題上有關中國的呼籲,我外交部發言人毛寧表示,中國並非烏克蘭局勢當事國,而是站在國際與和平角度,致力於推動和平解決危機的倡議者。
毛寧指出,在分歧上中方希望同歐方就事論事地溝通交流,並期待歐方能夠更多地從歐洲自身長遠發展角度出發,獨立自主制定這方面解決思維。
除外交部對馮德萊恩的錯誤言論進行回應後,我駐歐大使傅聰也有所回應,其批評給馮德萊恩寫講話稿的人完全不了解中國,甚至可能在故意歪曲中國的立場。
有分析認為,從歐洲的立場上,馮德萊恩的做法是從自身的認知上,採取的對華「外交平衡」舉措。
要知道,當前歐盟內部在俄烏局勢與對俄態度上已經「走火入魔」,外面還有美英「監督」歐盟對烏克蘭的援助和對俄羅斯的「脫鉤」。
而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持和平立場,堅定從政治角度出發對話協商解決問題,在局勢之外堅持中俄關係的健康正常發展。
然而西方很多極端觀點認為,歐盟如果要同中國打交道,必須要中方在對俄立場上「給個交代」,否則就「不能信任中國」,因此才有了馮德萊恩的隔空放話。
但是離開歐洲的立場,客觀來講,馮德萊恩的表態,首先已經代表歐盟將中國定義為了歐洲的「系統性競爭對手」和「安全不穩定因素」。
此外,馮德萊恩還在不斷想當然的放大中歐在各種理念上的區別和分歧,正所謂「欲加之罪何患無辭」,歐方已經做好了帶著火藥味和警惕心理來談合作的準備,別人為什麼還要談?
其次,馮德萊恩是將中歐關係和中俄關係強行掛鉤,這顯然是外交威脅。
中方無數次強調,中國並非俄烏局勢當事國且絕不會為俄羅斯提供武器,中俄關係發展完全無害於俄烏局勢,中方一心一意推動和平解決問題,這是誠意,是解決問題的友好態度。
現在歐盟反過來拿中方的誠意,來威脅中國「反對」俄羅斯、劣化中俄關係,這就是赤裸裸的挑撥離間,是以自身為中心處理國際事務的純粹體現。
而且馮德萊恩還稱中國在俄烏局勢上偏袒和保護俄羅斯,但中方在烏克蘭問題上的立場一貫是明確的,即堅持政治解決、從客觀事實出發。
除了俄烏局勢之外,馮德萊恩還拿中歐雙方投入心血、努力數年的《中歐全面投資協定》來當籌碼,這根本看不出歐方的誠意。
總而言之,馮德萊恩如果解決不了自身的矛盾心理,就不要帶著分歧和刁難來中國,來了也無助於解決中歐關係和歐盟自身的困境,想著什麼事情都圍著自己的原則和立場轉,那是不可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