歐盟統計局日前公布的數據顯示,美國已取代俄羅斯成為歐盟最大原油供應國。
之所以能實現「取代」,源於美國一手挑起烏克蘭危機後,又大打「石油牌」等,讓歐洲陷入嚴重能源短缺,不得不寄望於美國這個「救世主」。
然而,近日,「歐佩克+」宣布減產,刺激國際油價大幅上漲,這將讓美國連續加息應對高通脹的努力在很大程度上打了水漂,美國的「石油牌」越打越擰巴、越打越沒底。
美國「石油牌」曾把歐洲打成能源危機「最大輸家」
要知道,直到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前的2022年1月底,歐盟最大原油供應國長期都是俄羅斯。美國雖然位列歐盟第二大原油供應國,但其占歐盟進口原油總量的份額,與排位第一的俄羅斯有著較大差距。
但到了去年12月,美俄原油在歐盟進口原油中的佔比有了顛覆性的變化。

歐盟統計局官網截圖顯示:2022年12月,美國原油在歐盟進口原油中佔比躍升到了18%,俄羅斯原油佔比則驟降至4%。
去年2月烏克蘭危機全面升級後,歐洲在美國的裹挾下一步步切斷了與俄羅斯的能源聯繫。
去年6月,歐盟決定禁止通過海上運輸方式購買俄羅斯汽油、柴油等石油產品。
去年12月,歐盟又與七國集團和澳大利亞一道,對俄海運出口原油設置每桶60美元的價格上限。
對俄制裁的反噬作用很快顯現出來:能源短缺、物價飛漲、生活開支激增成為歐盟國家普遍問題,企業與民眾背負沉重壓力。

歐盟理事會官網:歐元集團上月發表的歐盟2024年宏觀經濟聲明指出,歐元區能源價格仍處高位,通脹率也將在一段時間內繼續上升,預計歐元區2023年經濟仍將保持低迷。
事實表明,美國主導的制裁非但沒有拖垮俄羅斯,反而讓歐洲成為能源危機的「最大輸家」,美國則成為「最大贏家」。
用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的話說,歐盟統計局的最新數據意味著,美國實現了「重要逆襲」。
但該報道又援引俄羅斯能源部長尼古拉·舒爾吉諾夫的表態說,俄方已經成功將受西方制裁影響的石油出口全部轉向「友好國家」,出口額並沒有下滑。

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截圖
去年,正是由於對俄制裁導致的油價飆升,把美國推進了40年不遇的高通脹漩渦。而一心追求高利潤的美國油企則拒絕增加產量以平抑油價。
最後拜登政府只能通過大規模釋放戰略原油儲備,在一定程度上使油價從峰值回落,但相比他上任時的油價仍高很多。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截圖
「世界不再是一個單極世界」
最近的另一條消息又給美國添了堵。
近日,多個歐佩克和「歐佩克+」產油國宣布自願削減石油產量,總減產幅度超過160萬桶/日,持續時間從今年5月到2023年底。
這是「歐佩克+」去年10月宣布減產後的又一減產動作。
「歐佩克+」的最新減產決定,給近來因美歐銀行業危機陷入萎靡的國際油市以刺激:截至4月4日,國際油價漲幅超過5%;布倫特原油期貨收於每桶84.93美元,上漲6.31%,創下了自2022年3月21日以來的最佳單日表現。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報道截圖
讓市場振奮的減產決定卻讓美國慌了神。美方認為此刻減產「是不可取的」。
因為「歐佩克+」減產將導致油價回升。美國一家能源公司的負責人稱,這一減產計劃可能會使油價每桶上漲10美元。
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則針對美方回應強調,「歐佩克+」部分國家決定減產意在支撐油價,是有關國家的獨立決定,「其他國家滿不滿意是他們自己的事」。

塔斯社報道截圖
更讓美國惱火的是,沙特等主要產油國的減產決定,可能使美西方對俄制裁變得徒勞無功。
要知道,去年10月「歐佩克+」宣布減產決定後,美國就大大尷尬了一把。
當時距離美國中期選舉僅剩半個多月時間,為了拉抬持續低迷的支持率,拜登政府官員此前曾花費數月對沙特等國「連哄帶嚇」,要求它們增產石油。
但最後,主要產油國不僅拒絕增產,還做出了自新冠肺炎疫情以來的最大減產決定。

《華爾街日報》:美國政府曾要求沙特等主要產油國把減產計劃推遲到美國中期選舉後,以防選舉前油價飆升,傷及民主黨選情。但沙特直截了當地拒絕了美方要求。
這次「歐佩克+」宣布減產後,彭博社分析說,如今拜登手中能用來反制「歐佩克+」、爭奪全球石油市場主導權的牌比去年更少了。
報道還稱,自從美國推動執行史上最大規模戰略石油儲備釋放計劃之後,美國戰略石油儲備庫存現已降至1983年以來的最低水平。
彭博社報道截圖
不少分析認為,「歐佩克+」敢於對美國任意操縱國際油價的做法公開說「不」,是當前中東地區在沙特伊朗和解帶動下呈現出的「去美國化」以及全球範圍內反抗美國金融霸權的「去美元化」這兩種趨勢的生動反映。
加拿大皇家銀行大宗商品策略主管赫里瑪·克羅夫特指出,沙特正在制定獨立於美國的經濟戰略,「同時正在結交新朋友」。這也正是其向美國傳遞的信息:世界不再是一個單極世界。

赫里瑪·克羅夫特(圖自網路)
正如英國媒體分析所說,隨著烏克蘭危機促使國際新秩序的加速形成,美國不僅影響力和榨取資源的能力急劇下降,還日益被世界其他地區孤立。由美國主導的時代「可能即將結束」。

英國「UnHerd」新聞網報道截圖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環球深觀察》
策劃丨王堅
記者丨邵一平
編輯丨李皓 林維
簽審丨李鵬 劉軼瑤
監製丨關娟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