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地時間4月4日,在比利時布魯塞爾北約總部舉行的北約外長會上,芬蘭正式加入北約,成為其第31個正式成員國。這也是自2020年北馬其頓加入北約以來,北約首次擴容。
「北約總部首次升起芬蘭國旗」
當天,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芬蘭外長哈維斯托和芬蘭國防部長安蒂·凱科寧出席了升旗儀式。
哈維斯托在北約為期兩天的外交部長會議開始前,將加入北約的契約文書交存美國駐布魯塞爾代表。他還代表芬蘭出席同日的北約外長會議。
「這對我們來說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我們尋求促進整個歐洲-大西洋地區的穩定與安全。」哈維斯托在聲明中稱。
資料圖:2023年4月4日,北約和芬蘭的旗幟在芬蘭赫爾辛基內政部大樓上空飄揚。
3日,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在新聞發布會上稱,他歡迎芬蘭成為北約第31個成員國,並強調這是北約歷史上最快的加入進程。
斯托爾滕貝格表示,「我期待著……在北約總部升起芬蘭國旗……這對芬蘭、北歐及整個北約的安全來說,將會是一個美好的日子。」
斯托爾滕貝格還補充稱,「芬蘭將為北約帶來一支訓練有素、裝備精良的軍事力量。」此外,他確信仍在北約之外的瑞典,也將成為該組織的成員。
一波三折的「入約」過程
芬蘭於2022年5月18日正式遞交加入北約的申請。按照規程,北約必須在30個成員國「一致同意」前提下才能吸納新成員。今年3月30日,土耳其大國民議會批准了芬蘭加入北約,芬蘭完成北約30個成員國的核准入約。
2022年5月,芬蘭和瑞典「攜手」申請加入北約,但遭到土耳其和匈牙利反對。經過多輪談判,土耳其、瑞典、芬蘭於同年6月底簽署備忘錄,確認土耳其同意支持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瑞典和芬蘭將不支持庫爾德工人黨、敘利亞庫爾德武裝「人民保護部隊」以及「居倫運動」,並同意解除向土耳其出口國防設備的限制。
資料圖:北約秘書長斯托爾滕貝格展示瑞典和芬蘭申請加入北約的文件。
但此後,土耳其指責上述兩國沒有按照備忘錄履行承諾。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曾公開放狠話稱,「只要我還是土耳其共和國國家元首,我們肯定不能對支持恐怖主義的國家加入北約說『行』。」
但在2023年以來,土耳其的態度有所轉變,對芬蘭加入北約的進程「開綠燈」。埃爾多安1月曾改口稱,土耳其對芬蘭加入北約持積極態度,而對瑞典則不是。按照土耳其的說法,芬蘭已為獲得成員國資格做了必要的事情,而瑞典仍有工作要做。
在歷經近一年的協調和等待後,2023年3月底,芬蘭獲得所有30個成員國同意,並宣布4月4日正式「入約」。
就在芬蘭開啟「入約」儀式前夕,芬蘭總理馬林領導的社會民主黨在2日的議會選舉中落敗,芬蘭民族聯合黨主席彼得里·奧爾波將出任下一任總理並組建新一屆聯合政府。奧爾波表示,將把加入北約、復甦經濟、推動增長、創造就業等「關鍵、主要、重要」問題寫入政府計劃。
《華爾街日報》稱,芬蘭議會選舉結果不會影響該國加入北約。但是,加入北約,將標誌著芬蘭打破維持數十年的中立,走上一條全新的道路。
據悉,一旦芬蘭成為正式成員,將有權出席北約的所有活動並發言,以及參與決策。此前,芬蘭以觀察員身份參與了北約除核武器政策規劃小組工作之外的幾乎所有活動。
資料圖: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中新社記者 盛佳鵬 攝
「並不意味著與俄羅斯敵對」
這標誌著芬蘭已經結束了長達26年的「冷戰後中立」政策,並加入了世界最強大的軍事聯盟之一。北約成立於1949年,由12個成員國組成,旨在共同保護成員國的安全和防禦共同威脅。
芬蘭正式成為北約(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第31個成員國。這標誌著芬蘭已經結束了長達26年的「冷戰後中立」政策,並加入了世界最強大的軍事聯盟之一。
北約成立於1949年,由12個成員國組成,旨在共同保護成員國的安全和防禦共同威脅。隨著時間的推移,北約不斷擴大,現在包括了包括美國、加拿大、德國、法國、英國等國家在內的30個成員國。芬蘭成為了第31個成員國。
在過去幾年中,俄羅斯在歐洲東部的行為引發了北歐國家對安全威脅的擔憂。芬蘭認為加入北約是確保自身安全的最佳途徑。不過,芬蘭政府強調加入北約並不意味著與俄羅斯敵對。芬蘭總統尼尼斯托表示,芬蘭將繼續與俄羅斯保持良好的鄰好關係,並加強與俄羅斯在經濟、文化和其他領域的合作。
最終,芬蘭的加入將加強北約的防禦能力,加強歐洲安全,但也需要注意控制與俄羅斯的緊張關係,以確保地區的穩定和安全。目前無法確定俄羅斯會採取何種行動,但可以肯定的是,北約成員國之間的軍事聯盟是為了加強彼此的防禦和安全。芬蘭加入北約無疑會增強北約在北歐地區的軍事實力,這對俄羅斯可能會造成一定的壓力和威脅。
歐洲大陸的「歷史性重組」
據彭博社報道,芬蘭「入約」帶來的直接變化,是北約與俄羅斯的邊界線長度增加了一倍。作為俄羅斯的鄰國,芬蘭與俄陸上接壤長達約1340公里,這個國家還是西歐最強大的火炮武器庫之一。
美聯社此前評論稱,如果芬蘭、瑞典「入約」,將相當於歐洲大陸出現了「歷史性重組」。
報道稱,芬蘭成為波羅的海地區第7個北約成員國,將會進一步加強北約在該地區的軍事影響力,使北約能夠在芬蘭訓練有素的軍隊的幫助下,加強對俄西翼的監控,從而進一步控制聖彼得堡與加里寧格勒間的海上航道。
此外,北極地區的戰略重要性正在增加,芬蘭的軍隊接受過寒冷天氣的訓練,芬蘭將成為北約極地戰略重要的「資產」。
芬蘭也將享受到北約第五條所規定的集體防禦條款,即如果任何一個成員國遭受武裝攻擊,其他成員國都有義務提供援助。
俄媒援引俄羅斯地緣政治問題研究院院長、退役上校列昂尼德·伊瓦紹夫的話稱,加入北約後,芬蘭將成為「一個擁抱北約部隊的非獨立國家」。
伊瓦紹夫補充道,芬蘭加入北約將使與俄羅斯接壤的武裝部隊人數從之前的5萬增加到30萬,而這種情況將促使莫斯科通過部署多個師、防空系統和某些類型的導彈武器來加強其在邊境的軍事存在。
資料圖:俄羅斯國防部長紹伊古。
俄羅斯:將加強軍事力量
自芬蘭和瑞典申請加入北約以來,俄羅斯方面除警告外,也提出了多種應對方案。比如,在俄芬邊境部署軍用氣球、駐紮在聖彼得堡附近的部隊持續進行戰鬥值班等。
據俄新社報道,俄外交部副部長格魯什科3日對芬蘭正式「入約」一事回應道,「我們將加強在西部和西北部方向的軍事力量。如果北約其他成員國的部隊和資源部署在芬蘭,我們將採取進一步措施,切實確保俄羅斯的軍事安全。」
俄國防部長紹伊古也曾表示,會採取「適當的反制措施」,其中包括在西部軍區組建12個師團。
俄聯邦安全會議副主席梅德韋傑夫此前稱,假使瑞典和芬蘭加入北約,俄羅斯將「不可能再討論波羅的海地區的無核化地位」,或在波羅的海部署核武器和高超音速導彈作為回應。
北約軍事委員會主席羅布·鮑爾3日表示,芬蘭並未要求北約成員國在芬蘭領土駐軍。鮑爾稱,北約是否會在芬蘭駐紮軍隊,還要問芬蘭。
鮑爾在接受採訪時指出,「目前還沒有這樣的要求。但當然未來可能會出現,屆時我們將不得不認真考慮。」
(中新網、環球網等)
編輯:趙珊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