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透社日前援引知情人士的消息報道稱,美國政府計劃在未來幾周發出強硬信號,要求墨西哥開放能源市場。分析人士認為,墨西哥可能會面臨仲裁程序和報復性關稅。美墨緊張關係有可能升級。
路透社報道:美國計劃就能源爭端向墨西哥發出最後通牒,威脅增加關稅。這讓美國總統拜登和墨西哥總統洛佩斯之間的緊張關係升級。
據多名消息人士透露,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計劃向墨西哥談判代表提出所謂解決美墨能源貿易爭端的最終決議,即要求墨西哥開放電力和石油市場,否則美國將依據「美國-墨西哥-加拿大協定」成立獨立小組解決爭端。
如果墨西哥輸掉裁決而又不採取糾正措施,美國和加拿大可能對墨西哥商品徵收數十億美元的報復性關稅。
去年美國和加拿大要求與墨西哥進行貿易談判,但消息人士稱幾個月來談判收效甚微,美方曾指責墨西哥偏袒本土公司,損害了美國電力生產商和石油公司的利益。
報道稱,美國多家能源公司近年來一直在努力獲得墨西哥的經營許可。有網友評論稱:「美國希望它的公司在所有國家都能得到紅地毯並佔主導地位,卻不願意其他國家去美國做同樣的事情。」
這已經不是美國對墨西哥第一次高舉關稅大棒了。2018年美國決定不再延長對歐盟、加拿大和墨西哥的鋼鋁關稅豁免期限,從當年6月1日起對這三個經濟體的鋼鋁產品分別徵收25%和10%的關稅。2019年5月,美國以對墨西哥進口西紅柿開展反傾銷為由,徵收17.5%的關稅。
2022年以來,拉美「圍繞資源而產生的民族主義情緒」明顯抬頭。除墨西哥外,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秘魯等國陸續出台資源國有化政策,涉及鋰、銅等諸多礦產資源。拉美是美國主要的原材料和初級產品來源地之一,在美國看來,「資源民族主義」無疑將嚴重影響美國精心打造的西半球產業鏈和供應鏈。
彭博社報道:阿根廷、智利、玻利維亞和巴西等國計劃協調行動,加大將鋰礦石轉化為電池的力度。
中國現代國際關係研究院拉美所副所長孫岩峰在接受中央廣播電視總台環球資訊廣播採訪時分析指出,美墨能源爭端的實質是美國向墨西哥施壓,無論墨西哥的能源結構如何改變,美國能源企業「都不能少賺」:
墨西哥總統洛佩斯上台後提出了「第四次革命」的口號,其核心內容是大範圍扭轉前政府的新自由主義政策,將原來進行市場化、國際化的能源和電力行業逐步回歸國有化。這意味著墨西哥政府將加大對能源領域的管控和對市場的監督,這給美國的跨國公司帶來了經營上的困難,面臨經濟損失。與此同時,美國也很難重新進入墨西哥的農業市場,這是美墨最大的紛爭焦點。美墨之間原本就有貿易爭端。墨西哥是美國的第三大貿易夥伴,2022年美墨貿易額達到了近8000億美元,但其中美國的貿易逆差高達1300億美元,所以美國長期向墨西哥施壓,希望墨西哥進一步開放市場,包括農業市場。
孫岩峰認為,美國增加關稅方面的威脅,會迫使本就處於弱勢地位的墨西哥作出一定讓步,同時美墨能源爭端會更加複雜:
從以往美墨貿易爭端的最終解決方式看,墨西哥作出讓步的可能性較大。一是因為墨西哥的經濟,尤其是對外貿易非常依賴美國;二是美國在特朗普時期簽訂的《美墨加貿易協定》中設置了很多條款,更有利於美國的企業,對墨西哥這種在貿易結構中處於弱勢地位的國家很不利。最近,圍繞轉基因玉米的准入問題和美國批評墨西哥人權的問題,墨西哥政府對美國的意見非常大,墨國內民意出現強烈的反美聲浪,因此,未來美墨貿易爭端可能會變得非常複雜。
素材來源丨環球資訊廣播《直播世界》
封圖丨視覺中國
總台記者丨楊卓英
編輯丨黃濤 楊楠
簽審丨侯晨 江愛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