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去兩年多時間,美國拜登政府為了遏制住中國的崛起,在地緣政治博弈上拉幫結派,意圖構建一個個小團體來對付中國。從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到AUKUS美英澳聯盟,再到美日韓三方防務合作加強,都可以明顯感知到拜登對付中國的陰謀。然而就是在這種背景下,一個新的遏制中國機制,如今也出現了苗頭。
近日,有外交消息人士對外透露,加拿大方面提議與美國,日本和韓國建立四方合作機制,以應對所謂的中國威脅和俄羅斯威脅。該四方合作機制,其實與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並未太大區別,只不過把印度和澳大利亞,換成了韓國和加拿大。
個人分析認為,加拿大提議構建新的安全對話機制,顯然是有深意。第一,從加拿大的角度來講,這充分反映出特魯多政府的親美反華立場以及渴望介入全球事務的巨大野心。在過去的兩年時間裡,儘管加拿大在反華的問題上一直向拜登靠攏,但是美國卻一直不帶加拿大玩,組建好幾個聯盟都沒有喊上加拿大。在這種背景下,害怕被冷落的特魯多政府,如今想站出來分杯羹,也就不那麼意外了。
第二,從美國的角度來講,這也是對印澳兩國的間接剔除。從美日印澳四方安全對話機制建立至今,我們可以發現一個很尷尬的事情,那就是雖然成立了兩年,但是什麼大事都沒有干成。究其根源就在於,印度和澳大利亞這兩個變數。具體來講,印度莫迪政府,並無太大的想法與中國搞對抗,即便是中印邊境摩擦,印度也不願意讓外部勢力介入,這就讓拜登很受傷。而澳大利亞的變數就在於,工黨領袖阿爾巴尼斯上台後,澳方對華態度逐步改善,哪怕是AUKUS繼續推行都比較勉強,進一步要求澳大利亞反華,更是困難。在這種背景下,拜登也明白,繼續堅持美日印澳四方框架,已無太大的意義。還不如另起爐灶,選聽話的國家加入,韓國和加拿大顯然就是首選。而之所以讓加拿大來提,很顯然是不想當得罪印度和澳大利亞的惡人而已。
坦白來講,拜登為了遏制中國而打造的這些小圈子,哪怕一天組建一個,其實都沒有太大的意義。畢竟國與國之間的合作,終究是建立在利益的基礎上,拜登要想使喚得動這些小弟國家,必然需要付出一定的代價,這種代價也許短期不會明顯,甚至只需動動嘴皮子,但是長遠來看,缺乏利益紐帶的國家關係,終究是不可靠的。而偏偏如今的美國,不是想著怎麼扶持自己的盟友,而是想著怎麼收割全球,還盯上了盟友的產業。如果這種趨勢繼續發展下去,那麼美國和其他盟國的關係,註定越走越遠,對華打壓更是無從談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