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15日---國際消費者權益日,顧名思義,就是站在消費者的立場上維護消費者權益的節日。315是一個節日,也是一次展示,更是一次檢閱。
那麼對於消費者權益日的由來,消費者有哪些權益,你知道多少呢?
消費者權益日的由來

「3.15」即「國際消費者權益日」(International Day for Protecting Consumers』 Rights)。1983年,國際消費者聯盟組織把每年的3月15日定為國際消費者權益日,並規定消費者享有獲得安全保障、獲得產品正確資料、自由決定選擇以及要求賠償和要求保障有益的健康環境等權利。
中國消費者協會於1984年12月經國務院批准成立,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的保護消費者合法權益的全體性社會團體。它的宗旨是:對商品和服務進行社會監督,保護消費者的合法權益,引導廣大消費者合理、科學消費,促進社會主義市場經濟健康發展。
消費者應當如何維權
(一)線下實體店:
1.與商家溝通:如果消費者買了有問題的商品,可以先與商家協商解決。
2.撥打12315投訴電話:如果消費者與商家溝通以後,問題得不到解決,就可以撥打12315投訴電話。
3.登錄12315投訴官方網站反映情況。
4.向有關部門反映情況:消費者可以向當地的行政主管部門反映自己遇到的難題。
(二)線上店鋪:
1.網站投訴:各個大型購物網站有自己的客戶服務部門,處理各種交易糾紛。消費者可向網站提供購買的商品的照片、聊天記錄、交易記錄等相關信息,進行投訴或舉報。如果涉及到刑事犯罪嫌疑的,各個大型購物網站還應向公安機關及時反映情況。
2.網上報案:一旦遇到網購詐騙,應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為避免更多消費者上當受騙,已受騙的消費者要及時向公安部門報案,請求公安部門去查封網站和騙子的手機電話及銀行賬號。消費者可向各地公安局網監處報案,也可電話報警。
3.消協投訴:與普通商品一樣,網上購物的商品發生消費糾紛,也可向省、市消協投訴。維權熱線:12315。
對於網上購物存在的風險,提醒各位消費者,要盡量索取購物憑證或者保存相關證據,網上購物的實際經銷商大多數是外地公司,收貨時要留意查看票據的公章。如果已購商品發生糾紛,應按屬地管轄原則,向票據蓋章單位所在地的有關部門投訴。
消費者權益
1、安全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身、財產安全不受損害的權利。
2、知情權:消費者享有知悉商品真實情況的權利。
3、選擇權:消費者享有自由選擇商品或者服務的權利。
4、公平交易權:消費者在購買商品或者接受服務時,有權獲得質量保障、價格合理、計量正確等公平交易條件,有權拒絕經營者的強制交易行為。
5、求償權:消費者因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受到人身、財產損害時,享有依法獲得賠償的權利。
6、結社權:消費者享有依法成立維護自身合法權益的社會團體的權利。
7、獲得知識權:消費者享有獲得有關消費和消費者權益保護方面的知識的權利。
8、受尊重權:消費者在購買、使用商品和接受服務時,享有人格尊嚴、民族風俗習慣得到尊重的權利。
9、監督權:消費者享有對商品和服務以及保護消費者權益工作進行監督的權利。有權檢舉、控告侵害消費者權益的行為,有權對保護消費者工作提出批評、建議。
相關法律
關於消費者權益的保護範圍,《中華人民共和國消費者權益保護法》第二條作了明確規定:「消費者為生活消費需要購買、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務,其權益受本法保護;本法未作規定的,受其它有關法律、法規保護」。
這裡所說的有關其它法律、法規是指我國《憲法》中的有關條款,我國《民法通則》、《產品質量法》、《計量法》、《食品衛生法》、《商檢法》、《廣告法》、《商標法》、《郵政法》、《鐵路法》、《民用航空法》、以及全國人大常委會制定的《關於懲治生產、銷售偽劣商品犯罪的決定》、《部分商品修理更換退貨責任規定》等等。
來源:淄博科普轉發:薛洪帥
審核:李崇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