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軍情哥
印度自詡南亞霸主,卻對中巴這樣的軍事強國十分強硬,以此來凸顯自己的存在感,但令人大跌眼鏡的是,印度遇到比自己弱的國家,反而就變慫了。這是咋回事兒呢?
據觀察者網消息稱,1月10日到11日,緬甸出動3架戰機2架直升機,對印度境內的一個欽民族軍總部實施了兩次襲擊。
這次襲擊呈現出這麼兩個主要特點:
一是緬甸空軍出動了疑似「梟龍戰鬥機」實施了空襲,而且一次投放了至少5枚炸彈,卻造成了至少7人死亡。5枚炸彈炸死7人,這怎麼看都讓人覺得命中率並不高,有可能緬甸空軍這次是倉促出動的,情報不準導致欽民族軍成員提前逃亡了。
二是,這次空襲發生地位於印度米佐拉姆邦境內。
按照報道,緬甸軍方自2022年年底就開始對境內的各個反政府組織實施圍剿,對於武裝叛亂的更是展開了多次空襲,這導致欽民族軍地盤縮水,後者不得不逃到印度境內尋求活路。
而這也可能是印度政府默許的,不然欽民族軍早就被緬甸軍隊剿滅了。而印度政府默許欽民族軍在其境內存在,可能是想利用這些叛軍武裝在緬甸內戰中獲得更大利益。
但這次緬甸軍方直接出動戰機空襲欽民族軍總部,顯然是對印度的一記耳光。
可有意思的是,印度的邊境官員對記者說「這次空襲沒有給印度造成任何損失。」這種表態顯然蘊含著大事化小的意思,給人一種印度「有把柄掌握在緬甸軍方手裡」的感覺。可能印度方面不想把此事搞大,以免造成國際影響使得自己難以收場。
另外一方面,印度網民也不承認這次緬甸越境空襲出動的是梟龍戰鬥機,而硬說是緬軍米格29實施的越境轟炸任務,好像這麼一說,印度就不會被打臉了一樣。
畢竟,在過去印度一直把中國和巴基斯坦視為競爭對手,凡是與中巴有關的事務,都被印度媒體渲染為,印度有理中巴無理的印象。這就誤導了很多印度人,使得他們一廂情願的認為,中巴是印度的假想敵。
於是出現了我們看到的奇葩景象,越線挑釁解放軍的印度士兵,越境空襲巴基斯坦的飛行員,全都被印度方面打造成英雄人物來宣傳。
這就有問題了,中巴軍事能力明顯比印度強,印度卻敢叫板這樣的強國,面對緬甸這樣的弱國,新德里卻選擇噤聲,難道印度真是「遇強則強,遇弱則弱」嗎?
其實這一點都不奇怪,原因大概有兩點!一來,印度有藉助欽族武裝收穫地緣利益的需求,甚至可以說,欽族武裝躲在印度境內,都是得到了印度的暗中庇護,印度存在做賊心虛的心理。
二來,面對小國,印度總是選擇忍氣吞聲。2020年6月底,尼泊爾邊防軍擊斃了一名試圖越線的印度人。而印度對此事反應也十分冷淡。
原因就在於,印度與尼泊爾本身存在領土之爭,但印度卻將雙方富有爭議的土地劃歸成自己的領土,這引發了尼泊爾的嚴重不滿。可以說,印度無理在先,才引發了尼泊爾的激烈反制。
而印度不敢反制的原因,就在於這些小國擁有「光腳的不怕穿鞋的」精神,他們如果選擇與印度開戰,那麼印度就算有三頭兩臂也應付不過來。畢竟,印度得罪的國家實在太多了,一旦與某小國翻臉,誰知道會不會引發連鎖反應,讓印度陷入多線作戰的困境中。
總之,緬甸空襲印度,印度是啞巴吃黃連有苦說不出來。看來,在處理小國事務上,印度並非像印度媒體渲染的那樣「強大」,這讓人看到印度原來也有脆弱的一面。所謂治大國如烹小鮮,治理印度這樣的大國也不能一直走冒險主義路線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