背道而馳!「經濟悲觀情緒」在美國蔓延,而政府只想升級俄烏戰爭

2022年12月17日21:36:11 國際 1137

文|陸棄

華爾街日報》的一項民意調查顯示,約52%的美國人相信2023年美國經濟會進一步惡化,25%的受訪者認為不會有所改善,18%的人則認為將維持現狀。此外,還有66%的民眾認為美國選擇了一條錯誤的道路。而處處與拜登政府針鋒相對的共和黨派,則有83%的人認為,美國經濟在民主黨的帶領下會惡化。

背道而馳!「經濟悲觀情緒」在美國蔓延,而政府只想升級俄烏戰爭 - 天天要聞

美國民眾更關心柴米油鹽

相較於俄烏走向、世界局勢這些國際大事,美國民眾更關心防疫物資夠不夠、通脹率和物價何時降下來、工作能否保住這些「小事」。

根據民調機構蓋洛普公司的調查,僅有1%的美國人認為俄烏局勢是美國最重要的問題。即使是在俄烏戰爭剛開始,美國大力向國內民眾詆毀俄羅斯之時,也不過9%的民眾認為俄羅斯是美國主要問題,隨後在戰爭爆發後的第二個月,該比例下降到5%。

對於美國人,亦或是全世界和平國家的普通民眾而言,沒有什麼事比柴米油鹽醬醋茶這些家常事更重要。

美國政府更關注國家大事

但無論是中期選舉的辯論主題,還是政府日常的發言、簽署的法案,似乎更關心戰爭、墮胎、槍支、氣候變化、難民這些更「高級」的問題。

背道而馳!「經濟悲觀情緒」在美國蔓延,而政府只想升級俄烏戰爭 - 天天要聞

市民的關注點和政府完全不同,但我們不能就此斷定,美國民眾目光短淺,不關心政治。其實恰恰相反,近一半的美國民眾都在呼籲俄羅斯和烏克蘭間儘快和談,並反對美國政府繼續對烏克蘭提供軍事援助。

當民意和政府的政策出入極大,甚至背道而馳,並且按照政府提供的路線,民眾看不到希望時,民眾難免會產生悲觀情緒。現在的美國正處於這種囧境中,美國政府一心想要升級俄烏戰爭,甚至對俄羅斯進行「先制打擊」,但美國民眾更希望政府多關注民生,將油價、物價和通脹率降下來。

民進黨當局的今天,是拜登政府的明天

現在的美國,像極了台灣地區。台灣當局不顧渴望兩岸和平統一的民意,堅持倚美謀「獨」,最終在「九合一」選舉中慘敗,21個縣市長僅拿下5席,最為關鍵的「六都」,也僅拿下「兩都」,可以說幾乎被全民拋棄。

背道而馳!「經濟悲觀情緒」在美國蔓延,而政府只想升級俄烏戰爭 - 天天要聞

現在拜登政府正在走蔡英文當局的老路,執意將個人意識置於民意和國家發展之上。水能載舟亦能覆舟,拜登政府和蔡英文當局若繼續執迷不悟下去,兩者最終的結局必是紛紛被民眾「下架」。

版權聲明:本文系作者原創文章,圖片資料來源於網路,本文文字內容未經授權嚴禁非法轉載,如需轉載或引用必須徵得作者同意並註明來源。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一手對14國加稅 一手延長暫緩期 美政府再次極限施壓貿易夥伴 - 天天要聞

一手對14國加稅 一手延長暫緩期 美政府再次極限施壓貿易夥伴

當地時間7日,美國總統特朗普發信函給日韓及南非等14國威脅徵稅,隨後,他又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暫緩期至8月1日。3個月來,美國就加征所謂「對等關稅」與多個貿易對象進行談判,但進度顯著不及美方預期。目前僅與英國、越南達成貿易協議,但協議細節仍待敲定,與歐盟、日本、韓國、印度等的談判進展艱難。特朗普公...
美媒:俄羅斯不斷鞏固與印度軍事合作,力圖穩固俄印關係 - 天天要聞

美媒:俄羅斯不斷鞏固與印度軍事合作,力圖穩固俄印關係

【環球時報綜合報道】曾是俄羅斯軍火出口頭號大客戶的印度,近年來採購武器時開始投向西方懷抱。這種趨勢讓俄羅斯頗為憂慮。美國「防務博客」網站6日稱,俄羅斯近期不斷鞏固與印度的軍事合作,試圖通過提供蘇-57E第五代戰鬥機等先進裝備,維持俄式裝備在印軍中的主導地位,進而穩固俄印關係。 參加今年印度航展的蘇-57戰鬥...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 天天要聞

德國柏林市內廣場「鼠滿為患」

在大城市的廣場,看到老鼠到處跑是什麼體驗?德國首都的市民對此已不再陌生。位於柏林新克爾恩區的赫爾曼廣場(Hermannplatz)眼下正陷入嚴重的鼠患危機。為此,該區政府已於近日採取嚴格管控措施,以遏制鼠患擴散。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 天天要聞

歷史的車輪滾滾向前,誰也阻擋不了敘利亞的新生?

7月5日,英國外交大臣戴維.拉米到訪敘利亞首都大馬士革,並宣布英國正式與敘利亞重建外交關係。據悉,這是英國部長級官員14年來首次訪問敘利亞。大事不決看英國,如今,英國人已指明了方向,既為國際社會,也以為敘利亞。與此同時,美國中東事務特使史蒂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 天天要聞

美國白宮:特朗普擬將「對等關稅」暫緩期延長至8月1日

美國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7日下午在記者會上證實,美國總統特朗普計劃簽署行政令,延長「對等關稅」90天暫緩期,將實施時間從7月9日推遲到8月1日。7月7日,在美國首都華盛頓白宮,白宮新聞發言人卡羅琳·萊維特出席記者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