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觀新聞綜合外媒報道 當地時間11月16日,G20(二十國集團)峰會在印尼落下帷幕,並發布了《二十國集團領導人巴厘島峰會宣言》(以下稱宣言)。
此次會議是在俄烏衝突爆發的背景下召開的,被印尼總統佐科稱為「有史以來最難」的G20峰會。那麼,此次峰會又達成了什麼成果呢?
承諾採取協調行動,促進全球經濟強勁復甦
宣言稱,從俄烏衝突到通脹飆升,世界經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多維危機」。在此關鍵時刻,G20必須採取切實、準確、迅速和必要的行動,利用一切可用的政策工具,應對共同的挑戰,包括通過國際宏觀政策合作和具體領域的合作。

印尼總統佐科 圖源網路(下同)
二十國央行將在關注全球通脹問題的前提下,調整貨幣緊縮政策,同時有必要限制加息帶來的「跨國溢出效應」。
宣言中的另一個重要承諾是:「採取行動促進糧食和能源安全,支持市場穩定,提供臨時和有針對性的支持以緩解價格上漲的影響,加強生產者和消費者之間的對話,增加貿易和投資,以滿足長期糧食和能源安全需求,有彈性和可持續的糧食、肥料和能源系統。」
那麼,此宣言能否凝聚共識,扭轉世界經濟的下行趨勢呢?
國際戰略研究所(IISS)分析師詹姆斯·考伯垂(James Crabtree)認為G20的作用不如以前,「由於美國、歐盟和俄羅斯無法相互合作,在通貨膨脹、糧食安全、氣候變化這些問題上,即便有進展也微乎其微,因此雖然有這麼一個組織,但合起來並不能起到應有的作用。」
印尼財政部長、世界銀行前常務副行長慕利亞妮(Sri Mulyani)曾參加2008年首屆G20峰會,她接受外媒專訪時表示,當年在金融危機壓力下,「全球領袖們有一種空前的團結和效率」。
對於如今的峰會,慕利亞妮依然認可其價值和重要性。她認為通過各國領導人的會面,以及一系列雙邊會談,起碼能夠彌合成見。

G20現場的各國國旗
「這不只是G7,不是一個你和你自己的盟友,或者俄羅斯和他的朋友,而是非常多元化的20個國家,形成了一種基於和平、穩定和互相尊重的工作秩序,因此我們產出成果,受到讚譽。如果放棄這一形式,那麼世界將處於非常困難的境地。」慕利亞妮說。
無論如何,峰會能夠舉行,這對於世界經濟而言,本身就是另一個成功。
俄羅斯受譴責,G20會不會變成G19?
早在峰會召開之前,印尼媒體便紛紛發文,呼籲西方國家政府不要來G20峰會「吵架」。印尼政府也頻頻遊說歐美國家領導人,還分別邀請了俄羅斯和烏克蘭雙方的代表,試圖降低峰會上的火藥味。但無疑,俄烏衝突是本次峰會的主要話題之一。
儘管G20不是為了處理或解決安全問題,但該宣言指出了安全局勢可能對全球經濟產生的「重大後果」。
宣言承認了成員國在俄烏衝突上存在觀點上的分歧,但表示必須遵守國際法。
「大多數成員強烈譴責俄烏衝突,並強調它正在造成巨大的人類苦難,加重了全球經濟現有的脆弱性。」然而,宣言也承認成員國「對局勢存在其他看法和不同評估」。
與此同時,俄羅斯堅持其對這場衝突的基調,稱其發動的特別軍事行動是一項防禦措施。

G20會議現場
「是的,烏克蘭正在發生一場戰爭,這是一場西方已經發動並準備多年的混合戰爭。」代表俄羅斯總統普京出席峰會的外交部長拉夫羅夫如此說,他在會議還沒有完全結束時便返回了莫斯科。
而烏克蘭方面,受邀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在視頻講話強調G19,而非G20,顯然將俄羅斯排除在外。有專家也表示,普京的缺席和宣言對俄羅斯的譴責,折射出該國在G20峰會上的尷尬位置。
下一屆G20峰會如何,還會不會有俄羅斯,成為新的懸念。但如佐科所言,「我們需要合作來拯救世界……G20必須成為包容性經濟復甦的催化劑。我們決不能把世界分成幾塊,決不能讓世界陷入另一場冷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