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是搬不走的鄰居,難免存在各種摩擦個分歧,但和而不同,既然是鄰居就應該選擇共存。」
這是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在出席紀念中日邦交正常化50周年活動時的致辭。
他認為,中日兩國應該坦誠溝通,構建穩定的睦鄰友好關係。中日建交50年,期間風風雨雨,一路走來並不是一帆風順,有過蜜月期,也有低谷期。
但是,中日是永遠的鄰居,雙方關係應該像普通電車一樣在軌道上平穩行駛,駛向名為「和平共處」的車站,而不是像過山車一樣,疾上疾下,很不穩定,讓人膽戰心驚。
作為日本駐華大使,垂秀夫謀求中日關係穩定發展、睦鄰友好,他是一個合格的外交官,這樣的願景也是中國所希望看到的。
然而,對於中國而言,日本這個鄰居並不讓人省心,這與垂秀夫所說的謀求和而不同,構建穩定的中日關係相去甚遠。
拜登上台後,美國拉攏日本遏制中國,無論是前首相安倍晉三和菅義偉,還是現任首相岸田文雄,對於美國的遏華政策都積極響應。
對此,中國外交部狠批日本政府,發言人趙立堅用仰人鼻息、背信棄義、引狼入室、狼狽為奸等一連串詞語怒斥美日勾結阻遏中國復興崛起的無恥行徑。
拜登出於遏制中國的需要在經濟、軍事、科技等方面多管齊下,而日本作為美國的盟友,絲毫不顧及中日鄰居情誼,積極加入拜登推出的「印太經濟框架」,成為其創始成員國,試圖將中國孤立在全球產供鏈之外;
在軍事方面日本則通過「四方安全對話」與美國加強軍事合作,頻頻在西太平洋舉行聯合軍演,向中方發起挑釁。為了爭奪釣魚島,日本也很不老實,經常搞一下小動作,挑起釣魚島爭端,但基本上每次都自取其辱;
在科技方面,美國出台了「晶元法案」,企圖限制對華晶元出口,打壓中國的高科技企業,比如華為、中芯國際等,這已經不是美國第一次對中國揮舞科技制裁大棒了。
作為美國的盟友,日本在限制對華晶元出口方面也相當配合。《日本經濟新聞》本月2日爆料稱,岸田文雄政府正在考慮跟隨美國對華晶元出口實施管制措施,不準日企將某些晶元賣給中國。其目的是配合美國行動,讓中國很難獲得高端半導體。
儘管日本半導體企業反對這樣做,但日本政府為了討好美國,不惜犧牲日企的利益也要跟進美國,對華進行科技打壓。
當然,這樣的科技打壓嚇不倒中國,外交部發言人毛寧曾表示,科技打壓阻擋不了中國的發展,只會作繭自縛,反噬自己。
所以,不管日本政府最終是否對中國進行晶元出口管制,中國都會通過自己的努力突破技術難關,不受美日的威脅。
對中國而言,最不能忍受的就是日本作為二戰戰敗國,居然不思悔改,粗暴干涉中國內政,在台灣問題上瘋狂作死。
日本曾侵略台灣,對台灣人民犯下滔天大罪,但沒有深刻道歉,反躬自省。而是仍對台灣心存幻想,圖謀不軌,不斷勾結島內「台獨」分子搞分裂活動。
從安倍晉三叫囂「台灣有事等於日本有事」到菅義偉「口誤」將台灣稱之為「國家」,再到岸田文雄計劃在西南諸島新增多個軍事據點,部署1000多枚巡航導彈,並與美軍加強合作,以應對「台灣有事」。
此外,日本最近購買美國「戰斧」巡航導彈,並計劃成立一個「統合司令部」以應對可能爆發的「混合戰爭」。
種種跡象表明,日本可能會突破和平憲法制約,走上瘋狂擴軍道路。而基於美日軍事同盟以及日本對台灣的野心,走上擴張道路的日本將嚴重威脅台海地區的和平穩定,對中國的主權和領土完整構成嚴重挑戰。
中日關係惡化,責任全在日方。儘管中國一向以和為貴,倡導睦鄰友好,但日本若一意孤行,繼續跟隨美國遏制中國,最終下場就是賠了夫人又折兵,啥也撈不著。
垂秀夫關於中日關係的評價非常在理,希望岸田文雄政府察納雅言,以和為貴,多做有利於中日友好的事,切勿在錯誤道路上奪命狂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