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國梨泰院踩踏事件一直備受關注!
萬聖節來臨,無數人擠進這個狹小的巷子中,僅僅4.2米寬的巷子,硬是擠進了10萬人。
個子矮小的女生幾乎被擠成了肉餅,幸運的人在這次事故中存活,不幸的人在這次事故中喪生。
目前,該事故造成156人死亡,近100人受傷。
死亡人數的年齡八分之九十都是20歲出頭的年輕人,死者狀態大部分大都為腹部窒息而亡,或是身體內臟受到擠壓,內臟出血過多而亡。
目前,韓國官方將其認定為「國家災難日「,因為這是韓國歷史上發生最為嚴重的一次踩踏事故。
如果仔細觀察事發地,梨泰院這個商圈,所有的娛樂設施,店鋪名字均採取的是英語名稱。
如果進一步了解,來到這裡的人會不自覺地用英語交流。
關於此次踩踏事件背後,不少人都認為是有人故意為之,依據是:有人在事件發生時接到陌生人遞過來的糖果,糖果里含有讓人產生幻覺的成分;還有人在事故發生時聽到有人說「使勁兒往前推,往前推」的言語。
但如果再扒一扒梨泰院這個地方,竟然扒出來如此不堪的一幕。
梨泰院,美名其曰是個商圈,現在很多人趨之若鶩。可它的前身竟然是美軍找樂子的地方。
一百多年前,這裡還是一座貧民窟。
自從朝鮮戰爭爆發之後,大量美軍強勢注入韓國內部,但這些美軍對於這裡乏味的生活很是討厭,於是開始鼓勵建立一些娛樂設施,酒吧,夜店都是其中之一。
更有甚至直接提出來將韓國部分女性視作玩物,將其當作慰安婦來安慰駐朝美軍。
於是,在這麼個背景下,一些韓國女性到該地區「重操舊業」,受到了美國大兵的喜歡。
慢慢的,這裡就變成了時尚的潮流領地。
由於最初是美國大軍希望打造的場所,所以這裡大多都是採用「英文店鋪名」。
更荒唐的是當時的韓國官方竟然還以「民間外交家」的借口,鼓勵這些女性充當慰安婦,並將這個職業賦予「神聖」的含義,只因為帶動了當時韓國經濟的發展。
當時的韓國官方竟然還公開組織這些女性參加,美名其曰「愛國貢獻」「為祖國發展出一份力」。
對於一些想要單幹的女子,則是強打壓,逼迫上陣,獲得的利潤則全數充公。
與此同時,另一個亂象也產生了:無數女子懷孕,孩子被迫打掉或拋棄。
打掉的孩子大多是中美混血,人們便給這個地方命名為「異胎院」,但這個名字不好聽,便將其更改為「梨泰院」。
後來,韓國經濟發展起來,這群人也逐漸被拋棄。2014年一群人集體上訴,最終也是獲得了人道主義的賠償,每人三萬五,也算是有了一個了結。
然而,梨泰院踩踏事故發生時,10萬人對於該地趨之若鶩,對這個地方的前世今生似乎已經忘記。
如果是自己國家的節日,還能解釋為意外,對這個不屬於自己國家的節日,這樣的悲劇也真的很悲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