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10月10日的襲擊中,俄軍發射了大量導彈。
雖然烏克蘭方面聲稱有75枚,還有41枚被攔截。
但從打擊效果來看,數量顯然比這個數字要多很多。
綜合各種消息,俄軍在一天時間內,一共發射了184枚導彈,動用了圖-95戰略轟炸機!
這次襲擊,不僅報了克里米亞大橋,被襲擊的一箭之仇,對歐洲國家也造成了重大影響!
澤連斯基冒進的代價
這次遭到襲擊,對烏克蘭來說,完全可以說是咎由自取。
因為俄羅斯的目的非常直接,就是對烏克蘭,襲擊克里米亞大橋進行報復。
源於烏方的舉動,已經突破了普京的底線。
克里米亞大橋,不僅是一個重要的民用設施,更是克里米亞民眾,對俄羅斯這個強大國家的信任。
是普京精心打造的,俄羅斯全新版圖的符號。
所以,它遭到打擊,嚴重傷害了俄羅斯民眾的感情,突破了普京的底線。
如果不進行大規模反擊,國內都交代不過去。
澤連斯基偏偏選擇,將它作為襲擊的目標,方式還是「恐怖襲擊」。
這給了俄羅斯方面,非常充足的反擊理由。
這也就不難理解,為什麼美國媒體,在這個問題上,都在揭烏克蘭的老底,一直宣稱是烏克蘭策劃的。
因為美國對澤連斯基的這種舉動,顯然也是不滿意的。
果然不出所料,俄羅斯的反擊來了,克里米亞大橋遭空襲,成了戰爭的一個轉折點。
歐洲國家也跟著遭殃
俄方這次打擊的,是烏克蘭的民用基礎設施。
其中就包括,位於西部城市利沃夫,以及西北部城市日托米爾的能源基礎設施。
導致很多城市,出現了大規模的斷水、斷電的情況。
要知道,目前的烏克蘭,依然在為歐洲國家供電。
所以,相關設施被打擊後,讓本來就能源危機的歐洲國家,進一步雪上加霜。
如果這樣的襲擊,成為常態的話,歐洲國家會相當麻煩。
普京做出最新表態
針對這一輪襲擊,普京10月10日在召開俄羅斯聯邦成員會議的時候表示,如果烏方繼續在俄領土實施「恐襲」,俄方將做出強硬回應。
與此同時,他也提到,俄軍使用高精度武器,打擊了烏克蘭的能源、軍事管理和通訊設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