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9日,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召開了推進「雙碳」工作重點處理代表建議辦理情況彙報會,針對江蘇省人大代表提出的相關建議,江蘇省政府和有關部門分別彙報了相關工作的推進情況。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費高雲,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樊金龍出席會議。
江蘇省人大代表劉明提出的《關於強化政策引導和重點領域管控,有效支撐碳排放率先達峰目標實現的建議》和江蘇省人大代表李九虎提出的《關於抓住「十四五」關鍵期 科學推進「雙碳」工作的建議》是今年的重點督辦建議,由江蘇省發展改革委主辦,會同相關部門共同做好碳達峰碳中和各項推進工作。江蘇省發展改革委副主任季鳴介紹,在《江蘇省碳達峰實施方案》起草完善過程中積極吸納了代表們的建議,將代表提出的「完善政策保障體系」建議落實到政策體系完善和專項方案編製中,加快推進19個重點領域專項實施方案和關鍵環節專項保障方案的制定,提升「雙碳」重點領域政策的可操作性。

江蘇省人大代表董力源提出的《關於推動鋼鐵企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建議》是江蘇省政府交由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主辦的重點建議。江蘇省工業和信息化廳副廳長張星表示,按照「注重高質量、堅持具體化、實行一體化」的辦理要求,把建議辦理作為推動工作、加快鋼鐵行業綠色低碳發展的契機。與江蘇省有關部門和行業協會溝通協調,針對性研究落實推進舉措,編製江蘇省工業領域及重點行業碳達峰實施方案,梳理匯總鋼鐵等高耗能行業企業能效水平現狀清單,指導企業「一企一策」制定節能技改方案和實施計劃,建立江蘇全省工業節能重點技改清單,定期調度更新,穩妥有序推進節能技改項目建設,深挖節能潛力,持續提升鋼鐵行業能效水平。確保到2025年達到能效標杆水平的產能佔30%以上的目標要求。
江蘇省財政廳副廳長徐洪林在會上表示,將統籌財政資源,優化支出結構,加大投入力度,支持產業綠色低碳發展。2018-2022年,江蘇省財政累計下達省工業和信息產業轉型升級專項資金9.36億元,聚焦支持企業節能減排改造和綠色化改造、節能環保裝備研製及產業化、綠色製造系統平台建設等方面。還設立了綠色金融獎補政策,4年下來,累計兌現2.45億元。2021-2025年,江蘇省財政每年預算安排碳達峰碳中和科技創新專項資金6億元。同時也要落實好國家出台的一系列稅收優惠政策。

江蘇省生態環境廳牽頭編製了《江蘇省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實施方案》,建立了「減污降碳、源頭治理」月度例會制度,出台重點行業清潔原料替代、超低排放改造、豁免企業培育等工作方案,推進全域「無廢城市」建設,建立協調運作機制。4月,生態環境部公布「十四五」時期「無廢城市」建設名單,江蘇省9家城市成功入選。江蘇省生態環境廳副廳長英劍波說,去年是全國碳市場開市的第一年,江蘇省納入碳市場的209家電力企業第一個履約周期獲得免費二氧化碳配額量8.29億噸,應清繳配額7.94億噸,凈盈餘3500萬噸,209家企業履約完成率99.92%。
江蘇省住房城鄉建設廳副廳長王學鋒介紹,2021年江蘇城鎮新建綠色建築佔新建建築比例超過99%,累計建成綠色建築面積約佔全國五分之一;太陽能光熱、光電和淺層地熱能等可再生能源建築一體化應用規模全國最大;在相同舒適條件下,江蘇省建築能耗比國家標準節約10%以上。同時在江蘇省科技廳的支持下,共同組織「碳達峰目標下江蘇建築節能策略和路徑研究」,目標是實現碳排放強度在現有節能設計標準的基礎上再降低20%。
江蘇省交通運輸廳黨組成員何平表示,江蘇省交通運輸領域綠色低碳發展實施方案的思路和目標是以改革創新為根本動力支撐,著力推動交通工具低碳轉型和能效提升,加快建設綠色低碳基礎設施,構建集約高效運輸體系和綠色低碳出行體系,提升科技創新與示範支撐作用,強化交通能源融合互動,促進減污降碳協同增效。到2030年,預期當年新增新能源、清潔能源動力的交通工具比例達到40%左右,營運交通工具單位換算周轉量碳排放強度比2020年下降9.5%左右。
江蘇省委常委、常務副省長費高雲表示,今年5月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召開推進碳達峰碳中和代表建議督辦工作對接會後,江蘇省政府及省各有關部門認真落實會議要求,加快完善江蘇省碳達峰碳中和政策體系,紮實推動代表建議落地實施,突出抓好碳達峰碳中和重點工作,取得了積極成效。要把碳達峰碳中和納入經濟社會發展全局,堅持目標導向、問題導向、結果導向,進一步壓實各地各部門責任,大力調整產業結構、能源結構,加快交通、住建等領域綠色低碳轉型,讓綠色成為江蘇省高質量發展的鮮明底色,努力為全國如期實現碳達峰碳中和目標作出江蘇貢獻。
在聽取江蘇省政府和有關部門的彙報後,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副主任、黨組副書記樊金龍對此次建議辦理和江蘇「雙碳」工作取得的成效予以充分肯定,強調建議辦理做到了「件件有迴音,事事有落實」。江蘇省人大常委會將繼續發揮好職能作用,引導代表們提出高質量的建議,並督促政府進行高質量的辦理和落實。
揚子晚報/紫牛新聞記者 笪越
校對 陶善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