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瑞典的調查,俄專家有不好的預感

2022年10月08日01:46:05 國際 1585

「只有一個絕對的白痴才相信你的敵人」,俄羅斯專家說。


對瑞典的調查,俄專家有不好的預感 - 天天要聞


瑞典安全局6日稱,在對北溪管道泄漏點進行調查時,找到炸藥引爆的證據。

瑞典安全局在一份聲明中說:「在完成事發現場調查工作後,瑞典安全局可以判定,在瑞典專屬經濟區的北溪一號和二號有炸藥引爆的情況。」

管道遭到嚴重破壞,安全局人員從事發現場取走一些物件,並將加以分析。

瑞典方面還說:「犯罪現場調查加深了管線遭到嚴重人為破壞的疑慮。」

但瑞典以偵查不公開為由,並未透露更多細節,並聲稱這起事件相當敏感。

自9月26日北溪天然氣管道發現的4處外泄點之後, 外界一直猜測是誰幹的。瑞典檢察總署3日宣布封鎖瑞典專屬經濟區內的北溪管線外泄區域,以進行現場調查。瑞典檢察總署今天表示,調查工作已經完成,相關區域已經解除封鎖。

調查工作完成了,但大家最關注的問題並沒有答案。

英美主流媒體繼續在報道中暗示,是俄羅斯乾的。

英國《每日郵報》說,隨著普京繼續將俄羅斯天然氣武器化,以向西方國家施加壓力,許多人指責莫斯科是破壞北溪管道的幕後黑手。克里姆林宮則堅稱它不是幕後黑手,反而指責美國。

而在社交媒體上,有很多懷疑美國的聲音。特別是禁止俄羅斯參與,讓調查的公正性受到質疑。

對瑞典的調查,俄專家有不好的預感 - 天天要聞

有人在推特上說,北大西洋公約組織的申請人瑞典將如何調查北溪破壞活動是可笑的。他們只能在美國嚴格的監督下進行調查。最有趣的是,設計和建造管道的國家俄羅斯不允許參與。

不僅俄羅斯,北溪公司也不能進行調查。據美國合眾國際社報道,北溪股份公司5日援引禁止進入有關地區的禁令表示,「由於缺乏早些時候要求的必要許可證」,它無法對管道受破壞的情況進行自己的檢查。

美國則是調查的協助方。據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道,美國正在考慮在「北溪」調查的框架內為水下錄音分析提供幫助,因為美國擁有最先進的水下聲音處理系統。

俄羅斯一直要求參與調查。俄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稱,俄羅斯對丹麥和瑞典關於把俄羅斯排除在「北溪」天然氣管道事件調查之外的聲明感到震驚,俄羅斯必須參與。

7日,瑞典外交部表示,俄羅斯總理致函瑞典政府,要求俄羅斯當局在調查北溪管道爆炸事件中發揮作用。俄羅斯總理米哈伊爾·米舒斯廷致函瑞典首相馬格達萊娜·安德森,請求俄羅斯當局和俄羅斯天然氣工業股份公司參與瑞典的調查。」

俄羅斯外交部發言人扎哈羅娃6日表示,莫斯科將堅持進行「全面、公開的調查」,「不讓(管道的)所有者目擊調查,意味著有事情要隱瞞。」。

瑞典堅決拒絕俄羅斯的要求,讓俄羅斯專家產生了不好的預感。

據俄「自由媒體」網站7日報道,俄羅斯政治學家、中東研究所所長葉夫根尼·薩塔諾夫斯基表示,我甚至懷疑瑞典國家安全局會宣布北溪天然氣管道的爆炸是由俄羅斯犯下的。他諷刺地說:「而且是由普京、彼得羅夫、巴希羅夫和卡德羅夫親自犯下的。」

這位中東研究所所長表示:「我認為對瑞典人的調查做出任何反應都沒有意義,因為瑞典不再是一個中立國家。瑞典自1815年以來一直是中立的,但當它申請加入北約時,就放棄了中立。如果你的敵人正在對你進行調查,他應該得出什麼結論?你必須是一個絕對的白痴才相信你的敵人。」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劉和平:「大而美」法案將激化美式資本主義深層危機 - 天天要聞

劉和平:「大而美」法案將激化美式資本主義深層危機

直新聞:我們看到,美國總統特朗普對國會剛剛通過的「大而美」法案相當在意。您認為,這背後的原因是什麼?特約評論員 劉和平:無論是在第一個任期還是第二個任期內,特朗普主打的核心執政目標,就是所謂的MAGA(讓美國再次偉大)。而且特朗普實現「讓美國再次偉大」這一戰略的核心手段就是稅收。說得更具體一點,就是兩個...
俄羅斯石油大亨自17樓墜亡,加入意外死亡名單,系自殺 - 天天要聞

俄羅斯石油大亨自17樓墜亡,加入意外死亡名單,系自殺

俄羅斯石油管道巨頭高管安德烈·巴達洛夫近日從莫斯科一棟公寓樓的17層墜樓身亡,成為自俄烏衝突爆發以來,該國能源領域一系列離奇死亡事件中的最新一例。62歲的巴達洛夫任職於俄羅斯國有石油管道壟斷企業Transneft,擔任副總裁職務。事件發生於莫斯科盧布列夫斯科耶公路一處高檔住宅區。值得注意的是,巴達洛夫本人的住所...
46年來首次,特朗普解除對敘利亞制裁 - 天天要聞

46年來首次,特朗普解除對敘利亞制裁

美國總統特朗普簽署行政令,終止了美國對敘利亞持續46年的全面制裁。這個決定如同一枚深水炸彈,在中東地區激起千層浪。從1979年將敘利亞列為"支恐國家",到2019年出台《凱撒法案》層層加碼,美國對敘....
阿塔前腳與中企毀約,後腳就得到了俄的認可?俄還想在中亞搏一把 - 天天要聞

阿塔前腳與中企毀約,後腳就得到了俄的認可?俄還想在中亞搏一把

2025年6月17日,阿塔單方面宣布撕毀與中企的能源合作項目。該項目原本可以幫助阿塔恢復元氣,中方也能從中獲利,這是一舉兩得的好事。結果簽署了25年的項目,僅僅過了2年多時間,就被撕毀了。我們甚至可以認為,當中方幫他們把基礎設施搞好以後,這位佔了75%股份的大股東,就被阿塔給一腳踢開了。至於理由,他們列舉了一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