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已經有半年之久了,可是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仍然沒有接觸對俄制裁的可能,俄軍現在面臨不僅有戰場上的後勤壓力,而且在政治上也面臨著不小的挑戰。所以美國一直在不斷的試圖升級戰爭態勢,而俄軍卻穩定的控制住戰場主動權。
在此之前,俄方一直希望通過外交方式與烏克蘭進行談判,但是在澤連斯基堅持不談的情況下,俄方的立場已經發生了轉變。根據國內媒體「觀察者網」報道,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就「澤連斯基簽署不與普京談判的決定」一事,對外界作出了回應。
他表示,俄羅斯政府一直致力於通過外交方式來解決烏克蘭危機,在目前烏克蘭不肯談判的情況下,俄方只能等待現任或「下一任」烏克蘭總統的對俄立場發生一些變化。
也就是說,俄羅斯現在對烏克蘭政府拒不談判的態度相當失望,比起外交手段,他們現在更希望通過軍事手段等方式來解決問題了。
如此看來,俄烏衝突恐怕還會持續到明年都無法結束,這對於俄羅斯來說有著不小的壓力。事實上,早在蘇聯解體後的葉利欽時代,俄羅斯就一直尋求與美國的深度合作,以至於當時美國總統柯林頓與葉利欽都經常有相當愉快的來往。
在普京成為俄總統的早期階段,俄方也一直在尋求加入歐盟,也對美國釋放了不少善意。尤其是在特朗普時期,美俄關係走到了相當友好的地步。可是在拜登成為美國總統後,俄美兩國關係直線惡化,美國在俄羅斯周圍不斷挑起紛爭,最終導致了烏克蘭危機的爆發。
在這種情況下,俄羅斯已經不可能再和美國改善關係,加入歐盟也成為了一種奢望。於是,普京一不做二不休,對烏克蘭發動了特別軍事行動,很明顯就是為了捍衛本國核心利益而行動的。不過讓很多人沒想到的是,在北約集團的支援下,俄軍無法徹底擊敗烏軍。
所以在這場衝突進入到類似於相持的階段後,無法對烏談判的俄方很可能會採取更多措施來解決烏克蘭危機。此次佩斯科夫提到了「下一任」烏克蘭總統,恐怕不只是俄烏衝突局勢再變這麼簡單,很可能會關係到美俄兩國的「直接博弈」。
在此之前,我們專門談到過美國《新聞周刊》一篇俄美對抗題材的報道,就是普京如果使用核武器的話,美軍就很有可能對普京實施所謂「斬首行動」,以此來癱瘓俄羅斯政府。很明顯,布林肯之前說有足夠手段反制俄方核武,其實就可能包含了對俄首腦的打擊。
同樣的,既然美國膽敢對俄方採取直接性的攻擊,那麼俄方對深受美國控制的烏克蘭政府也可以採取類似措施。只是和美國不同的是,俄羅斯現在實力有限,而且在情報等方面與美國有著不小的差距,也不太可能像美國那樣把事做絕。
不過,俄羅斯就算不太可能做,起碼在表態上也要顯現出作為超級大國的姿態。所以俄烏局勢未來可能還會變得更加複雜化,這不僅是歐盟各國始料未及的,也是包括周邊各國在內都相當擔憂的。不過,美國倒是對俄烏衝突的擴大化樂見其成。
現在的美國已經依靠天然氣價格暴漲,在歐洲賺了不少錢。隨著俄烏局勢的不斷變化,一旦俄軍在烏克蘭戰場上表現不順利的話,可能美國還會採取更加激進的策略試探普京的反應。比如北溪管道被炸就是個例子。
雖然沒有任何國家對北溪管道被炸表示負責,但是在俄羅斯等國看來,嫌疑最大的幕後黑手仍然是美國。可是即便俄羅斯可能知道,那又怎樣呢?美國很可能在烏克蘭戰場上發現俄軍的表現比預期要差一些,所以才敢放手一搏,看看俄羅斯敢不敢反制美國。
如果俄羅斯只是吃了悶虧不開腔,那美國就會變本加厲,直到俄羅斯真的反擊為止,這樣的策略其實早在二戰之前,德國元首希特勒就用過了(經典的切香腸戰術)。
所以,現在俄羅斯面臨的情況很不樂觀。如果未來一段時間普京能打出一擊制敵的牌,讓拜登感到無法應對的話,屆時俄烏衝突可能會和俄方預想的那樣結束。如果普京不能,那麼歐洲局勢接下來將走向更加不可控的深淵,對此,最近表現很活躍的波蘭估計已經蠢蠢欲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