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貢獻
——創造了人類文明新形態④
2022年1月6日,肯亞港口城市蒙巴薩。中方承建的蒙巴薩油碼頭竣工儀式舉行,肯亞總統肯亞塔親臨現場,並有感而發:「總有一些人喜歡對我們指手畫腳,而中國則是以實際行動幫助我們推進經濟社會發展議程」「中國從不居高臨下地告訴我們應該怎麼做,這正是非中合作的獨特之處」。用歷史的長鏡頭審視,以發展的廣角鏡觀察,中國始終踐行和平發展理念,與世界各國共享發展紅利,中國式現代化既發展自身又造福世界,為人類共同發展開闢了更加廣闊的前景。
立己達人,兼濟天下。習近平主席強調:「中國共產黨將團結帶領中國人民深入推進中國式現代化,為人類對現代化道路的探索作出新貢獻。」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是全體人民共同富裕的現代化,是物質文明和精神文明相協調的現代化,是人與自然和諧共生的現代化,是走和平發展道路的現代化。中國式現代化既切合中國實際,體現了社會主義建設規律,也體現了人類社會發展規律,展現了人類社會現代化的光明前景。

在肯亞蒙巴薩,當地民眾在中國承製的蒙內鐵路首批內燃機車旁載歌載舞。新華社記者 孫瑞博 攝
世界上既不存在定於一尊的現代化模式,也不存在放之四海而皆準的現代化標準。今天,面對中國發展取得的巨大成功,很多人都在談論中國故事、中國震撼、中國奇蹟,嘖嘖稱奇的背後,不僅是一個大國體量上幾何級數的增長,更是一條獨特現代化道路的勃興,一種新型文明形態帶來的聚變效應。習近平主席強調:「現代化不是單選題。歷史條件的多樣性,決定了各國選擇發展道路的多樣性。」世界是多向度發展的,世界歷史更不是單線式前進的。各國人民有權選擇自己的發展道路和制度模式,每個國家自主探索符合本國國情的現代化道路的努力都應該受到尊重。中國式現代化實踐,打破了只有遵循資本主義現代化模式才能實現現代化的神話。中國式現代化的成功昭示世人,現代化道路並沒有固定模式,適合自己的才是最好的。
在世界歷史的坐標上,中國式現代化是後發國家的現代化。回望歷史,西方發達國家是一個「串聯式」的發展過程,工業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信息化順序發展,發展到目前水平用了二百多年時間。相比較而言,中國發展是一個「並聯式」的過程和狀態,工業化、信息化、城鎮化、農業現代化是疊加發展的。從「現代化的遲到國」成為「世界現代化的增長極」,中國僅用了幾十年的時間,在發展的很多方面走過了西方發達國家上百年甚至數百年的發展歷程。中國式現代化,開闢了後發國家走向現代化的嶄新道路,讓想發展、要發展的國家看到堅持走符合自身國情的發展道路是可行的。
與通過對外擴張掠奪完成原始積累、長期沿襲「弱肉強食」「叢林法則」定式的西方現代化老路不同,中國的現代化,從不輸出殖民、戰爭和衝突,完全以和平、合作與共贏方式推進。「我們推進的現代化,是中國共產黨領導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堅持把國家和民族發展放在自己力量的基點上、把中國發展進步的命運牢牢掌握在自己手中。針對「一國獨霸」「幾方共治」的論調,提出「國際規則應該由各國共同書寫,全球事務應該由各國共同治理」;針對打著多邊主義旗號搞拉幫結派「小圈子」的行徑,指出「多邊主義的要義是國際上的事由大家共同商量著辦」,倡導踐行真正的多邊主義;針對人為「築牆」「脫鉤」的傾向,倡議「我們要真心實意謀發展、齊心協力促發展,建設開放型世界經濟」……新時代中國堅守國際公平正義,堅持共商共建共享,堅持為廣大發展中國家仗義執言,讓世界看到中國式現代化的價值取向。正如英國學者馬丁·雅克指出的,中國提供了一種「新的可能」,開闢了一條合作共贏、共建共享的文明發展新道路,「這是前無古人的偉大創舉,也是改變世界的偉大創造」。
廣袤的非洲大陸上,兩條鐵路有著特殊的歷史地位。一條是坦贊鐵路,上世紀六七十年代,5萬多名中國工程技術人員來到非洲,幫助坦尚尼亞、尚比亞修建這條「自由之路」,60多名中國專家將生命留在這裡;一條是蒙內鐵路,這條採用中國標準、中國技術、中國裝備建造的現代化鐵路,正帶動著整個東非的交通和經貿發展。兩條鐵路的建設發展,穿越時空;中國共產黨人的天下情懷,一以貫之。面向未來,既不走封閉僵化的老路,也不走改旗易幟的邪路,堅定不移走中國特色社會主義道路,我們一定能夠把我國建設成為富強民主文明和諧美麗的社會主義現代化強國,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中國夢,一定能夠為人類作出新的更大貢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