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人正扳著指頭算開大會的日子,美國人也在想著中期選舉投票日,現在只剩約50天了,50天之後美國將有大事。
2012年,作為政治觀察員,騰訊出錢資助我去美國各地遊走,觀察美國大選情況,而後在那個所謂國際媒體上,與楊某利,龔某夏,胡某平,還有拉偏架的主持人寧某馨,就中美政治制度進行辯論,我一張嘴對付4張嘴,演播室里吵冒煙了,整整直播60分鐘。當然誰也不可能說服誰,4張美國政治名嘴說不圓美國「簡單多數決」,現在則連「簡單多數決」也成了問題。
與一般美國人相比,中國人更熟悉美國,而美國人不熟悉中國。但即使那些比較熟悉美國的人,也有一個東西不那麼熟悉,美國的政治制度架構中有一個東西叫「中期選舉」。
約瑟夫·普利策,美國大眾報刊的標誌性人物,普利策獎和哥倫比亞大學新聞學院的創辦人
紐約時報資深記者,曾獲普利策新聞獎的里恩哈特(David Leonhardt)稱美國目前正面臨兩大民主威脅:一個是共和黨內風起雲湧的拒絕接受敗選運動,他矛頭直指特朗普;另一個是國家政策制定者日益背離輿論民意,把拜登也捎上了。
這是一竿子打翻兩個老頭兒的節奏啊。不能把這兩個老頭兒理解為兩個自然人,這倆老頭兒是美國兩黨政治的代表性人物,這個普利策新聞獎的獲得者在紐約時報上公開撰文,對美國台上台下的政治勢力概予否定。
從左到右,依次為:查爾斯·吉特奧,他是芝加哥的一個落魄律師,「頑固派」的堅定支持者,他刺殺了第20任總統詹姆斯·艾伯拉姆·加菲爾德;利昂·喬爾戈斯(?—1901年),波蘭裔美國公民,無政府主義者,他殺害了美國第25任總統威廉·麥金萊;李·哈維·奧斯瓦爾德(1939年10月18日—1963年11月24日),刺殺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兇手,肯尼迪遇刺案罪犯,於1963年11月22日策劃並實施了殘忍殺害美國前總統肯尼迪的重大犯罪行為,兩天後被傑克·魯比擊斃,死時24歲;約翰·威爾克斯·布斯(John Wilkes Booth,1838年5月10日-1865年4月26日)是美國戲劇演員,他於1865年4月14日,刺殺了林肯總統。
文中指出,從經濟大蕭條、冷戰對峙,到充斥暗殺、暴動、戰敗與醜聞的上世紀六、七十年代,美國過去雖也曾深陷政治動蕩,但仍堅守民主基本動能──得票較多者勝出執政,並組閣解決國家面臨的問題。
而今美國身處幾乎無歷史先例可循的境地──所謂的美國民主,正面臨兩大明確威脅,數十年來美國治國理念遭逢最嚴峻挑戰。
讀到這兒,我得停下來拍一會兒巴掌,為紐約時報這個資深評論員的坦率點贊。
美國這個選舉政治啊,表面上展現給人的是「簡單多數決」。
且不說「一元一票」,且不說選舉政治當中的公開賄賂,也不說美國過去歷史上後邊那些資深的大佬如何操控選舉,也不說在政黨推舉候選人的時候有多少貓膩,姑且把美國政治看成是他們自己標榜的透明的政治過程,美國過去基本上是尊重「多數決」的。
儘管決不出來的時候,或者決出來之後,不滿意、不順眼、不能容忍,用暗殺的方式把總統老小子殺掉了事,羅納德·里根、約翰·肯尼迪、富蘭克林·羅斯福、亞伯拉罕·林肯、哈里·杜魯門、傑拉爾德·福特、安德魯·傑克遜、威廉·麥金萊、喬治·沃克·布希、詹姆斯·艾布拉姆·加菲爾德……
不過總的來說,表面上是過得去的。現在完了,芭比Q了,連這麼一個表面文章也做不出來了。
里恩哈特指出,美國的第一個民主威脅,共和黨內部興起的拒絕接受敗選運動。該運動最清楚的表現,就是美國國會山莊暴動,且此後持續不輟,其參與者不排除會推翻2024年或之後的選舉結果。
請注意這句話,2024年或之後的選舉結果,有可能照樣出現國會山運動。天啊,美國怎麼辦?這東西跟兩個人吵架一樣,越打越說過頭話,相互撩扯相互激勵:你瞅啥?我瞅你咋地?你敢動刀,我敢拿剪子,你敢搬石頭,我就敢掄棒子……國會山運動只會更加洶湧澎湃,因為誰都不服誰。
美國霍普金斯大學政治學者蒙克說,美國史上首度出現一種可能性,即合法選出的總統無法就任。單位選出一把手了,你不讓人進辦公室,這叫怎麼回事啊?大家還記得闖入國會山佩洛西辦公室的那個美國男人,在佩洛西辦公椅上晃上一晃滾上一滾的畫面嗎?
如果說第1個威脅還是一個黑天鵝的話,第2個威脅就是灰犀牛。美國制定政府政策的當權者,漸與輿論民意脫節。美國聯邦最高法院近來的一系列背離民意的決定,凸顯此等脫節情況。民主黨雖在過去8場總統大選中拿下7場的普選票,但在形塑未來數年甚至數十年美國政治的最高法院,大多數大法官卻是由共和黨籍總統提名。
其他與民意脫節的情況,包括過去4任美國總統中,就有2人輸了普選票但照樣入主白宮、代表大多數美國人的參議院,因濫用冗長辯論以致法案卡關,美國開國者設計的理應最能反映民意的眾議院則因選區劃分而無法確實反映民意。
哈佛大學政府學教授里維斯基(Steven Levitsky)說,美國肯定是世界上最反「多數決民主」的國家。
如果這句話是司馬南說的,肯定人家說這是在反對美國,妖魔化美國,但是這是美國大學教授針對美國現狀所作出的事實判斷。這不是在說美國是個反民主的國家嗎?而且是世界上最反民主的國家。
美國專家斷言,未來10年,猶在重大民主危機情境籠罩之下。里維斯基說,雖不清楚危機會如何顯現,但危機必會上門。
美國的專家智庫也像中國某些專家智庫一樣不靠譜,他們出了一個餿主意:特朗普們不是不承認選舉的結果嗎?乾脆建立一個新的朋友圈,這是一個將否認選舉結果者孤立起來的廣泛意識形態聯盟,大家完全贊同這個說法,認為具有廣泛的可行性,一舉擊潰特朗普老小子們。
這當然是民主黨人的異想天開了,難就難在沒有多少共和黨人願意加入此聯盟,這說了跟不說有什麼區別?
美國陷入40年來最嚴重的通脹,國內政治走到了這樣憋死牛的地步,50天之後的投票將是決定一切的,大家由此不難理解,為什麼拜登一定要在外交上做出一些特別吸引眼球但很可能損害美國長遠利益的事情。
(2022年9月19號,早飯前,寫於北京東城區南鑼鼓巷8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