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作者:南山過客
19日,英國政府為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舉行了一場莊嚴肅穆的葬禮,約500多名各國政要齊聚倫敦出席葬禮,成千上萬的英國民眾湧上街頭,向伊麗莎白二世的棺槨致哀。英國媒體表示,整個英國在這一刻為女王的葬禮陷入停滯,這是自1965年丘吉爾葬禮後,英國再次舉行國葬,也是二戰後英國最大的儀式活動。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無疑是莊嚴肅穆的,但在葬禮之外,英國政府的安排飽受詬病。
據環球網援引BBC消息,儘管針對女王的離世和葬禮,英國政府早有預案,但實際執行起來卻是一片混亂。BBC援引一位英國官員的話說,這場葬禮相當於100場外國政要的國事訪問,匆忙之下必然會出現差池。
此前英國外交部提出,由於葬禮當天機場工作人員和停機坪不足,以及考慮到交通堵塞等問題,建議各國政要改乘民航客機前往英國。各國來賓抵達英國後,先前往倫敦西部切爾西皇家醫院集合,隨後統一搭乘大巴前往威斯敏斯特大教堂。
英國外交部的建議一出,立刻引起各國駐英大使館吐槽。一位大使表示,你能想像拜登同各國政要們擠在大巴里嗎?或者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與泰國國王擠在一起的畫面?這就是英國政府籌備多年的計劃?
《泰晤士報》援引某知情人士的消息稱,對於英國政府要求的搭乘大巴,美國大使館直接答覆「不可能」,法國方面也堅決表示反對,最終只有美國總統拜登、法國總統馬克龍、以色列總統赫爾佐格和日本德仁天皇夫婦獲准搭乘專車前往葬禮現場。
這種區別對待的方式再次引起出席葬禮的外國政要的不滿。包括G7成員國在內,至少有5個發達國家外交官向英國政府提出抗議,要求自己的國家元首獲得和拜登一樣的待遇;一位科威特官員表示,查爾斯國王與海灣國家建立了深厚的友誼,如果他到訪海灣國家,他們不會讓查爾斯像小學生一樣乘坐大巴;土耳其總統埃爾多安因無法乘坐自己的專車而拒絕出席葬禮,改派外交部長參與。
儘管英國政府允許拜登搭乘專車前往葬禮現場,但他還是遇到了交通堵塞,被堵在倫敦街頭,而拜登的豪華車隊很快在社交媒體上引起吐槽:「這就是天天把氣候變化掛在嘴邊的美國總統嗎?看看這個豪華車隊,它們開動一下能排放多少廢氣。」
英國政府顯然沒有準備針對交通堵塞和拜登夫婦遲到的應急預案。當拜登夫婦在抵達威斯敏斯特教堂時,由於遲到,他們被告知為了不破壞精心準備的遊行隊伍,只能地站在教堂正門等待,期間英國政府沒有派出任何官員接待在教堂門口尷尬等待的拜登夫婦,直到遊行隊伍走完後,拜登夫婦才得以進入教堂。
與此同時,英國政府對外國來賓的傲慢態度也備受爭議。沙特王儲小薩勒曼本來收到了英國政府的邀請出席女王葬禮,但當他抵達倫敦後,英國議員和媒體開始大肆炒作「卡舒吉遇害案」,要求英國刑事法院禁止小薩勒曼出席葬禮。小薩勒曼被英國反覆無常的表態激怒,宣布這是對沙特王室的侮辱,立即率團離開英國,改派國務大臣出席葬禮。
除了沙特以外,英國還向伊朗、朝鮮和尼加拉瓜三國發了邀請函,但在葬禮前幾天英國外交部突然要求上述三國僅能派大使出席葬禮,否則不得出席。
顯而易見,英國女王的葬禮實際上是一場正式外交活動,各國政要給英國政府面子才來參加女王葬禮,但英國居然會在這種正式外交場合侮辱來賓,要知道哪怕拜登訪問沙特時也沒有當著小薩勒曼的面提「卡舒吉遇害案」,英國政府這種意識形態上頭、故意挑事的小心思著實讓人無力吐槽。
不僅如此,《泰晤士報》指出,在賓客安排上,英國政府也存了「故意挑事」的心思。英國政府聲稱,由於威斯敏斯特大教堂空間有限,各國政要的伴侶和隨行人員不得入內。
但在有限的席位里,英國還是邀請了不受他國政府歡迎的人物,比如西班牙前國王胡安·卡洛斯,英國安排他坐在西班牙國王費利佩六世夫婦身邊。西班牙兩代國王之間的關係複雜,老國王胡安·卡洛斯因包養情婦、貪腐等醜聞不得不讓位給兒子費利佩六世,之後在阿布扎比自我流放,而費利佩六世登基後宣布剝奪老國王的王室津貼。
第二排右起前三位:西班牙老國王和現國王夫婦
不出意外,這位聲名不佳的老國王出席英國女王葬禮並被英方安排在現任國王身邊就座,遭到了西班牙各黨派的強烈抨擊。此外在英國政府有意或無意地安排下,印度和巴基斯坦、土耳其和希臘、朝鮮和韓國等互相有矛盾的國家外交官均在現場碰面,《泰晤士報》評論稱,本來女王葬禮和外國賓客的安排就足夠複雜,英國政府還不忘主動「自找麻煩」。
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的葬禮本來可以成為英國首相特拉斯展示外交手段和形象的機會,但在意識形態上頭的特拉斯和英國王室的操持下,這場葬禮反而成為一場「外交噩夢」:沒有應急預案;侮辱、刁難賓客;故意挑撥矛盾……一場本可以拉近各國關係的外交活動暴露了英國外交水平的倒退,別的國家先不提,英國先得罪了俄羅斯,又在葬禮上得罪了沙特,那麼今年冬天英國還能撐過去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