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14日對哈薩克的國事訪問非常具有象徵意義,這是中哈兩國關係高水平的體現,也是中國支持哈薩克全方位改革的信號。
圖源:新華社
2019年托卡耶夫當選總統後,就將中國作為正式外交訪問的首選地之一,雙方簽署了關於兩國永久全面戰略夥伴關係的協議。
中國元首此次訪問,為兩國關係翻開了新的一頁。哈薩克正在等待締結突破性協定,以便將兩國之間的合作提高到一個新的水平。
中國是哈薩克最大的經濟夥伴之一,去年的貿易額達到250億美元。在過去的30年里,貿易額增長了70倍。今年前六個月的貿易增長超過了30%。中國也是哈薩克產品的最大買家:石油、銅礦、濃縮物、鈾和其他礦產資源。近年來,哈薩克的農產品供應量也穩步增長。
習近平主席這次訪問,恰逢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方濟各教皇也抵達哈薩克首都努爾蘇丹。如果說世界和傳統宗教領袖大會本身給哈薩克帶來了形象效應,那麼從中國領導人的訪問,哈薩克人就更加期望達成富有成效的協議,這不僅能加強兩國睦鄰友好合作關係,還能創造新的就業機會,提高哈薩克人民的生活水平。
哈薩克農民正在等待中國市場向其環保農產品進一步擴大開放,中國的能源部門需要加大投資,以彌補日益嚴重的電力短缺。哈薩克可再生能源的巨大潛力是雙方合作的一個重要領域。哈薩克商人和遊客也在等待進入中國,這將在建立兩國之間的貿易關係以及使兩國人民更加緊密地聯繫在一起。畢竟,哈薩克已向中國公民放開了14天免簽入境政策。
中國市場需要大量的石油產品,建議從哈薩克建設額外的石油管道到中國,哈薩克需要使本國的石油多樣化地供應到東部和西部。
此外,雙方需要在新技術、機器人、微電路和晶元生產、計算機等領域進行合作,中國在這些領域擁有豐富的經驗和潛力。
哈薩克的物流能力沒有得到充分利用,還有巨大的合作潛力。設想在兩國之間建造和開放更多的鐵路過境點,以及對火車及站點進行現代化改造,並加快貨物和火車通過公路過境點的效率。曾經擱置的阿拉木圖—阿斯塔納高速鐵路項目將成為整個歐亞高速公路發展的驅動力。對於哈薩克人來說,這將是一個很好的機會,能夠在一天內往返於阿拉木圖和努爾蘇丹。
中哈兩國合作的範圍和潛力是巨大的,哈薩克人民希望習近平主席的訪問將是這些合作實施的新起點,從而標誌著開始中哈合作新的「黃金30周年」。
本文首發於哈薩克《今日絲路》報175期俄文版 作者 安胡賽 翻譯 肖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