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為全網首發,作者為張志敏。俄烏戰爭發展到現在,美西方集團和俄羅斯的鬥法更多的是在經濟層面上,敢於直接開打,而且是你來我往,爭鋒相對,斗得越來越厲害,越來越精彩。
這不,3日,七國集團宣布對俄羅斯石油設定價格上限。僅僅幾小時後,俄羅斯就宣布「因發現技術故障」而暫停通過北溪天然氣管道向歐洲輸送天然氣,並且沒有給出任何恢復通氣的時間表。當然,俄羅斯在行動的同時,也一直在給歐洲人講道理。
最近,俄羅斯總統新聞秘書佩斯科夫就表示,能源市場在歐洲是如何地「發燒」,(美歐等)採取的這些反俄措施,引發了非常非常深刻的危機,導致歐洲人用大筆的錢,完全不合理的錢,主要是從美國購買天然氣。美國企業越來越富,而歐洲納稅人越來越窮。
我外交部發言人趙立堅引用英國前議員加洛韋的話懟西方,「正如美國準備好讓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滴血,最終它也準備好讓歐洲流盡最後一滴血」。
當然,中俄給歐洲講道理,基於一個殘酷的事實:目前歐美市場天然氣價格之差已達創紀錄的10倍之多,美國商業內幕網披露的數據顯示,美國公司每一艘駛往歐洲的液化天然氣(LNG)船可賺取超1億美元的暴利。
事實上,回顧俄烏戰爭歷史,這哪像是一場俄羅斯和烏克蘭之間的戰爭,這分明就是俄羅斯和美國藉助俄烏戰爭放倒歐洲人的戰爭,可可笑的是,歐洲人現在還在被人賣了,還替人數錢。尤其是現在的德國就是不敢啟動北溪2號線,而俄羅斯2號停掉「北溪-1號",就是要逼德國啟動「北溪-2號"管線。
隨著烏克蘭危機的持續,美國現在已經明白了一個道理,俄羅斯非常適合在非常狀態生存,而作為常態下的既得利益者的歐洲卻無法承受,因此,這種狀態持續的時間越長,則對俄羅斯就越有利,但對歐美來說,這就意味著美元霸權、歐美股市將不斷的下行。
但由於美國還是世界老大,還能把危機轉嫁給歐洲和世界,在這種發展邏輯下,歐洲自然成了冤大頭,尤其是放棄俄羅斯的廉價天然氣,接受美國的高價液化天然氣,可是苦悶在心口難開。
儘管形成這種態勢的原因是多種多樣的,但歐洲在台上的政治人物或多或少被美國掌控卻是一個不爭的事實。但問題在於,嚴峻的局面和民眾的呼聲也是他們難以承受的,因此歐洲人就對美國人磨洋工。在這種情況下,我們就看到特朗普放出了他了解馬克龍私密的新聞,同時波蘭向德國索要萬億美元的二戰賠款。這些其實可以看作是美國用來敲打歐盟核心國,讓其老實的法子。
已經入戲了,被拉下水了,就很難自主,儘管馬克龍喊出歐洲」地緣政治自主「的口號。因此,現在這台世界大戲就真的很精彩了。美國讓烏克蘭戰鬥到最後一滴血,讓歐洲流掉最後一滴血,你將引來對自己的反噬。
當然,反噬不僅僅在歐洲,美國隊中國底線的挑釁,也必然遭到強烈反制。面對著美國製造新台海危機讓我們陷進去的圖謀,我們採用了溫水炮台蛙、對美打太極拳的做法來破解它,這樣反而讓美國更難以對付我們,佩洛西竄訪台灣明顯是偷雞不成蝕把米。因此美國就更急了,狗急跳牆的事情隨時可能發生。
但最後的時刻並沒有到來,可以預見的是,由於今年是一個酷熱的夏天,因此今冬大概率將是一個嚴冬,再加上現在俄羅斯已經徹底關掉了北溪1號線,因此歐洲人將嘗受到在和平的年代饑寒交迫是怎麼一回事?
這種時候,賺得盆滿缽滿的美國人能安然無恙嗎?
俄羅斯《生意人報》8月29日報道稱,目前歐美市場天然氣價格相差達到創紀錄的10倍。根據美國商業內幕網披露的數據,美國公司每艘駛往歐洲的LNG船可賺取超1億美元的利潤。能源專家勞倫特·塞格倫對商業內幕網站表示,這些公司將以大約6000萬美元的價格將美國的一艘大船裝滿液化天然氣,歐洲的收購價格則飆升至2.75億美元。Vortexa液化天然氣分析負責人菲利克斯·布斯認為,這些公司每批能源貨運單可以賺得超過1.5億美元。
當然,這種差價,中國同樣可以從中賺錢,因為之前特朗普逼迫中國高價購買美國的天然氣,而且還是個長期合同,量很大,同時又設定了一個天價的違約款,因此,現在中國就直接把從美國購買的天然氣開到歐洲,賣給歐洲人。
這世界變化太快也太魔幻,原本以為我們和美國簽大單是被特朗普給算計了,我們出血了,可現在才發現特朗普真的是川建國同志,他讓我們大賺一筆。因為國際形勢的巨變讓我們購買的美國天然氣和大豆等長期期貨都賺發了。而歐洲人現在卻成為冤大頭,而它現在這個樣子也讓國際社會對它看不起,信用受到極大損害的歐洲必將霉運連連。
而美國也好不到哪裡,因為當大家發現美國死道友不死貧道的作風後,大家就會對它敬而遠之。現在的南海國家對美國老油條就證明了這點。
形勢越來越讓我們發現,走在邪路上的美國現在是越來越艱難,而走在正道上的我們越來越遭遇到難得的國運。而且可以肯定的是,對美國的全面反噬,講越來越有力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