趁安倍屍骨未寒,日本右翼要求美國支持修憲,這一招中國怎麼防?

2022年07月14日13:33:24 國際 1751

安倍遇刺身亡事件加速了日本修憲的進程。自民黨、公明黨、日本維新會、國民民主黨等修憲勢力在剛剛結束的日本參議院選舉中獲得了超過三分之二的席位。簡單來說,修改「和平憲法」第九條,使日本軍隊合法化,這個提議在日本國內已無障礙。那麼,國際上有足夠的力量阻止日本修憲嗎?

趁安倍屍骨未寒,日本右翼要求美國支持修憲,這一招中國怎麼防? - 天天要聞

1.美國會支持日本修憲
在談到日本修憲議題時,我們中國輿論有很多人會提到日本右翼內心深處的仇美反美情緒,我們有不少人總是強調日本右翼認為「和平憲法」就是美國強加給日本的,日本右翼視之為恥辱。

按照這種邏輯,美國應該會阻止日本修憲才對。但事實恰好相反,在如今的國際局勢中,美國會支持、甚至在一定的限制條件下,美國會鼓勵日本修憲。因為現在的日本更像是一個具有特殊地位的美國的一個州。

趁安倍屍骨未寒,日本右翼要求美國支持修憲,這一招中國怎麼防? - 天天要聞

1945年至今已經過去了77年。77年前,美日關係是美國對著長崎、廣島投下兩顆原子彈的關係。77年後,美日關係是日本從各個角度臣服美國的關係。

美國是知道日本右翼依然存在一些仇美反美的底層情緒,但日本已經沒有回頭路了。從駐日美軍、到日本的教科書、乃至日本的政界、金融界、產業界,美國對日本擁有絕對的掌控力。美日都很明白,日本在美國手裡翻不了天。

趁安倍屍骨未寒,日本右翼要求美國支持修憲,這一招中國怎麼防? - 天天要聞

在最早期,日本右翼的目的還是要反抗美國,推動修憲只是個實現目的的「路徑」。但從現在來說,日本右翼的目的就是修改「和平憲法」,為了實現讓日本變成一個擁有合法軍隊的「正常國家」這目的,日本右翼這些年想到的「路徑」,就是迎合美國的需求,甘當美國地緣政治戰略的炮灰。

日本一開始選擇的借口是朝鮮。但對美國來說,朝鮮只不過是初步擁有了核威懾能力,美國要在政治上、經濟上、國際輿論上遏制朝鮮是很容易的,退一步來說,美國要和朝鮮達成妥協也很容易。所以,美國人笑了笑,還是沒鬆口。

於是,在安倍的主導下,日本右翼找到了第二個借口,那就是中國。

中國是一個擁有幾千年歷史底蘊,超過10億工業化人口的大國。對美國來說,他們從來沒有遇到過中國這樣的具有無限潛力的競爭對手。於是,安倍所代表的日本右翼向美國遞上了投名狀的同時,希望美國人鬆開限制,讓日本修改「和平憲法」,美國人動心了。這些年,美國人越來越倚重日本的軍事能力,甚至組織了「四方安全機制」這個對付中國的美國炮灰團。

趁安倍屍骨未寒,日本右翼要求美國支持修憲,這一招中國怎麼防? - 天天要聞

在這樣的歷史背景中,美國支持日本修憲也只是個時機點選擇的問題。某種角度來說,安倍遇刺身亡,更像是日本右翼爭取美國同意進行修憲的一次「獻祭」。
2.中韓會反對日本修憲
韓國的情況比較特殊。從民間來說,韓國老百姓是真的防備日本軍國主義復辟;但從韓國政治勢力、財團企業來說則未必。

一個是和日本類似,在某種角度來說,韓國同樣是美國的「殖民地」、「僕從國」,在美國民主黨執政時,韓國通常會更靠攏美國的日韓團結政策。另一個是因為,韓國政治勢力、財團企業勢力中有大量的從未被清算的日本遺種。

趁安倍屍骨未寒,日本右翼要求美國支持修憲,這一招中國怎麼防? - 天天要聞

所以,韓國會反對日本修憲,但這只是表面上的,只是做給韓國老百姓看看的。

我們中國也會激烈反對日本修憲。但我們中國的反對,恐怕對美日來說正是促成日本右翼推動修憲的借口和理由。

應對這樣的局面,我們應該做些什麼?

第一,進一步加快中國自己的國防建設。用中國軍事能力的大幅增長,震懾住日本的挑釁之心。
如果日本修憲成功,日本軍力確實會快速增長,但是軍力增長是要有資源投入的。2021年日本GDP是4.9萬億美元,中國GDP是17.7萬億美元,中國的經濟增速和經濟總量都是日本的三倍以上。要比資源投入能力,日本並不具備挑釁中國的資格。

趁安倍屍骨未寒,日本右翼要求美國支持修憲,這一招中國怎麼防? - 天天要聞

第二,除了增強我們自身的軍事能力之外,也要從經貿領域、地緣政治領域建立更多的戰略抓手。
如果我們能快速解決台灣問題,在兩岸統一後,我們就能手握台海、宮古、巴士三個海峽。台灣周邊水域既是全球最繁忙的貨運航道,同時也是日本、韓國的能源生命線。台灣問題既是中日未來可能的矛盾衝突點、又是我們在地緣政治上遏制美日圖謀的最佳議題。
和解決台灣問題類似的戰略抓手還有一些。比方說經貿政策、貿易交易貨幣、本幣互換等等。
總之,無論是拉還是打,我們始終要認清一個問題:日本最崇拜的就是力量,哪怕是這股力量會傷害日本,但只要日本無力反抗,他們就會無條件的崇拜這種力量。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勞山鄉開展「強黨性、擔使命、建新功」主題黨日活動 - 天天要聞

【永遠跟黨走 奮進新征程】勞山鄉開展「強黨性、擔使命、建新功」主題黨日活動

為重溫黨的光輝歷史,激發全體黨員幹部愛國愛黨熱情,增強黨性修養,持續推進黨紀學習教育走深走實。近日,勞山鄉黨委組織全體黨員幹部開展「強黨性、擔使命、建新功」主題黨日活動。重溫入黨誓詞   堅定初心使命在南泥灣黨徽廣場,大家在鄉黨委領導的帶領下,胸佩黨徽,高舉右拳,面向鮮紅的黨旗莊嚴宣誓。全體黨員幹部...
馬來西亞一旅遊巴士翻覆2名中國人遇難,當地:司機曾無證駕駛 - 天天要聞

馬來西亞一旅遊巴士翻覆2名中國人遇難,當地:司機曾無證駕駛

新京報訊(記者慕宏舉 閆沫琛)據央視新聞客戶端消息,6月29日,一輛載有21人的旅遊巴士在馬來西亞彭亨州雲頂高原翻覆,導致2人死亡。新京報記者從當地警方獲悉,兩位死者均為中國男性公民。29日晚,彭亨州警方發布警情通報稱,據初步調查,涉事巴士司機曾接獲27張涉及各種違反交通條例的罰單,包括無照駕駛。6月30日,馬拉...
巴菲特最新遺囑:去世後不再向蓋茨基金會捐贈,1300億美元資產留給兒女打理 - 天天要聞

巴菲特最新遺囑:去世後不再向蓋茨基金會捐贈,1300億美元資產留給兒女打理

實習記者 | 章宇璠記者 | 張一諾當地時間6月28日,巴菲特在《華爾街日報》專訪中罕見地透露了最新的遺產安排。巴菲特表示,他已經多次修改過遺囑,在看到孩子們變得更加成熟後,他制定了目前的計劃。《華爾街日報》專訪在最新的安排中,巴菲特把去世後所有剩餘的財富捐贈給一個新設立的慈善信託基金,由他的女兒蘇珊·巴菲...
瑞士向中國彙報烏克蘭峰會結果,大國的意見很重要。 - 天天要聞

瑞士向中國彙報烏克蘭峰會結果,大國的意見很重要。

瑞士向中國"彙報"烏克蘭峰會結果!這就是大國實力根本繞不開。6月28日,據外媒報道,瑞士外交部對外發布消息稱,關於6月15號~6月16號的在瑞士布爾根斯托科舉行的烏克蘭和平峰會,瑞士方已經把此會議的結果與中國方面進行了溝通和討論。
中國技術相比德國技術依然遙不可及,事實是什麼? - 天天要聞

中國技術相比德國技術依然遙不可及,事實是什麼?

中國技術相比德國技術依然遙不可及,事實是什麼?中國經濟發展取得巨大的成就,如今中國已經成為全球第二大經濟體,甚至於中國的經濟總量已經超過整個歐洲聯盟,特別是中國的工業總產值是歐盟加美國還要多。事實上,這些還並不能完全體現出中國經濟發展所取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