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58年清朝黑龍江將軍奕山和沙俄東西伯利亞總督穆拉維約夫簽訂《璦琿城和約》,中國失去了外興安嶺。
至此,沙俄的擴張基本達到巔峰,遠東地區基本納入俄羅斯帝國版圖。而經歷了數百年的發展和改變,今天的俄羅斯遠東地區,似乎依舊大雪皚皚,沒有繁華更沒有騰飛的經濟。
俄國遠東一直不是俄羅斯發展的重點地區。雖然俄羅斯國徽的雙頭鷹有兩個頭,分別看向東西方向,但俄羅斯的發展重心其實一直是西部,國家安全的重心從北極到南高加索再到西部邊界,最後才順帶提一下遠東。
遠東物產資源豐富,沙皇時期這裡的皮毛生意是沙俄經濟支柱之一。蘇聯時期的遠東,則為蘇聯的發展提供源源不斷的能源和礦產。今天的遠東對於俄羅斯而言,也只有大量的資源成為名片,提起俄羅斯遠東,除了那令人悲憤的屈辱條約外,我們記住的更多也是它的資源。
遠東地區在俄羅斯叫做遠東聯邦區,地廣人稀。面積龐大到696萬平方公里。相當於中國陸地領土的72.5%,比世界上大部分國家面積還大,可排世界第7位!人口僅僅800餘萬,不足北京市人口一半。
2014年,克里米亞事件爆發後,歐美多國對俄羅斯發起經濟制裁,而2015年,俄羅斯又介入敘利亞戰爭,被經濟制裁的同時又必須打贏敘利亞戰爭,俄羅斯面臨巨大的經濟壓力。正所謂船到橋頭自然直,你西方不亮我東方亮。於是,俄羅斯的目光望向了亞洲國家,最近也最大的夥伴便是中國。
俄羅斯國內能與中國進行經濟發展無縫對接的,就是遠東了。為此,俄羅斯成立了遠東經濟開發區,力圖把海參崴也打造成俄羅斯版的深圳。但夢想很豐滿,現實很骨感。
因為經濟發展需要足夠資本技術投入和資源稟賦相結合,而客觀上俄羅斯的發展重心還在歐洲。所以遠東想發展起來,困難重重。
就資源而言,遠東足夠匹配。各類礦產佔俄羅斯儲量的2比例為:鑽石(80%)、鈾(80%)、錫(98%)、黃金(50%)、白銀(66%)、鎢(35%)、銻(74%)、冶鍊石(91%)、水鎂石(100%)、硼(100%)。此外,遠東還有豐富的水資源和大量針葉林木柴,而凍土下還有天然氣。
然而,遠東的GDP卻跟巨大的資源量不匹配。遠東GDP佔俄羅斯GDP的6%。2019年俄羅斯GDP為1.6萬億美元,按比例計算,遠東僅僅貢獻了960億美元,僅僅只是莫斯科市全年GDP的21%。少的可憐的GDP年產值跟龐大的資源儲量極不匹配,為什麼呢?
因為礦產真的難以開採!
因為投資真的極少!
因為自然環境真的惡劣!
因為經濟產業結構不平衡!
同時更沒有足夠的人口支撐地區發展
遠東雖大,但大部分地方有永久凍土,且凍土深度也沒有幾個國家能簡單開採。位於遠東的薩哈,凍土深度創下過歷史記錄,厚達到1370米。
凍土的存在使得基建建造成本和維護的難度雙雙加大。因此整個遠東的交通狀況極差,道路網路無法滿足經濟增長需求和人們生活出行需要,而貫穿遠東的西伯利亞大鐵路年久失修又不堪重負。
航空和夏季河道運輸是這裡常用的方式。而運量小的空運和有限的河道運輸,同樣無法對經濟發展起到促進作用。
遠東的發展重點地區主要集中於海參崴、符拉迪沃斯托克等地,海參崴是重點發展城市,因靠近中國且交通相對便利,這裡也是遠東很多人前往的地區。
遠東的石油,是一個重要的經濟資源。但俄羅斯顯然缺錢。蘇聯時期在遠東鋪設了大量輸油管道,得益於蘇聯的治理,遠東經濟增加也穩定增長,自蘇聯解體以來,俄羅斯中央對遠東的投資和關注減少後,遠東的油氣管道逐步老化。
俄羅斯只好招商引資,請中日韓印四國的資本共同開發。許多油田都允許國外資本入股,但俄羅斯的營商環境同樣困擾外國資本。近幾年,由於西方經濟制裁,大量外國資本已經離開俄羅斯,使得遠東經濟發展受到重擊。
今天,俄羅斯已經逐步從制裁中恢復,但其重心依然集中於西部,諾大的遠東何時才能經濟騰飛,現狀可見依然遙遙無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