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於世衛組織調查報告,「譚書記」究竟說了些什麼?

2021年04月02日12:09:05 國際 1706

作者 徐世平

關於世衛組織調查報告,「譚書記」究竟說了些什麼? - 天天要聞

首先聲明:我同「譚書記」非親非故,鐵鐵的屬於「八杆子打不著」的關係,我認識他,他決不認識我。

「譚書記」是誰?譚德塞也。世衛組織(WHO)的總幹事。

「譚書記」這個稱呼,估計也是網民們起的。個中的含義,需要細細的品味。原因么,無非是人們覺著,譚德塞先生偏袒中國,處處為中國說話,而且,居然還敢同美國硬杠,向特朗普叫板。因此,譚先生極有可能吧,就是我黨派過去的「書記」。

可是,前兩天,我聽說「譚書記」翻臉了。在世衛組織調查報告發布的記者會上,「譚書記」居然指責中國,在調查過程中不配合,不提供數據,而且還說,實驗室泄露的問題,並沒有結論,還要繼續調查下去。

這一下,中國的網民不爽了。網上罵聲一片。人們說得最多的一句話,「譚書記」翻臉不認人。

起初,聽到這條消息,我也比較納悶。情緒同網民一樣,有點窩火。可細細一想,也有點懷疑。

眾所周知,國際組織、主席一般就是站站台,露露臉的人(當然也有例外,比如說國際奧委會、國際足聯等等),而秘書長(或者總幹事)才是實權人物。世衛組織的總幹事,其實就是老大。這一點沒人懷疑。他的權威,不用說了。

可是,世衛組織的調查報告,這麼重要的報告,作為老大,如果他不同意,不滿意,不開心,怎麼可能正式地發布出來呢?也就是說,他不簽字,怎麼可能?如果,真是如此,那麼世衛組織,也太沒組織性紀律性了?!早早關門算了。

顯然,一定是什麼地方出了問題。

我這個人,一向好奇,凡事都要去問個「為什麼」。

於是,我請人去找「譚書記」的談話原文。我英文不行,大學讀的,基本還給老師了(大學英文混過課代表),但是,英文好的,隨處可尋。我請同事,把原文找來了。出處呢,便是世衛組織的官網。這應該是最權威的吧?

看完全文,我也驚著了。「譚書記」的談話原文,總體比較中性,也比較客觀,完全沒有惡毒攻擊中國的意思。

比如,關於「數據不全」的問題,他是這麼說的:

在我與團隊的討論中,他們表達了他們在訪問原始數據時遇到的困難。我希望未來的合作研究將包括更及時和全面的數據共享。

看明白了吧,這個困難,「譚書記」並沒指明是說中國政府的不合作,而且可能是各種各樣的實際困難,包括早期的數據,因為人們當時的認識,在消殺病毒過程中可能被抹去了。等等。

關於「實驗室泄露」問題,他說:

研究小組還訪問了武漢的幾個實驗室,並考慮了病毒因實驗室事件進入人類人口的可能性。

不過,我認為這項評估不夠廣泛。需要進一步的數據和研究才能得出更有力的結論。

雖然小組的結論是,實驗室泄漏是最不可能的假設,但這需要進一步調查,可能還有涉及專家的額外任務,我準備部署這些任務。

「譚書記」的意思,就是說,現在下結論太早了,還應該更廣泛地進行調查,這也是正確和科學的態度啊。因為調查報告,只是提出了「極不可能」,但沒說「不是」。話的理解如何,關鍵是角度和立場。如果是我,我就會說,中國的實驗室看過了,美國的實驗室是不是也應該去看看呢?

關於「繼續調查」的問題,「譚書記」的說法是:

這份報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始,但它不是結束。我們還沒有找到病毒的來源,我們必須繼續遵循科學,就像我們一樣不遺餘力。

找到病毒的起源需要時間,我們有責任讓世界找到病毒的來源,這樣我們才能集體採取措施,減少再次發生這種病毒的風險。沒有一次研究之旅能提供所有的答案。

「譚書記」並沒有說,中國的調查工作還要繼續並無休無止,而是說,病毒溯源的問題,需要「不遺餘力」。這話沒毛病啊。

不過,「譚書記」的話,到了西方媒體手裡,味道都變了。

比如,不少的媒體,都把數據的困難,寫進了「導語」。美國的,反動的,不引用了。就說我一向比較認同的、相對中性的路透社吧,他們的導語是這樣的。

世衛組織總幹事譚德塞周二表示,前往中國研究冠狀病毒疫情起源的世界衛生組織調查人員隱瞞了數據。

美國、歐盟和其他西方國家立即呼籲中國"充分接觸"獨立專家關於2019年底最初疫情的所有數據。

諸如此類,不多引用。總之,大家都相了,外國信了,中國的網民也信了,居然還有中國人,洋洋洒洒,寫了討伐譚德塞的文章。

不過,西方的媒體,忽略了記者會中兩個重要的信息,一句話是負責調查的一位世衛官員說的:團隊感受到了政治壓力,包括來自中國境外的壓力,但他從未被迫從最終報告中刪除任何東西。

看到了吧?政治壓力,來自多方面,包括中國境外的,這些人是誰?用屁股想也能想出來。重要的是,報告沒有刪除任何東西。這句話,太重要了。

還有一句話,來是一位澳大利亞專家(澳洲與中國關係不太好吧)多米尼克?德懷爾(DominicDwyer)。 他確信,武漢病毒學研究所"沒有明顯證據"證明存在問題。世衛組織的專家,有許歐美國家的專家,包括美國生態健康聯盟總裁、《柳葉刀》新冠疫情委員會成員、英國動物學家達薩克(Peter Daszak),荷蘭鹿特丹伊拉斯姆斯醫學中心病毒學主任庫普曼斯(Marion Koopmans),丹麥北西蘭醫院臨床研究中心主任費舍爾(Thea Fisher),以及澳大利亞的多米尼克·德懷爾(Dominic Dwyer)等。

這兩句話,又有哪一家西方媒體,把它們放在導語里了呢?我是學新聞的,科班出身,多少知道點新聞寫作的基本要求。難道是西方媒體的新聞基礎課沒學好?當然不是。

「譚書記」被黑,其根子,就是世界媒體的話語權出了問題。西方媒體,太厲害了。如果要反思,我們可以好好反思話語權。

中國的媒體人,要加油了。

最後,我還是決定把「譚書記」的原文,放在下面,讓大家參考。

開頭的話:

在去年的世界衛生大會上,會員國要求我作為總幹事執行一項重要和具體的任務。

(第二段沒啥意思,翻譯也有點困難,但都是正確的官話)

如你所知,一個國際科學和合作實地考察團於今年1月前往中國,與那裡的科學家合作了四個星期。

該小組現已完成初步研究,報告已於上周末提供給世衛組織秘書處和會員國。

科學家團隊來自世界各地:澳大利亞、中國、丹麥、德國、日本、肯亞、荷蘭、卡達、俄羅斯聯邦、聯合王國、美利堅合眾國和越南。

我感謝這群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他們在巨大壓力下不知疲倦地為本報告工作。我要感謝他們的奉獻精神和承諾。

現在,我想邀請國際小組的共同負責人彼得·本·恩巴雷克博士和梁萬年教授介紹他們的主要發現。

本·恩巴雷克博士和梁教授,再次感謝您的合作和辛勤工作。

彼得·本·恩巴雷克博士和梁萬年教授介紹情況。

結束的話:

感謝彼得·本·恩巴雷克博士、梁教授和整個團隊分享您的報告並介紹您的發現。

我歡迎你們的報告,它以重要的方式增進了我們的理解。

報告還提出了進一步的問題,需要進一步研究,正如小組本身在報告中指出的。

正如會員國所聽到的,報告對現有數據進行了全面審查,表明2019年12月和可能更早出現了未被確認的傳輸。

該小組報告說,第一例檢測到的病例於2019年12月8日出現癥狀。但為了了解最早的病例,科學家將受益於至少從2019年9月獲得包括生物樣本在內的數據。

在我與團隊的討論中,他們表達了他們在訪問原始數據時遇到的困難。我希望未來的合作研究將包括更及時和全面的數據共享。

我歡迎進一步研究的建議,以了解最早的人類病例和群落,追蹤武漢及其周邊地區市場出售的動物,並更好地了解潛在的動物宿主和中介機構的範圍。

動物市場的作用尚不清楚。

該小組已證實武漢華南市場存在廣泛污染SARS-CoV-2,但無法確定污染源。

我再次歡迎進一步研究的建議,包括全面分析武漢市場的動物和產品貿易,特別是那些與早期人類病例有關的市場。

我同意團隊的結論,即需要採訪農民、供應商及其聯繫人。

研究小組還討論了病毒通過食物鏈傳入人類的可能性。

進一步的研究對於確定養殖野生動物在將病毒引入武漢及周邊地區市場方面可能起到什麼作用非常重要。

研究小組還訪問了武漢的幾個實驗室,並考慮了病毒因實驗室事件進入人類人口的可能性。

不過,我認為這項評估不夠廣泛。需要進一步的數據和研究才能得出更有力的結論。

雖然小組的結論是,實驗室泄漏是最不可能的假設,但這需要進一步調查,可能還有涉及專家的額外任務,我準備部署這些任務。

我們將隨時向您通報計划進展情況,我們一如既往地非常歡迎您的意見。

讓我明確地說,就世衛組織而言,所有假設都擺在桌面上。

這份報告是一個非常重要的開始,但它不是結束。我們還沒有找到病毒的來源,我們必須繼續遵循科學,像我們一樣不遺餘力。

找到病毒的起源需要時間,我們有責任讓世界找到病毒的來源,這樣我們才能集體採取措施,減少再次發生這種病毒的風險。沒有一次研究之旅能提供所有的答案。

顯然,我們需要在一系列領域進行更多的研究,這將需要進一步的實地訪問。

在結束髮言之前,我要向參加報告的來自世界各地的專家和中國的專家表示感謝,並期待著繼續開展這一重要工作。

閣下,一如既往,我們感謝你們的繼續參與,我們期待著你們的問題和評論。

我感謝你們!

國際分類資訊推薦

市委組織部發布任前公示公告,3名幹部擬任新職! - 天天要聞

市委組織部發布任前公示公告,3名幹部擬任新職!

5月5日,中共益陽市委組織部發布幹部任前公示公告。為了加強對幹部選拔工作的監督,提高識別和任用幹部的準確程度,現對市委常委會會議研究決定的下列擬任人選進行任前公示:(點擊查看圖片)歡迎廣大幹部群眾反映和舉報擬任人選思想作風、道德品質、工作能
特朗普否定中美建交,是無知還是另有圖謀? - 天天要聞

特朗普否定中美建交,是無知還是另有圖謀?

當地時間5月4日,一則令人咋舌的消息從特朗普口中傳出。在空軍一號專機上,面對記者,他再次將中國置於指責的靶心,宣稱中國在全球貿易中「多年來一直占我們便宜」,甚至大放厥詞,稱美國前總統尼克松與中國建交是「做過的最糟糕的事情」。此言論一出,迅速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將於5月7日恢復工作 - 天天要聞

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將於5月7日恢復工作

據塞爾維亞《政治報》報道,塞爾維亞總統武契奇將於5月7日恢復工作。武契奇將於5月7日上午與俄羅斯駐塞大使、英國駐塞大使舉行會晤並在當晚向公眾發表講話。武契奇4月30日抵達美國佛羅里達州開啟美國之行,原計劃與包括美國總統特朗普特使格雷內爾在內的美國多位官員會面。美國當地時間2日,武契奇因突發健康問題,臨時決定...
美國商會致信白宮:趕緊減免關稅 我們被小企業的求助淹沒了 - 天天要聞

美國商會致信白宮:趕緊減免關稅 我們被小企業的求助淹沒了

美國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報道,當地時間4月30日,美國商會致信特朗普政府,敦促其立即實施「關稅豁免機制」,以防止美國經濟陷入衰退,並對小企業造成「無法彌補的傷害」。不過,白宮拒絕了他們的請求。 美國商會代表全美超過300萬家企業和組織,是全球規模最大、影響力最廣的商業組織之一。該組織要求特朗普政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