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全國多地曝出免費領養貓咪後卻陷入「貓貸」的糾紛事件。記者在南寧走訪調查發現,本地也有一些打著「免費領養」的噱頭,實則讓人「貸款買貓」的商家,並且有不少領養人反映自己深受其害。

記者在某網路社交平台上搜索「免費領養小貓」等關鍵詞,立刻跳出不少吐槽貼。博主們普遍反映,免費領養小貓後卻被弄得貓財兩空,甚至還有可能被列為失信人員。

南寧市民小莫就遇到了這樣的麻煩。去年五月中旬,她在網上看到一則領養小貓的信息,說是只要辦理領養手續就可以免費帶走小貓,但到店後,商家卻要捆綁貓糧合同。
領養者 小莫: 領養小貓就是需要購買12期的貓糧,然後每期都要消費248元以上 (一月一期 就12個月) 。對,他們的貓糧是在一個軟體上面銷售的,比淘寶賣的要貴了一倍。

不幸的是,小莫領養的兩隻小貓剛回到家就出現了問題,一隻嘔吐猝死,一隻身體虛弱,經多次就醫,搶救無效死亡。

貓雖然已死亡,但貓糧合同還在繼續,若扣款失敗,還可能對徵信產生不良影響,這給小莫造成了心理負擔和經濟損失。
領養者 小莫: 他們說小貓是你養的,所以出了問題你應該自己承擔責任。12315他們說因為簽的是買貓糧的合同,店家他們是有權利設置銷售商品金額的。所以就沒有辦法從他們那個價格單位的點去說他們,但是小貓的健康問題它並不是這個合同的主體,所以也沒有辦法維權。


記者來到小莫所說的商家,發現這裡大門緊鎖。

隨後記者以領養人的身份走訪了另一家「貓咪認養館」門店,店內有二十多個透明的格子展櫃,每格圈養著多個品種的幼貓。店員表示,根據小貓的品種和品相,簽約領養價格從400到600元不等。
店員:我們有兩種模式,一個是購買,一個是領養。領養的話就是在我們這邊買東西,每個月固定的金額買,買兩年,這個我們都是有檢疫證明的,而且我們都全程有醫生陪護的。

業內人士認為,所謂「免費領養」只是偷換概念,本質依然是販賣活體。寵物商家之所以採用此種模式,是因為無償領養的噱頭對顧客更具吸引力,且能將更多風險轉嫁到顧客身上。記者檢索發現,目前,重慶、湖南、安徽多地相關部門已公示並受理多起關於寵物「免費領養」的消費投訴。

律師建議,領養寵物前,應仔細查看合同內容,重點關注消費者義務,尤其是是否需要支付費用、違約責任、合同解除等條款,對於高額的違約金或利息,應拒絕簽訂,如果商家有欺詐行為,消費者可以依據《中華人民共和國民法典》的相關規定,向法院或仲裁機構請求撤銷合同。
北京市煒衡(南寧)律師事務所律師 周文敏:首先最重要的一點就是明確貓的健康狀況,一定要明確到條款裡面,最好是這隻貓我們領養回家了以後,帶它去正規的寵物醫院做一個全面的檢查,也就是說相當於在保質期內有問題我們及時去找商家。這樣子的話,維權會更有效率。

轉自 | 新聞在線
來源: 南寧廣播電視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