狂犬病不常出現,一出現,就是「絕症」!
這兩天的一條新聞讓人感到十分惋惜......
廣西一名8歲男孩被小狗抓傷後未做相應處理,當天晚上,小狗就死了。5天後,男孩開始出現發熱癥狀,去醫院住院治療期間,被確診為「狂犬病」,最後經搶救無效死亡。
讓所有人都非常遺憾的是,如果被抓後家長能及時帶孩子去醫院接種了狂犬疫苗,悲劇也許就不會發生了...
其實,小狗當晚死亡,也是明顯的問題信號,不過還是沒能喚起家長的警覺。(一般狂犬病發作的狗咬人後,10天內基本都會死亡。)
還有,父母們一定要提防那些流浪狗!不牽繩的狗!不知道打沒打過狂犬疫苗的貓和狗!
圖中視頻來自某小區監控,孩子正在被一群流浪狗圍攻。流浪狗傷人事件真的離我們很近,家長帶孩子出門一定要保護好孩子!
很多人覺得被狗抓、咬後要及時打狂犬疫苗是常識,可現實總是反覆告訴我們,還有很多人都沒有重視起來!
感染「狂犬病」真的會死嗎?
是的!病死率幾乎100%
狂犬病,就是我們常說的「瘋狗病」,因狂犬病患者會懼怕飲水、恐懼流水聲,所以也被稱為「恐水症」。
是由狂犬病病毒引起的一種人獸共患傳染病,主要攻擊中樞神經系統。
狂犬病病毒主要通過破損的皮膚或黏膜傳播。
因此,人類感染狂犬病最常見的傳播途徑有兩種:
(1)通過被攜帶病毒的動物咬傷或抓傷傳播;
(2)通過帶有病毒的動物唾液,經各種傷口或正常的黏膜入侵傳播。
狂犬病的潛伏期通常為1-3個月,短則不超過1周,很少超過1年。而傷口越接近中樞神經則潛伏期越短,比如頭、面或者頸部。
潛伏期期間,感染者沒有任何癥狀,而一旦出現臨床癥狀,病死率幾乎是100%。如果及時且正確地處理,則可以避免最壞的結果發生。
這也是為什麼狂犬病疫苗,寧可「白打」,也不能圖僥倖「不打」。畢竟,在100%的概率面前,沒有人能是「幸運兒」。
被動物抓咬傷後如何處理?
孩子被動物咬、抓傷後,除了知道要打疫苗!
其實,更應該立即立即進行受傷部位的徹底清洗和消毒處理。
徹底沖洗
◆流動水沖洗能有助於減少傷口的病毒殘留量。
◆20%的肥皂水或其它弱鹼性清洗傷口交替至少15分鐘。徹底沖,徹底洗。
(20%肥皂水配製:20g肥皂加蒸餾水或自來水至100ml。)
◆生理鹽水傷口洗凈,用無菌脫脂棉將傷口處殘留液吸盡,避免傷口處殘留肥皂水。
消毒處理
◆徹底沖洗後用2-3%碘酒或75%酒精塗擦傷口;
◆如傷口碎爛壞死組織較多,應在徹底清除後再進行消毒處理。傷口不宜包紮、縫口,開放性傷口應儘可能暴露。
2、使用被動免疫製劑(狂犬病人免疫球蛋白和抗狂犬病血清);
3、按照程序全程接種狂犬病疫苗。
溫馨提示:
徹底沖洗和消毒傷口可大大降低暴露者感染的風險;同時咬傷後,注射越早,免疫效果越好,獲得保護的機會越大。
狂犬病疫苗接種對象及時間
暴露(咬傷、抓傷後)預防
任何可疑接觸狂犬病毒,如被犬、貓、狼和吸血蝙蝠等動物(包括貌似健康動物)咬傷、抓傷(即使很輕的抓傷),破損皮膚或粘膜被動物舔過,都必須接種本疫苗。
接種時間:疫苗接種應分別於0(注射當天)、3、7、14、28天各接種1劑,全程免疫共接種5劑。
暴露前(無咬傷、抓傷)預防
在疫區有咬傷的高度危險或有接觸病毒機會的工作人員,如疫區獸醫、動物飼養員等,均應用狂犬疫苗進行預防接種。
對未咬傷健康者預防注射:可按0、7、21天注射3針。1年後加強1針,以後每隔1-3年再加強1針。
狂犬病疫苗接種注意事項
禁忌症—暴露後疫苗接種無禁忌症
由於狂犬病幾乎是100%致死性疾病,所以,凡被狂犬或不清楚是否帶有病毒的動物咬傷後,都應立即注射狂犬疫苗。
接種疫苗期間要儘可能避免過量飲酒、飲濃茶或咖啡、食用刺激性食物和劇烈運動或重體力勞動可能會影響疫苗免疫應答,也可能引起接種反應。
疫苗接種反應
一般無不良反應,極少數人可能出現接種部位紅腫,硬結以及蕁麻疹,在短期內就可以恢復,一般不需要做特殊處理。
極個別人的反應可能較重,紅腫部位較大,伴有高熱,倦怠,全身疼痛以及傷口周圍長時間麻木和疼痛等現象,應及時到醫院就診。
對狂犬病疫苗過敏
如果病人對正在使用的狂犬病疫苗過敏,可更換另一種疫苗繼續原有程序的接種,第一針發生過敏則需換苗重新開始免疫程序。
換苗後仍過敏,可到醫院進行抗過敏治療之後再完成全程接種。
再次暴露如何接種?
半年內進行過全程接種,再次被咬傷可以不接種;
半年至1年內進行過全程接種,被可疑瘋動物咬傷者,應於0、3天各接種1劑疫苗;
1年前進行過全程接種,被可疑瘋動物咬傷者,則應全程接種疫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