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去寵物後的很多情緒感受,和抑鬱者的情緒感受非常相似。
文 | 映心堂心理
寵物在越來越多人心中的地位,已經如同家庭成員。但它們對人類的重要情感意義,還沒有得到應有的重視。
比如,很多寵物其實在長期承受部分家庭成員的心理投射或情緒壓力,可以說成為了「家庭動力」的一部分,但我至今還未聽到過正式把寵物納入家庭治療工作範疇的同行。
今天我們要談論的話題是幾乎所有寵物主人都將經歷的傷痛:寵物的離世。
寵物的預期壽命比人類短得多,常年共同生活的寵物的離世,會給人帶來抑鬱的心理問題。
- 案例1
一個網路視頻的開頭字幕——「我摯愛的貓咪Sophie在2011年12月8日,於我的手臂上死去,這是它生前的回憶」,視頻出自貓咪Sophie的飼主MichaelMcAleese。這個真實故事發生在英國,貓咪Sophie意外死亡,傷心的主人在貓咪死亡後的第5天將視頻PO出,在第8天也結束了自己的生命,與Sophie一起離開了這個世界。
- 案例2
印度有一對老年夫婦承受不了寵物狗離去所帶來的悲傷,在為它舉行告別儀式的途中,因深陷極度傷心而上吊自殺。
- 案例3
在美國,36歲的埃普得知自己的狗狗意外身亡後鬱鬱寡歡。家人擔心埃普的心理狀況,帶埃普尋求心理機構的幫助,但都被拒於門外。隔天埃普就離開這個世界了。
什麼是「寵物喪失症候群」?
寵物喪失症候群也被稱為「失寵綜合症」,是一種因失去長期生活在一起的寵物而導致的精神疾病或心理狀況。
許多人會因「失去寵物」而出現心理健康問題。失去一個家庭成員可能是人生中一個非常困難的時刻。如果你已經把寵物當作家庭成員生活了很長時間,你可能認為寵物不會死,就像你認為你的家人不會死一樣。
很多人都在頭腦層面知道「一切生命都將死亡」,但他們無法想像這件事發生在自己和家人身上。對於愛寵物的人來說,在它們死後與它們告別,可能會像失去家人一樣痛苦,焦慮、失眠、抑鬱甚至精神疾病的情況並不少見。
狗和貓是常見的寵物,此外,兔子、倉鼠、鳥、金魚、爬行動物和昆蟲等也是人們喜愛的寵物。無論你的寵物是什麼,你越是愛它,失去它的打擊就越大。
寵物與家庭成員不同,它們與主人的情感是通過意志聯繫在一起的。有時我們把它們當作夥伴,有時我們像對待孩子一樣與它們相處。它們也可以是情感支持的來源,是治癒的象徵。它們可以是一個朋友,我們向它傾訴不舒服的事情;或者是一個戰友,幫助我們度過困難時期。它們可能是你生活的理由,你的夢想或你的生活希望。
換句話說,它們可能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家庭成員,所以失去寵物的空虛感可能是巨大的。許多人愛他們的寵物甚至超過自己的家庭。
國內外有研究表明,近六成的寵物主人在失去寵物後,會出現明顯的身心不適癥狀,多數會自我復原,有些人會經曆數周,有些人會反覆糾結幾年後才放下,甚至數年都無法釋懷,更甚者會因此產生嚴重的憂鬱症。
寵物喪失症候群的癥狀一般分為情感表現、行為表現、生理表現、心理表現四個緯度。
- 情感表現
寵物主人情感上會感到悲傷、絕望、內疚、憤怒、孤獨,並拒絕承認寵物離世這個真相。有時甚至會出現不信任、抑鬱、狂躁,害怕寵物一個太過孤單,想去天堂陪寵物一起上路等極端情緒。
- 行為表現
行為上他們會突然反覆崩潰大哭,失眠、嗜睡交替發生,厭食、暴食,沉溺寵物玩耍休息的地方或埋葬的地點,不自覺重複喊出寵物的名字,不斷整理遺物,時不時抱著寵物以前的玩具或毯子,甚至有些人還會將寵物屍體製作成標本,擺放在家裡,永遠看著。
- 生理表現
許多寵物主人一直身處這種悲傷焦慮情緒的氛圍中,身體易出現頭痛、胸口悶、心臟刺痛、呼吸不暢等生理反應。並且說話困難、躁動、聽覺或觸覺敏感、腸胃不適,有類似感冒的肌肉酸痛。
- 心理表現
每天渾渾噩噩、思緒混亂、無法集中注意力,一心想著已經逝去的寵物,對死去的寵物產生幻聽、幻視,自閉、厭世等不想與人接觸的情況。
寵物喪失症候群與抑鬱症之間的關係
寵物喪失症候群持續的時間越長,越容易導致抑鬱。失去寵物後的很多情緒感受,和抑鬱者的情緒感受非常相似,比如:
*感覺非常壓抑
*孤獨
*對所有事情缺乏興趣和參與
*對工作或嗜好缺乏熱情
*由於過度思考而難以入睡
*沒有食慾,根本不想吃東西
*對失去寵物感到非常內疚
*想到失去的寵物就忍不住要哭
如果失去寵物之後,以下這些癥狀持續2周以上,就意味著可能需要尋求幫助了:
*感到壓抑
*做什麼都不覺得快樂
*覺得生活很空虛
*開始思考最糟糕的事情
*開始思考死亡
*睡眠困難或根本不睡覺
*感到疲憊,一直很累
*缺乏食慾,體重下降
*有嚴重的頭痛或僵硬的肩膀
*持續便秘或腹瀉
寵物喪失症候群重症化的原因
當寵物喪失症候群發生時,有四種主要的情緒會加重癥狀:否認、憤怒、內疚和抑鬱。這些是「在伴隨著寵物死亡的情緒波動中,特別難以承認和理解的情緒,因此也難以克服」(莫伊拉-安德森,《失寵綜合症心理學》),如果這些情緒被誤導,就會惡化。
- 自己的問題
如果你因為沒有注意到寵物病情的變化導致它惡化而感到內疚,之後對寵物的病情開始懈怠,你「認為自己不夠好,沒有注意到寵物的病情變化」而陷入自責情緒,就會重症化。
- 環境的問題
與周圍人價值觀的不一致會加重癥狀。例如,如果你對失去寵物感到非常悲傷,而你的家人和朋友又不太理解你,他們可能認為你對寵物的死亡感到沮喪是可恥的,你可能會忍住不哭或感到沮喪。
在這種情況下,也許能暫時擺脫悲傷,但潛在的悲傷並沒有得到解決,痛苦可能會長期存在於創傷中。
- 死亡的方式和時間
如果寵物突然死亡,例如由於疾病或事故,失寵綜合症是十分容易嚴重化的。因為你對寵物的死亡沒有準備。即使用愛和關懷對待你的寵物,可能仍然感到遺憾,希望自己為它做得更多。
如果寵物的死亡恰好與家庭或工作的壓力期相吻合,則有可能出現長時間的寵物喪失症候群,甚至是抑鬱症。
如何從寵物喪失症候群中恢復
悲傷過程有五個階段,雖然因人而異,但經歷這個過程將逐漸幫助生活回到正軌。
- 不相信,不接受
也許你的寵物已經離世,你周圍的人也認為它死了,但你就是不能接受。這可能會導致一種孤立的感覺。
- 痛苦和憤怒
寵物離世的人可能對家人產生不合理的憤怒,比如,「如果我早一點帶它去醫院,它就能活下來」,或者對獸醫說,「如果它早一點接受治療,就能活下來」。他們也可能責備自己,認為「我要是早點知道就好了」。
- 「討價還價 」
希望運用某種超自然力讓寵物復活。
- 接受現實和抑鬱
當你接受了無論你如何努力,都不會有奇蹟發生,你的寵物永遠不會回來的事實,會有一種非常壓抑的感覺。有些人會變得絕望,甚至想死。
- 哀傷並接納這種感覺
隨著時間的推移,你會逐漸習慣於沒有寵物的日子。然後你將能夠恢復正常的生活。
周圍的人可以怎麼做?
如果你身邊有人正在遭受寵物喪失症候群,重要的是要同情他們悲傷和痛苦的感受。
人們很容易說「忘記你的寵物吧」或「養一隻新的寵物吧」之類的話。但你能為正在受苦的人做的最好的事情就是傾聽他們的聲音。有些人會壓抑自己的情緒,但最好是把悲傷的情緒發泄出來。
如果失去寵物幾個月後,當事人仍然有抑鬱、失眠、易怒等癥狀,建議尋求心理諮詢幫助。
同時也要拒絕任何形式的言語質疑與攻擊,類似「不就死了一個寵物嗎?」等負向言語。希望這個社會可以尊重每一份純粹的感情,尊重「失寵者」的悲傷,讓他們擁有足夠長的時間做好準備,自由地說出再見的權利。
周圍人正確的打開方式應該是:具備同理心、共情傾聽與細心陪伴。耐心傾聽寵物主人的傾訴,隨時安撫與觀測失寵者的情緒和身體健康。
參考資料:
https://www.shinjuku-stress.com/column/psychosomatic/pet/
https://www.homemate-research-pet-shop.com/useful/13527_petsh_018/
歡迎轉發分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