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7月28日訊(記者 仝選)在絕美的川西秘境,地處海拔3700米之上有一個猶如仙境的高原縣城,在這裡可以縱覽壯闊的雪山草地、置身變幻奇雄的墨石崖海、探尋藏民居的古老文化,它就是位於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東北部的道孚縣。
7月19日至21日,中國網記者跟隨《中國國家地理》雜誌社開展的「尋美道孚」採風活動,走進了風光卓絕、民居別緻的道孚縣。

遠眺貢嘎雪山。中國網記者 仝選 攝
7月19日,採風團從成都出發,驅車8小時,克服高反和山路的暈眩,終於在晚上21:00前來到海拔4400米的折多山頂,在夜幕降臨前的最後一抹暮色中遠眺被譽為「蜀山之王」的貢嘎雪山。

亞拉雪山。中國網記者 仝選 攝
位於四川甘孜州康定、道孚和丹巴三縣交界處的亞拉雪山,海拔5884米,是康巴地區一座著名的神山。在亞拉雪山腳下,山上冰川的溶水匯成溪流穿過亂石、草甸、杜鵑林和松林,與五顏六色的經幡共同形成了構圖精美、色彩豐富的「雪山天堂」。

亞拉雪山山腳下。中國網記者 仝選 攝
穿越一條條翻山公路,採風團終於在亞拉雪山的觀景台上,再次近距離觀賞亞拉雪山的全貌。然而,在因為雲層遮擋而險些無法看到山頂的剎那,亞拉雪山用燦爛的陽光再次擁抱了大家——雲層逐漸散去,巍峨的雪山之巔全部展現在這自然畫卷中,雄偉壯觀的雲上山峰震撼了在場的每一個人。

惠遠寺。中國網記者 仝選 攝
在亞拉雪山腳下,有一座建於公元1728年的惠遠寺,因擁有「九龍」和「九獅」的崇高尊號而名揚國內外。儘管地處偏僻,但是絲毫不影響它在當地藏族群眾心中的地位。每逢法會,各地信徒都前來朝拜、頌經,熱鬧非凡。

道孚縣境內的油菜花海。供圖:陳志文

遠眺惠遠寺。供圖:陳志文

墨石公園。中國網記者 仝選 攝
在返程中,採風團來到了「網紅」景區——墨石公園,它是中國唯一高原石林景觀,被譽為「中國最美景觀大道第八美」。走進糜棱岩石林的深處,宛如踏上了異域星球,置身於另一個世界,不得不讓人感嘆大自然的神奇。

玉科草原「安巴節」歌舞表演。中國網記者 仝選 攝
在行程中,恰逢道孚藏族聚居區最盛大的節日——「安巴節」。「安巴」在藏語里是「五月」的意思。藏曆五月十三日是藏傳佛教中最吉祥的一天,當地人在這一天會以各種形式,祈禱風調雨順、五穀豐登,因此,每個村莊都會舉行祈福儀式和歌舞活動來慶祝「安巴節」。「安巴節」也因此被當地確定為傳承藏文化的重要節慶活動。

在後台準備表演服飾的藏族女孩。中國網記者 仝選 攝

道孚縣特爾瓦村的藏民居。中國網記者 仝選 攝
道孚藏民居作為中國藏民居藝術的經典代表,被列為省級文物,民居建造技藝獲批州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在康巴藏式建築基本類型中佔有無出其右的地位,堪稱世界民居建築絕妙、絕版之「雙絕」,享有「藏地第一藏房」之美譽。

格扎寺。中國網記者 仝選 攝
行程的最後一站,採風團來到位於道孚縣瓦夏扎噶神山腳下鮮水河畔的格扎寺,這是一座歷史悠久的苯教寺院。格扎寺的大殿還在修建當中,整個建築風格遵循了藏族聚居區傳統的古法雕刻工藝,莊嚴雅緻的木雕寺廟殿堂在夕陽照耀下,散發出鎏金般的光芒。
旅途中,採風團穿行在蜿蜒的山區公路,看山看措看民居(「措」即藏語「湖」),即使在高反和暈車的狀況下,也絲毫不願輕易休息,因為眼前的每一幀景色都是大自然最好的饋贈。但除了風景,最讓人記在心頭的,還是高原上可愛純潔的笑臉和藏族聚居區人民質樸善良的內心。他們充滿對那片土地的熱愛,對佛緣的敬畏,更有著對藏漢情節的深刻眷戀。他們在「安巴節」的晚會上高唱國歌,在玉科草原上升起國旗,這一切都讓人深深感受到了藏族聚居區人民對祖國最真誠的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