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地圖上看英國國王查爾斯三世是 15 個國家的國王,這15個英聯邦國家分別是安地卡及巴布達、澳大利亞、巴哈馬、貝里斯、加拿大、格瑞那達、牙買加、紐西蘭、巴布亞紐幾內亞、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聖露西亞、聖文森特和格林納丁斯、索羅門群島、吐瓦魯和英國。
查爾斯三世擁有主權的這些國家還能一直留在聯邦里嗎?估計持續不了多久了。
聖克里斯多福及尼維斯是一個位於大西洋和加勒比海之間的雙島國家,這是英國殖民者第一次在加勒比海定居的地方。但即使在獨立近40年後,關於這個國家的身份以及它是否應該繼續擁護英國為宗主國的爭論仍在繼續。
2009年,聖文森及格瑞那丁舉行全民公決。45%的選民選擇用他們自己的總統取代英國伊麗莎白二世,遠遠低於所需的三分之二選票。
其他幾個英聯邦歷史最悠久的國家現狀怎麼樣呢?
走在澳大利亞悉尼的街道上,你很難找到任何跡象表明澳大利亞新國王即將加冕。
查爾斯三世國王不像英國女王伊麗莎白二世那樣在澳大利亞受歡迎。總理安東尼·阿爾巴尼斯此前曾表示,澳大利亞成立獨立的共和國是「不可避免的」,尤其去年他們自行任命了共和國的初級部長 ,這是歷史性的第一次。
在附近的紐西蘭情況類似 ,紐西蘭總理克里斯·希普金斯本周表示,他是共和黨人,並相信該國最終有一天會離開君主制。
君主制在澳大利亞扮演著純粹的禮儀角色,「在這裡有一個英國國王似乎很奇怪」有人這樣描述。「這個國家長期以來一直在英國的陰影之外塑造自己的身份」。
在加拿大呢?如果用一個詞來概括許多加拿大人對查爾斯國王的感情,那就是「漠不關心」。
從廣義上講,雖然加拿大人對伊麗莎白二世女王懷有感情,但對查爾斯國王卻沒有這種感情。
民意調查顯示,加拿大人對國家與君主制的距離越來越感興趣。最近的民意調查表明大多數加拿大人,剛剛超過一半不希望該國繼續作為一個君主立憲制的後代。五分之二的受訪者說他們不關心查爾斯的加冕禮。
這種缺乏熱情還反映在加拿大舉行的比較適度的查爾斯加冕慶祝活動上。但這並不意味著加拿大會加入巴貝多、牙買加或澳大利亞的行列,這些國家已經或正在就君主制的未來進行正式辯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