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133屆廣交會吸引大量外商參加。
首日37萬人次進場,41萬人次訪問線上平台
萬商雲集,人潮湧動。4月15日,被稱為「中國第一展」的第133屆中國進出口商品交易會(以下簡稱「廣交會」)拉開大幕。這是全面恢複線下展且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廣交會,除展覽總面積、展位數量、 參展企業均創歷史新高外,參展人數較前幾屆大幅上升。新快報記者了解到,截至4月15日18時閉館,廣交會全天進場次37萬人次,其中外國人6.7萬人次;而41萬人次訪問線上平台,其中外國人28萬人次。
「相當於增加了3個大中型的展覽」
4月15日9時許,廣交會各入口人流爆棚,參展商、採購商、翻譯等工作人員正有序排隊進場。在展館內部,參展客流摩肩接踵。除了人數增加,人群中外國面孔比例高了很多,空氣中瀰漫著各種味道的香水味,各種膚色、各種國籍人在說著不同的語言。
「從沒有見過這麼多人的廣交會,我起了個大早,不到9點就到了,到現在排了半個小時還沒進館。」當天9時,一名境內採購商對新快報記者如是說。
據了解,本屆廣交會有來自226個國家和地區的採購商線上線下報名參會。來自亞洲、歐洲、美洲、非洲、大洋洲等47家工商機構將組團參會。世界500強、世界零售商250強企業派買手到會採購。
對於從蒙古國來訪的朱拉來說,廣交會以及廣交會所在的千年商都廣州,都充滿著新鮮感。不過,朱拉的丈夫對廣州卻不陌生,他是做建築生意的,與廣交會「相識」已有11年。他介紹,蒙古的建築業在急速發展,對建材的需求量很大。「我想看一看最新的建材,聯繫了幾個40英尺的集裝箱,如果有合適的產品,就統統帶走。」朱拉丈夫說。
廣交會新聞發言人、中國對外貿易中心副主任徐兵介紹,本屆廣交會是歷史上規模最大的一屆,展覽總面積從118萬平方米增至150萬平方米,展位數量從6萬個增至近7萬個。線下展企業從2.5萬家增至34933家,新參展企業超過9000家,線上展企業達到39281家。
「在廣交會原場館之外,又建了一個10萬平方米的新展館,我們要舉辦三期,等於增加了30萬平方米的展覽面積,比原來多了25%。大家知道,一個大中型展覽,有10萬平方米就非常了不起了,我們這次增加了30萬平方米,就意味著增加了3個大中型的展覽。」商務部國際貿易談判代表兼副部長王受文介紹。
本屆廣交會規模如此之大,所以對於來自澳大利亞的Ernest來說,逛廣交會是一個體力活,但他說,身體上的疲倦不算什麼。短短一上午,他已留下20多家企業的聯繫方式。
「你們有工廠嗎?還有哪些類型的產品?」Ernest準備採購一批新能源產品。站在一家名為茂迪的新能源電池廠家攤位前,他開啟了言簡意賅的靈魂發問。這家企業的攤位里擺了各種尺寸的薄板,能卷能疊。它們可不簡單,是只要有陽光就能發電的發電機,手機插在介面上兩三個小時就能充滿電。Ernest對這款商品很滿意,毫不猶豫地加了企業工作人員的微信——廣交會的參展企業經過政府部門的篩選,信譽和質量有保證,Ernest要做的是抓緊時間確定貨源。
海爾展位,土耳其採購商YAKUP用流利的中文與工作人員交流。YAKUP是土耳其一家空調製造及分銷商的員工,由於會中文,他一向是公司里的「團寵」,連續十多年被老闆欽點前來參加廣交會,可惜因疫情原因中斷了3年。如今,YAKUP再來廣州,顯得十分激動。他說廣州變得更加美麗、更加現代化了,前一晚他帶著小夥伴參加珠江夜遊,大家都對廣州的美麗夜景嘆為觀止。YAKUP還為廣州更細緻的城市配套服務點贊。「今天我們是坐酒店免費穿梭大巴來展館的,不用擠地鐵、公交車。」他說。
廣州眾多商戶為客商提供專屬福利
新快報記者了解到,為充分展現廣州熱情好客、開放包容的精神,在廣州市商務局的倡議和組織發動下,廣州各優質商戶在購物、餐飲、出行等方面,面向第133屆廣交會的來賓和客商推出超多專屬福利。
廣州市商務局介紹,參與本次消費優惠活動的商家均經過精挑細選,充分代表廣州特色。比如在最受參展商歡迎的購物方面,廣州各大地標商圈對本次活動都給予了有力的支持,包括廣百百貨、友誼商店、天河城、正佳廣場、天環廣場等,積極組織場內商戶,為廣交會參展商提供多種專屬福利,包括購物折扣、滿減、免費快遞到家等。
在餐飲方面,廣東銀聯精選廣州多家特色老字號、新晉米其林餐廳,如陶陶居、僑美食家、滋粥樓、躍現代料理等,以低至五五折的優惠迎接廣大來賓,務求以優質的美食體驗,擦亮「食在廣州」的金漆招牌。
■策劃:新快報記者 溫卓濤
■采寫:新快報記者 陸妍思 王彤
■攝影:新快報記者 畢志毅 鄧迪
■製圖:李濤
製圖素材來源:VC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