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之路》播出以後,並沒有想像中受到網友強烈喜愛,反倒因為劇情的改編遭受不少質疑。一開播,陳曉演的高加林就在「飆車」,然而在那個年代,自行車可是三大件,一般人不敢這麼造。
演員妝容看起來很用心,陳曉褶皺的衣服藍色內襯很貼故事背景,李沁演的劉巧珍髮型、衣服看出來下了不少功夫。但是演員卻有種說不出來的灰頭土臉。
「看了開頭,演員們都敬業地把自己塗黑,但骨子裡沒有那個農村人的土勁兒,我知道他們很努力了,唯一表現不錯的是劉威。看了半集之後,我還是棄劇了,不是劇不好大概是我不配,我真的看不下去」
周里京的高加林為什麼成經典
陳曉的演技還是需要進一步加強,高加林上過學是有傲氣,但傲氣不是這麼演的,演頹廢的時候,把高加林演的有點像無能狂怒。
周里京的高加林才真正把命運多舛展現的淋漓盡致,一個知識分子,總是跌宕坎坷。從傲氣到倔強再到卑微,高加林總是在苦難中思考。徹底成為農民的那一刻,高加林「爆發」,他並沒有把氣撒到別人身上,而是蒙著頭刨地,兩隻手磨出血泡訴說心中的憤懣。
到後面高加林的叔叔高玉智轉業回來成了外人眼裡的領導,高加林有了「靠山」,所有人態度一百八十度大轉彎。就連反對劉巧珍嫁給高加林的劉立本都拿出兩三個瓷盤同意女兒和高加林在一起。
高加林叔叔反對走後門,馬占勝卻早早的幫高加林安排了一個通訊員幹事。起初高加林隱隱不安,隨著黃亞萍的追求,高加林又開始新一輪的心理戰。
周里京總是能精準的把握高加林每一段時期的心理狀態,甚至巧珍要幫高加林鋪床、告訴高加林家母豬生了12個豬娃,高加林的表情都非常精妙。
給人感覺就是高加林眼睛騙不了人,他知道巧珍好,也拒絕不了有共同語言的黃亞萍。因為黃亞萍不僅象徵著他的愛情,更象徵著他對於理想報復實現的心愿。
根本不是《人生之路》中那麼簡單的情情愛愛,巧珍也絕對不是「戀愛腦」。
巧珍聽勸
巧珍是有她的卑微存在的,但她並沒有失去自尊心。和高加林表白心跡的時候,高加林已經是個農民了,高加林夢寐以求的人生沒了,連感情都沒有。巧珍願意做背後默默支持高加林的那個人。
第一次透露心曲,巧珍抱著高加林,她以為兩人算是正式定情。不想高加林對她只有些許感激,巧珍有疑惑卻沒當面說出來。
第二次第三次相遇巧珍,高加林逐漸明白了巧珍,巧珍絕不是簡單的農村婦女,但她有農村婦女的堅毅樸實。她不會特別瘦,剛剛好符合大家的審美,又有些獨特氣質。
分手的時候,巧珍已經知道自己沒希望,高加林還是說出了不可能在一起的話。巧珍明白,有遺憾不後悔。
前期巧珍不聽勸,後期巧珍可能會感謝高加林。難過了一段時間,馬栓又一次上門提親,就這樣她嫁給了馬栓。
對於巧珍來說,這段感情她能做的都已經做過努力了。最後這點體面,把握的非常好。
事實上,李沁演的劉巧珍剛開始就有些用力過猛,沒必要一開始就開拖拉機、體現的非常能幹。巧珍是個勤勞樸素的女孩,但是是由內而外的,她的樸素堅韌遠不止開拖拉機能展現。
網友評價也並不高「李沁彷彿從請君穿越過來一樣,說台詞時的嘴形,扯著的大嗓門,誇張的表情動作,原著中善良純真的巧珍無論如何也不會是這個樣子。
李沁你可是塑造過田小娥的,這幾年靈氣去哪了?沒有紮實的演技和塑造角色的悟性,怎麼透過她的演繹感受書尾德順老漢那句:巧珍,多好的娃娃,那心就像金子一樣」
李沁的田小娥塑造是有目共睹的,這次演的巧珍確實差了點。吳玉芳演《人生》這部電影的時候也就二十歲出頭。可能是對於人物細節的表現還有待提升。
總結
最近的國產劇質量層次不齊,觀眾的評價大多也比較中肯。有批評有堅毅也意味著大眾對於國產劇的期待值增加。一部好劇,是多方面成就的結果。
同是路遙小說改編,《平凡的世界》質量說准就很高,在塑造角色的時候,還需要多多研習劇本的內在力量。比起《人生之路》,《人生》可以說是經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