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紅極一時的蛋糕巨頭克莉絲汀
如今已經人去樓空
3月18日,記者來到
位於金沙江路33號的克莉絲汀上海總部
目前僅剩一位保安留守
上海總部關門幾個月
還拖欠半年房租
記者在現場看見,偌大而昏暗的門店內沒有一個員工,玻璃櫃檯里仍陳列著一些已經積灰的盒裝糕點。
保安透露,「這家店關門幾個月了,據說是5月30日重新開業。我們保安的工資欠了幾個月了,但也在陸續發了。」
總部的3樓和4樓以前是克莉絲汀的辦公點,現在也沒有人了。而這位保安現在的工作任務就是看守門店內仍有的物品。
門外的牆上貼了一張徐匯區人民法院的公告。公告顯示,作為被告的上海克莉絲汀食品有限公司已經拖欠了半年左右的房租,金額為12.16萬元。
金沙江路的克莉絲汀旗艦店只是公司目前情況的一個縮影,克莉絲汀旗下所有門店自2022年12月起,均已暫停營業。
一位克莉絲汀十幾年的消費者表示:「大概半年前耀華路的克莉絲汀就關門了,不過克莉絲汀沒有什麼創新產品,一直是那幾樣東西。」
早在去年7月,克莉絲汀的門店已經出現過一段時間的停業。8月又有部分門店重新開業,不過有網友反映,蛋撻從4元/個漲到6.5元/個,種類也越來越少。如今旗下所有門店再度全部暫停營業。
記者在小紅書等平台看到,上海部分克莉絲汀門店曾於2022年11月貼出「告顧客書」,稱「因疫情影響,本店暫停營業,恢復營業時間另行通知」。有網友同年12月發帖稱,「店員跟我說總部原材料都發不了,蛋糕做不了,可以買點麵包,麵包賣完由於沒有原材料也做不了了。」
自曝欠款5700萬元
自上市起連續九年虧損
今年3月10日,克莉絲汀(01210.HK)在其官網上發布了認購股份協議以及公告。公告稱,受疫情影響,集團業務遭受嚴重打擊,經營困難,公司在支付店鋪租金、供應商貨款、員工薪酬方面出現延誤,截至2023年2月28日,拖欠金額約為人民幣5700萬元。由於拖欠貨款,若干供應商已展開法律程序,凍結了本集團的銀行賬戶,被凍結金額約人民幣350萬元至人民幣400萬元。克莉絲汀目前只能依賴股東貸款維持營運。
為了自救,克莉絲汀計劃通過合適的融資方式(如出售資產及股本融資)解決流動資金問題,並計劃於2023年上半年恢復營業。
官網資料顯示,克莉絲汀自1993年起生產及銷售烘焙產品,主要在長三角地區的黃金地段及主要城市進行營運。2012年2月,克莉絲汀登陸香港聯交所,成為烘焙行業上市第一股。不過那之後,克莉絲汀的經營狀況就一直不佳。財報顯示,2013年至2021年,克莉絲汀已連續9年虧損。而且,克莉絲汀的門店數目也一直在減少。年報顯示,2021年,克莉絲汀關閉了55家門店,2020年關閉了99家門店,2019年,共關閉了117家門店。
中國食品產業分析師朱丹蓬認為,對於中國的烘焙行業來說,創新、升級、迭代一定是整個行業發展的主旋律。一些老品牌的倒閉,一方面與疫情有關,一方面也和自身缺乏創新,機制的僵化、團隊的老化有關。
烘焙行業的競爭較為激烈,近些年新消費品牌不斷湧現,它們也在該賽道分了一杯羹。艾媒諮詢數據顯示,2021年中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約為2600.8億元,同比增長19.9%,並預計2023年中國烘焙食品市場規模將進一步增長至3069.9億元。
創始人慾舉報現任董事會
股東內鬥不斷升級
當然,同行競爭、疫情影響,也許都只是克莉絲汀倒下的一部分原因。自曝欠款5700萬元後,克莉絲汀創始人羅田安3月12日向記者提供材料,對克莉絲汀2022年6月配股所得資金是否用於公司一般營運「鄭重懷疑」,並稱近日將赴港交所進行舉報。
記者注意到,克莉絲汀3月7日公告中已透露出羅田安對現任董事會的指控內容,包括「股東周年大會上拒絕回應股東就本集團一般財務表現提出的問題」「以不誠實方式處置集團資產」「涉嫌濫用集團集資活動所得款」等。羅田安實控的Sino Century公司已提請召開股東特別大會,並建議委任兩名新董事。
羅田安方面之所以要求委任新董事,主要原因在於2022年「發生的一系列令人失望的有關本公司的事件及醜聞」。羅田安還將矛頭指向克莉絲汀2022年6月24日配股所得的資金流向,稱之為「可疑交易」。
「去年8月重新開業只是做個樣子,原來我們產品有近百種,當時就做了三五樣,沒有幾天就關掉了,供應商不供貨,沒錢買原料。」羅田安告訴記者,目前克莉絲汀大概拖欠供應商2000多萬元貨款,拖欠員工工資、公積金等合計四五千萬元,拖欠消費者預付卡費用2億多元,「不止公告里說的5700萬元」。
「他舉報好幾年了,欠我們錢(股權轉讓款)到現在都沒給,這個人瞎搞。」對於羅田安的說法,克莉絲汀執行董事朱永寧3月15日回復稱,2022年6月配股所得已全數回到克莉絲汀賬上。受疫情影響,克莉絲汀去年近5個月未開工,朱永寧稱主要靠其提供資金維持運營,此次籌資款轉出記錄並非償還其墊款,「我們給克莉絲汀人民幣,未來等克莉絲汀好了把人民幣還給我,我們再把美金退給克莉絲汀。」
克莉絲汀公告顯示,羅田安從事烘焙及零售行業20餘年,於2008年3月出任克莉絲汀董事,2011年12月獲任執行董事及主席。2018年11月,克莉絲汀宣布委任有20餘年金融工作經驗的朱永寧為公司執行董事及首席執行官,創始人羅田安卸任首席執行官,且不再擔任董事會任何角色,克莉絲汀創始人時代從此落幕。
失去大權的羅田安並不甘心。2019年1月,羅田安方面作為克莉絲汀大股東,曾兩次提請召開股東大會,試圖「清洗」以朱永寧、洪敦輝為代表的克莉絲汀董事會成員。這兩次要求均未獲得通過。2020年5月,羅田安又向港交所遞交實名舉報信,稱朱永寧通過非法手段獲得股權和投票權,上市後的不斷內鬥拖垮了公司,朱永寧則稱羅田安「不誠信,一片謊言」。
此後,克莉絲汀多次上演罷免董事和董事辭職的戲碼,羅田安至今尚未回歸上市公司董事會。2022年12月,克莉絲汀7名現任及前任董事還受到香港聯交所譴責、批評,其內控問題浮出了水面。同樣是在3月7日的公告中,克莉絲汀董事會也著重「提醒」,羅田安曾受到香港聯交所紀律處分,「若羅田安仍留任公司董事會成員,會損害投資者的利益」。
在知情人士看來,克莉絲汀「倒下」的主要原因在於品牌老化,公司內耗遠多於運營創新。
網友唏噓
更多人關心
手上的消費券怎麼辦?
你吃過這家麵包嗎?
一起來評論區分享曾經的記憶~
話匣子綜合自第一財經、新京報、上觀新聞等
編輯:玫瑰砂
責任編輯:陳敏